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教挺专利>正文

弹簧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99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簧铰链,包括门框页、门扇页、与门框页固定连接的上、下管体、与门扇页固定连接的中管体,在中管体的管体内设置有液压阻尼减速装置,下管体的管体内设有强扭簧装置,强扭簧装置包括强扭簧及其弹簧座,铰芯杆,强扭簧整体套设在铰芯杆外端,其下端固定在弹簧座上,在中管体与强扭簧装置之间设置有上下离合装置,构成中管体与强扭簧装置分离或联动配合。当门开启在设定角度范围内强扭簧蓄能,超过这个角度停止蓄能;关门时,门达到设定角度时,强扭簧开始释能,保证门在最后关合的时候力度大,入锁准确,强扭簧与液压阻尼减速装置配套使用,门在关闭过程中,慢速度关门,同时关到设定角度,扭簧释能,准确将门关上。(*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铰链,尤其涉及一种弹簧铰链。技术背景现在很多场合的门都装有自动闭门功能的弹簧铰链,但此类弹簧 铰链都没有带减速装置,在开门后自动回位过程中,往往关门速度很 快,对门框的撞击很大,声音很响,而且当门关到小角度时,经常出 现风阻的情况,门锁不能准确入锁,影响关门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缺陷,提供一种可 慢速度关门、关门入锁准确的弹簧铰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弹簧铰链,包括门框页、 门扇页、与门框页固定连接的上、下管体、与门扇页固定连接的中管 体,在中管体的管体内设置有液压阻尼减速装置,下管体的管体内设 有强扭簧装置,强扭簧装置包括强扭簧及其弹簧座,铰芯杆,强扭簧 整体套设在铰芯杆外端,其下端固定在弹簧座上,在中管体与强扭簧 装置之间设置有上下离合装置,构成中管体与强扭簧装置分离或联动 配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上下离合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离合器 上座、离合器中座、离合器下座,离合器上座一端与中管体固定连接, 其另一端贴邻离合器中座,离合器中座上径向对称设置有两个球孔, 每个孔中置入与球孔相适配的两个钢球,两个钢球的直径之和大于离 合器中座的厚度,离合器上座与离合器下座分别与离合器中座的相接 触面上设有与钢球相适配的球窝,球窝的深度小于钢球的半径,离合 器上座与中管体固定连接,离合器中座和离合器下座都套设在铰芯杆 上,离合器中座与铰芯杆固定连接,离合器下座与铰芯杆活动连接,离合器上座和离合器下座分别于离合器中座构成错位旋转配合,构成 上述的中管体与强扭簧装置分离或联动配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液压阻尼减速装置包括柱塞,柱塞杆、 调速杆、柱塞杆连接套,柱塞活动套设在中管体的管体内,并与之构 成径向联动连接,轴向滑动及动密封配合,柱塞内形成带内螺纹的腔 体,柱塞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油腔,柱塞下端部设有进、出油孔, 在出油孔处形成一单向阀,柱塞杆连接套固定在中管体的管壁上,柱 塞杆一端活动套设在柱塞杆连接套上,另一端形成外螺纹,并套设在 柱塞内腔内,柱塞与柱塞杆构成螺纹配合,在柱塞杆或柱塞内开设贯 通的油道,油道连接上、下油腔,调速杆为一长轴,容置在油道内, 其下端部插入柱塞的进油孔内形成可调节间隙配合,在上管体上具有 一可打开的端盖,调速杆的可调节端位于上端盖下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柱塞的外周壁上沿径向均匀分布多条导轨,在中管体的管体内壁上形成沿径向分布多条与导轨相适配的导槽,柱塞与中管体的管体内壁构成上述的径向联动连接轴向滑动配 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柱塞杆的顶部沿径向均匀分布多条齿式导轨,在柱塞杆上端相应设置有齿式固定块,齿式固定块内圈形成与柱塞杆上的齿式导轨相适配的齿式导槽,构成导轨导槽配合,在齿式固定块的外圈上沿径向均匀分布多条齿块,与上管体的内管壁上的多条相应设置的齿槽构成齿块齿槽配合,齿式固定块的外圈上的齿块 数与其内圈上的齿式导槽数成对应关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油道位于柱塞杆上的中央位置,沿轴向 贯通柱塞杆,在柱塞杆的外壁上对应上油腔位置设有与其内油道连通 的小油孔,柱塞上的进油孔也位于柱塞底部的中央位置,与油道呈直 线,调速杆容置在柱塞杆的油道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下油腔下方的中管体底部对应柱塞 一侧设有一磁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离合器上座的外壁上沿径向设有多个6均匀排列的滚针,滚针与下管体的内壁构成动摩擦配合,柱塞杆连接 套的外壁上沿径向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上述的滚针,该滚针与中管体 的内壁构成动摩擦配合。本技术再进一步设置为中管体与下管体之间设有钢珠受力 装置,包括钢珠、轴承珠架,轴承珠架设置在中管体的管体底部,其 内沿径向均匀分布多个钢珠。本技术和现有的弹簧铰链相比,加设了液压阻尼减速装置和 强扭簧装置,当开门时,柱塞上移,将上油腔内的油通过单向阀挤压 到下油腔内,这时候没有产生阻力,因为单向阀使油流速快,在闭门 时,柱塞下移,将上油腔内的油通过单向阀挤压到下油腔内,由于单 向阀关闭,油只能从出油孔进入,然后从小油孔流出,由于调速杆与 出油孔间隙配合的空隙很小,油流速慢,产生阻尼力,柱塞受到了阻 力,稳速关门。而下管体内装设有强扭簧装置,当门开启在设定角度 范围内强扭簧蓄能,超过这个角度停止蓄能;关门时,门达到设定角 度时,强扭簧开始释能,保证门在最后关合的时候力度大,入锁准确, 强扭簧与液压阻尼减速装置配套使用,门在关闭过程中,慢速度关门,同时关到设定角度, 一般为15-20度,强扭簧释能,准确将门关上。 本技术弹簧铰链可与另两只带扭簧的弹簧铰链配套使用,达到通 道防火门的效果,也可于另两只带离合器的合页配套使用,达到一定 角度门停效果和所需要角度正常稳速关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总体装配图。 图2为图1的E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调速阀与柱塞配合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柱塞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门框页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门框页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门框页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F部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门扇页结构示意图。图IO为本技术实施例柱塞杆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柱塞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俯柱塞杆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C部放大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齿式固定块立体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齿式固定块主视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齿式固定块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上下离合装置工作状态图1。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上下离合装置工作状态图2。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调速杆外形图。图20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21为图1的B部放大图9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弹簧铰链,包括门 框页l (图5、 6、 7)、门扇页2 (图9)、与门框页l固定连接的上、 下管体(11、 12)、与门扇页2固定连接的中管体21,其中在中管体 21的管体内设置有液压阻尼减速装置3 (图2),液压阻尼减速装置3 包括柱塞31 (图4),柱塞杆32、调速杆33、柱塞杆连接套34,柱 塞31活动套设在中管体21的管体内,在柱塞31的外周壁上沿径向 均匀分布多条导轨311,在中管体21的管体内壁上形成沿径向分布 多条与导轨311相适配的导槽22,柱塞31与中管体21的管体内壁 构成上述的径向联动连接、轴向滑动及动密封配合,柱塞31内形成 带内螺纹的腔体,柱塞3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油腔(35、 36),柱塞31下端部设有进、出油孔(312、 313),在出油孔312处 形成一单向阀314,柱塞杆连接套34固定在中管体21的管壁上,(图 10、 11、 12)柱塞杆32上端活动套设在柱塞杆连接套34上,下端形 成外螺纹,并套设在柱塞31内腔内,柱塞31与柱塞杆32构成螺纹 配合,在柱塞杆32的中央开设贯通的油道321,在柱塞杆32的外壁上对应上油腔35位置设有与其内油道321连通的小油孔322,柱塞 31上的进油孔312也位于柱塞31底部的中央位置,与上述油道321 呈直线,调速杆33为一长轴,容置柱塞杆32的油道321内,与柱塞 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铰链,包括门框页、门扇页、与门框页固定连接的上、下管体、与门扇页固定连接的中管体,在中管体的管体内设置有液压阻尼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管体的管体内设有强扭簧装置,强扭簧装置包括强扭簧及其弹簧座,铰芯杆,强扭簧整体套设在铰芯杆外端,其下端固定在弹簧座上,在中管体与强扭簧装置之间设置有上下离合装置,构成中管体与强扭簧装置分离或联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教挺
申请(专利权)人:潘教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