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梨树根瘤病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987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2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梨树根瘤病的微生物复合菌剂,该微生物复合菌剂中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组分含量包括:复合腐植酸10%‑25%、土壤悬液5%‑20%、硫酸铜5%‑15%、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3%‑10%、氮酮3%‑8%、井岗霉素7%‑8%、甘油5%‑10%、青霉素1%‑3%、植枯灵1%‑3%、ABT生根粉0.01%‑0.1%,余量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的微生物复合菌剂,配比合理,制作方法简单,通过多种组分以及根瘤病菌的相互作用,可以杀灭梨树根瘤病菌,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植物生长所需养分,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的促进梨树生长发育,提高梨树的抵抗力,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途广阔。

A Microbial Compound Bacteriological Agent for the Control of Pear Rhizobia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bial compound bacterium agent for preventing and curing pear rhizobia. The weight percentage components of each component of the microbial compound bacterium agent include: compound humic acid 10%-25%, soil suspension 5%-20%, copper sulfate 5%-15%, crude extract of bactericidal active substance 3%-10%, azone 3%-8%, Jinggangmycin 7%-8%, glycerol 5%-10%, and copper sulfate 5%-15%, respectively. Penicillin 1%-3%, Phytolin 1%-3%, ABT rooting powder 0.01%-0.1%, the remaining amount is water. The microbial compound bacterium agent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proportion and simple preparation method.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various components and Rhizobium bacteria, it can kill pear Rhizobium bacteria, improve soil structure, improve nutrients needed for plant growth, and has remarkable therapeutic effect. I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ear trees, improve the resistance of pear trees, reduce the use of pesticide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output and quality of the product have high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治梨树根瘤病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农药的制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防治梨树根瘤病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梨树的根瘤病也称根癌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梨树的根颈部位,也危害根、枝,主要以病残体和芽孢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传播途径广泛,雨水、风、昆虫、人为传播都有,是梨树最重要的枝干病害,近几年发病越来越重,其不仅影响了梨树的正常生长,而且还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产量,甚至会造成梨树死亡,应引进广大果农的重视。因此,针对梨树根瘤病防治的现实需求,开发一种应用方便、高效安全、兼具预防和治疗梨树根瘤病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梨树根瘤病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治梨树根瘤病的微生物复合菌剂,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组分含量如下:复合腐植酸10%-25%、土壤悬液5%-20%、硫酸铜5%-15%、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3%-10%、氮酮3%-8%、井岗霉素7%-8%、甘油5%-10%、青霉素1%-3%、植枯灵1%-3%、ABT生根粉0.01%-0.1%,余量为水。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腐殖酸是利用玉米秸秆、麦秸、稻秸等多种绿色农作物的茎杆为原料进行粉碎、混料处理后,进行灭菌、发酵、在旋转大罐内进行固体发酵,再进行分离提取,制成成品。进一步的,所述的土壤悬液是通过选择肥沃的土壤,铲去表土层,取土壤,备用,将铲去表土层的土壤放入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置摇床振荡3-8min使土样均匀分散在稀释液中成为土壤悬液。进一步的,所述的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中含有杀菌活性物质为HSAF。进一步的,所述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产酶溶杆菌OH11菌株,划线接种至LB固体平板上,在28℃条件下活化培养24-36h;2)、利用灭菌牙签挑取一个单菌落接种到一个含有LB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28℃条件下震荡培养16-24h,震荡频率为150r/min;3)、将上述步骤2)所得的种子液以体积比为2%的比例接种到10%TSB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8℃,以每分钟通过发酵液的空气体积与发酵液体积之比为0.5-2.0:1的方式,进行发酵通气,搅拌速度为80-160r/min,发酵时间为72h;4)、将发酵液利用双层纱布过滤,煮沸10min,然后6000r/min离心15分钟取上清,用HPLC测定发酵上清中HSAF含量,并利用纯水将HSAF的浓度调整到80mg/L,得到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复合腐植酸、土壤悬液、硫酸铜、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氮酮、井岗霉素、甘油、青霉素、植枯灵、ABT生根粉分别按比例在室内用水溶解,然后按顺序将其倒入容器中置摇床振荡5-10min使各组分均匀混合即可,所述的顺序依次是:复合腐植酸、土壤悬液、氮酮、植枯灵、ABT生根粉、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甘油、青霉素、井岗霉素、硫酸铜,室温控制在16℃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是一种防控梨树根瘤病的新型生物杀菌剂,主要有效成分为HSAF,HSAF是一种含四元酸结构的大环内酰胺,分子式为C29H39O6N2,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菌活性,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通过干扰真菌菌丝的极性生长,抑制产孢和孢子萌发,导致细胞结构发生质壁分离,降低其对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从而影响病菌的生存、侵染和传播。2)、本专利技术利用玉米秸秆、麦秸、稻秸等绿色植物茎体为原料制得的复合腐殖酸,对梨树具有营养、保健功能,并可激活梨树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3)、本专利技术中含有氮酮,氮酮作为一种渗透剂,能促进果树对药物的吸收,提高药效。4)、本专利技术中植枯灵可进一步的提高梨树免疫力,ABT生根粉主要是促使梨树生长新根,替代已被根瘤侵蚀死亡的老根。综上,本专利技术制成的微生物复合菌剂,配比合理,制作方法简单,通过多种组分以及根瘤病菌的相互作用,可以杀灭梨树根瘤病菌,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植物生长所需养分,复发率低,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的促进梨树生长发育,提高梨树的抵抗力,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途广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用于防治梨树根瘤病的微生物复合菌剂,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组分含量如下:复合腐植酸15%、土壤悬液10%、硫酸铜5%%、杀菌活性物质粗提7%、氮酮5%、井岗霉素8%、甘油10%、青霉素2%、植枯灵2%、ABT生根粉0.05%,余量为水。上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复合腐植酸、土壤悬液、硫酸铜、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氮酮、井岗霉素、甘油、青霉素、植枯灵、ABT生根粉分别按比例在室内用水溶解,然后按顺序将其倒入容器中置摇床振荡5min使各组分均匀混合即可,所述的顺序依次是:复合腐植酸、土壤悬液、氮酮、植枯灵、ABT生根粉、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甘油、青霉素、井岗霉素、硫酸铜,室温控制在16℃以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腐殖酸是利用玉米秸秆、麦秸、稻秸等多种绿色农作物的茎杆为原料进行粉碎、混料处理后,进行灭菌、发酵、在旋转大罐内进行固体发酵,再进行分离提取,制成成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土壤悬液是通过选择肥沃的土壤,铲去表土层,取土壤,备用,将铲去表土层的土壤放入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置摇床振荡3min使土样均匀分散在稀释液中成为土壤悬液。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中含有杀菌活性物质为HSAF。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产酶溶杆菌OH11菌株,划线接种至LB固体平板上,在28℃条件下活化培养24-36h;2)、利用灭菌牙签挑取一个单菌落接种到一个含有LB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28℃条件下震荡培养16h,震荡频率为150r/min;3)、将上述步骤2)所得的种子液以体积比为2%的比例接种到10%TSB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8℃,以每分钟通过发酵液的空气体积与发酵液体积之比为0.9:1的方式,进行发酵通气,搅拌速度为120r/min,发酵时间为72h;4)、将发酵液利用双层纱布过滤,煮沸10min,然后6000r/min离心15分钟取上清,用HPLC测定发酵上清中HSAF含量,并利用纯水将HSAF的浓度调整到80mg/L,得到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本实施例施用方法:将本实施例药物稀释按照药物:水为1:200倍液并灌入梨树根部,病害严重时可以少量喷施梨树叶片辅助防治,每株2公斤,每月施药1次,15天初见效果,视病情施药1-3次即可治愈。实施例2:一种用于防治梨树根瘤病的微生物复合菌剂,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组分含量如下: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治梨树根瘤病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组分含量如下:复合腐植酸10%‑25%、土壤悬液5%‑20%、硫酸铜5%‑15%、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3%‑10%、氮酮3%‑8%、井岗霉素7%‑8%、甘油5%‑10%、青霉素1%‑3%、植枯灵1%‑3%、ABT生根粉0.01%‑0.1%,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梨树根瘤病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组分含量如下:复合腐植酸10%-25%、土壤悬液5%-20%、硫酸铜5%-15%、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3%-10%、氮酮3%-8%、井岗霉素7%-8%、甘油5%-10%、青霉素1%-3%、植枯灵1%-3%、ABT生根粉0.01%-0.1%,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梨树根瘤病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腐殖酸是利用玉米秸秆、麦秸、稻秸等多种绿色农作物的茎杆为原料进行粉碎、混料处理后,进行灭菌、发酵、在旋转大罐内进行固体发酵,再进行分离提取,制成成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梨树根瘤病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悬液是通过选择肥沃的土壤,铲去表土层,取土壤,备用,将铲去表土层的土壤放入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置摇床振荡3-8min使土样均匀分散在稀释液中成为土壤悬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梨树根瘤病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中含有杀菌活性物质为HSAF。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梨树根瘤病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产酶溶杆菌OH11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茹王永博李勇李晓王迎涛王晋刘国胜王景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