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昆明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开放式组培的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9828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2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放式组培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箱盖,其特征是,所述培养箱被设在其内部的海绵层分为在下的营养液储存层和在上的植株层;所述海绵层下端设有用于支撑海绵层的支撑条;所述营养液储存层的底部为一斜面,所述斜面低处设有连接管连通培养箱箱体内外;所述箱盖上设有加液孔;所述箱盖上设有连通培养箱内外的透气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开放式组培为基础,进一步简化组培技术,降低技术操作难度,可有效提高组培效率,降低组培成本。

An Open Tissue Cultur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pen tissue cultur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ulture box and a box cover. The culture box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ponge layer inside the culture box is divided into a nutrient liquid storage layer below and a plant layer above; the lower end of the spong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strip for supporting the sponge layer; the bottom of the nutrient liquid storage layer is an inclined plan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clined plan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on. The tube connects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incubator; the lid of the incubator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adding hole; and the lid is provided with a permeable film connecting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incubator. Based on the open tissue culture, the utility model further simplifies the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technical operation,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issue culture and reduces the cost of tissue 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放式组培的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组培
,特别涉及一种开放式组培的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植物离体快繁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对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使其短期内获得遗传一致的大量再生植株的方法。传统组培由于对无菌环境要求严格,培养环境和接种过程需要持续消毒,操作繁琐,造成时间和成本的双重损耗。开放式组培是指通过在传统组培的培养基中加入特定抑菌剂,从而可在有菌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传统组培为保证无菌环境,降低因污染造成的材料损失,常采用培养瓶作为培养容器,培养瓶因体积小,可装入培养基少,为保证材料的正常生长,每隔20-40d,当培养瓶内培养基养分消耗殆尽前,必须将材料再转接一次,且因培养瓶口较小,接种难度较大。因开放式组培对无菌环境条件要求较低,若继续使用原有培养容器,不利于组培技术的简化,组培成本的降低和组培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放式组培的培养装置,其有利于进一步简化组培技术,降低技术操作难度,可有效提高组培效率,降低组培成本。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开放式组培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箱盖,其特征是,所述培养箱被设在其内部的海绵层分为在下的营养液储存层和在上的植株层;所述海绵层下端设有用于支撑海绵层的支撑条;所述营养液储存层的底部为一斜面,所述斜面低处设有连接管连通培养箱箱体内外;所述箱盖上设有加液孔;所述箱盖上设有连通培养箱内外的透气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面的切斜角度在4-8°之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远离箱体的一端连接废液瓶,所述连接管上位于箱体和废液瓶之间设有阀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海绵层的上端设有多个1×1cm的种植线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培养箱、箱盖均由无色透明材料制成。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液孔的下端连通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下端距离海绵层0-0.5cm。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盖上位于加液孔的两侧对称设置两条透气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培养容器体积增大,便于植物材料接种,可有效降低对接种工人的技术要求,提高其工作效率。使用海绵层替代传统组培培养基中琼脂对植物材料的机械支撑,且海绵通透性与琼脂相似,利于营养物质流动,但其又可重复使用,在保证培养效果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培养基的制作成本。培养箱设有加液口和排液用的连接管,便于及时排出废液并添加新鲜营养液,植物材料在生长过程中,不但不断消耗营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同时还会排出一些有害物质,及时更换营养液可让植物材料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与传统组培的培养容器相比,此装置可减少培养材料的继代次数,有效降低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图;图2是本技术中开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海绵层上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箱盖的俯视图。图中:1、培养箱;2、箱盖;3、支撑条;4、海绵层;5、营养液储存层;6、植株层;7、斜面;8、连接管;9、废液瓶;10、阀门;11、种植线框;12、加液孔;13、开孔器;14、开孔端;15、导流管;16、透气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开放式组培的培养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由无色透明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培养箱1、箱盖2。培养箱1箱体内部通过支撑条3装有海绵层4,海绵层4下面为营养液储存层5,海绵层4的上面为植株层6。营养液储存层5的底部为一倾斜角为5°的斜面7,斜面7的最低处设有一根连接管8连通培养箱1外部,连接管8远离培养箱1的一端连接废液瓶9,连接管8上位于废液瓶9和培养箱1之间设有阀门10。海绵层4的上端分为多个1×1cm的种植线框11。箱盖2上设有一个贯穿箱盖2的加液孔12,加液孔12的下端连接一根导流管15,导流管15的下端刚好抵接海绵层4;箱盖2上位于加液孔12的两侧设有两个用于为培养箱1通气的透气膜16。如附图2所示,为一米字型开孔器13,开孔器13的开孔端14最大处小于1×1cm。开孔器13用于在海绵层4上端开孔,开孔时,开孔器13的下端不贯穿海绵层4,米字型的孔利于不同形状的组培材料进入到海绵层4。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将培养箱1整体洗净后,在干净的环境条件下,使用开孔器13在种植线框11内开孔,然后用营养液将海绵层4润湿,将组培材料植入种植线框11开的孔内。所有种植线框11种满或者材料植入完以后盖上箱盖2在培养室培养,通过加液孔12定时补充营养液。营养液废液可通过连接管8排出,关闭连接管8上的阀门10后,营养废液可在营养液储存层5保留,保持海绵层4的湿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放式组培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1)、箱盖(2),其特征是,所述培养箱(1)被设在其内部的海绵层(4)分为在下的营养液储存层(5)和在上的植株层(6);所述海绵层(4)下端设有用于支撑海绵层(4)的支撑条(3);所述营养液储存层(5)的底部为一斜面(7),所述斜面(7)低处设有连接管(8)连通培养箱(1)箱体内外;所述箱盖(2)上设有加液孔(12);所述箱盖(2)上设有连通培养箱(1)内外的透气膜(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式组培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1)、箱盖(2),其特征是,所述培养箱(1)被设在其内部的海绵层(4)分为在下的营养液储存层(5)和在上的植株层(6);所述海绵层(4)下端设有用于支撑海绵层(4)的支撑条(3);所述营养液储存层(5)的底部为一斜面(7),所述斜面(7)低处设有连接管(8)连通培养箱(1)箱体内外;所述箱盖(2)上设有加液孔(12);所述箱盖(2)上设有连通培养箱(1)内外的透气膜(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组培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7)的倾斜角度在4-8°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组培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8)远离培养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松陈泽斌夏体渊莫丽玲景贵鹏杨亮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