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982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2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包括框架、支撑块、防护板、海绵层,框架的四角为圆角,支撑块设于框架下端面的四个圆角部位,防护板设于框架四角部位的外端面,防护板通过粘接胶紧固粘接在框架的外侧,防护板的下端面与框架的下端面平齐,防护板的上端面高于框架的上端面6‑8cm,海绵层的长宽与框架的内部的长宽相差在0‑2mm,海绵层厚度为框架的内部高度的2/3,海绵层的内部注入有营养液,海绵层的上方设有渗水网,海绵层与渗水网间通过粘接胶粘接在一起;本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能够在运输的过程中通过海绵层为植被源源不断的提供养分,保证了植被在采运过程中能够吸收到足够的养分,减少了运输成本,提高了植被的成活率。

A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Device for Vegetation Mining and Transpor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device for vegetation mining and transportation,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supporting block, a protective plate and a sponge layer.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frame are rounded, the supporting block is arranged at four rounded corners of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frame, the protective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outer end face of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frame, and the protective plate is fastened to the outer side of the frame by bonding glue, and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protective plate is even with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frame. The upper end of the protective plate is 6_8cm higher than the upper end of the fram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ngth and width of the sponge layer and the inner length and width of the frame is 0_2mm. The thickness of the sponge layer is 2/3 of the inner height of the frame. The inner part of the sponge layer is filled with nutrient solution,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spong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seepage network. The sponge layer and the seepage network are bonded together by glu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the sponge layer provides nutrients for the vegetation continuously, which ensures that the vegetation can absorb enough nutrients in the process of harvesting, reduces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and improves the survival rate of vege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被运输装置
,具体为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
技术介绍
植被是覆盖地表的一类植物,一般植被的种植面积较大,现如今用于地区的绿化,植被在一个地区种植时,所采用的是已经培育好的植被幼苗,幼苗培育好后将其采集并运输到需要的地区,在这个过程中植被幼苗会消耗水分和养分,若出现供水不足会导致幼苗死亡,降低植被的成活率和浪费资源,现如今运输植被的过程中没有专门的供水装置,只是有时运输人员会在植被上洒点水,但大多数时候会因为忘记导致未浇水,植被会在运输过程中死亡,增大了成本,因此为了运输降低成本和植被的成活率,急需制作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在运输的过程中通过海绵层为植被源源不断的提供养分,保证了植被在采运过程中能够吸收到足够的养分,减少了运输成本,提高了植被的成活率,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包括框架、支撑块、防护板、海绵层,所述框架为矩形壳体,框架的四角为圆角,所述支撑块设于框架下端面的四个圆角部位,所述防护板设于框架四角部位的外端面,防护板通过粘接胶紧固粘接在框架的外侧,所述防护板的下端面与框架的下端面平齐,防护板的上端面高于框架的上端面6-8cm,所述海绵层设于框架的内侧,海绵层的长宽与框架的内部的长宽相差在0-2mm,海绵层厚度为框架的内部高度的2/3,所述海绵层的内部注入有营养液,所述海绵层的上方设有渗水网,海绵层与渗水网间通过粘接胶粘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框架上均设有四个支撑块、四个防护板,支撑块、防护板均为圆弧状。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与框架为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营养液地成分包括硝酸钾、硝酸钙、硝酸铵、硝酸镁、氯化铁。优选的,所述粘接胶为AB粘接胶。优选的,所述框架底部的左右两侧还设有圆弧状的凹陷。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支撑块和防护板分别位于下端和上端,用于两个相同的框架的叠加,方便使用,防护板的上端面高于框架的上端面6-8cm,使叠加的框架放置的更稳定,框架可以无限叠加,减少了植被采运需要的空间;海绵层内注入足够的营养液,且海绵层上端粘接有渗水网,海绵层厚度为框架的内部高度的2/3,可为植被提供在运输过程中足够的营养与水分,渗水网上放置植被,可防止植被根部带有的沙土粘在海绵层;框架底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圆弧状的凹陷,方便运输人员搬运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每两个框架将均留有一定的间隙,为植被幼苗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的海绵层结构图;图3是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的框架正放结构图;图4是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的框架倒放结构图;图5是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的叠加整体结构图。图中标号说明:1-支撑块、2-防护板、3-海绵层、4-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5,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包括框架4、支撑块1、防护板2、海绵层3,框架4为矩形壳体,框架4的四角为圆角,支撑块1设于框架4下端面的四个圆角部位,框架4底部的左右两侧还设有圆弧状的凹陷,方便运输人员搬运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支撑块1与框架4为一体成型,防护板2设于框架4四角部位的外端面,防护板2通过粘接胶紧固粘接在框架4的外侧,防护板2的下端面与框架4的下端面平齐,防护板2的上端面高于框架4的上端面6-8cm,框架4上均设有四个支撑块1、四个防护板2,支撑块1、防护板2均为圆弧状,支撑块1和防护板2分别位于下端和上端,用于两个相同的框架4的叠加,方便使用,防护板2的上端面高于框架4的上端面6-8cm,使叠加的框架4放置的更稳定,框架4可以无限叠加,减少了植被采运需要的空间,海绵层3设于框架4的内侧,海绵层3的长宽与框架4的内部的长宽相差在0-2mm,海绵层3厚度为框架4的内部高度的2/3,可为植被提供在运输过程中足够的营养与水分,海绵层3的内部注入有营养液,营养液地成分包括硝酸钾、硝酸钙、硝酸铵、硝酸镁、氯化铁,海绵层3的上方设有渗水网,可防止植被根部带有的沙土粘在海绵层,海绵层3与渗水网间通过粘接胶粘接在一起,粘接胶为AB粘接胶。工作原理: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在安装好了的框架4内部放入粘接有渗水网的海绵层3,并在海绵层3内注入足够的营养液后,将采集且准备好了的植被幼苗放入渗水网上方,使植被根部带有的土壤与渗水网接触,按此顺序重复此操作,将每个装满植被幼苗的框架4上下叠加在一起,放入运输车内,植被在运输过程中的营养由海绵层3内的营养液通过渗水网不断地为其提供营养,防止植被幼苗因为缺乏营养而造成的死亡,同时每两个叠加在一起的框架4间均留有一定的空隙,为其内的植被幼苗提供新鲜空气。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支撑块、防护板、海绵层,所述框架为矩形壳体,框架的四角为圆角,所述支撑块设于框架下端面的四个圆角部位,所述防护板设于框架四角部位的外端面,防护板通过粘接胶紧固粘接在框架的外侧,所述防护板的下端面与框架的下端面平齐,防护板的上端面高于框架的上端面6‑8cm,所述海绵层设于框架的内侧,海绵层的长宽与框架的内部的长宽相差在0‑2mm,海绵层厚度为框架的内部高度的2/3,所述海绵层的内部注入有营养液,所述海绵层的上方设有渗水网,海绵层与渗水网间通过粘接胶粘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被采运水土保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支撑块、防护板、海绵层,所述框架为矩形壳体,框架的四角为圆角,所述支撑块设于框架下端面的四个圆角部位,所述防护板设于框架四角部位的外端面,防护板通过粘接胶紧固粘接在框架的外侧,所述防护板的下端面与框架的下端面平齐,防护板的上端面高于框架的上端面6-8cm,所述海绵层设于框架的内侧,海绵层的长宽与框架的内部的长宽相差在0-2mm,海绵层厚度为框架的内部高度的2/3,所述海绵层的内部注入有营养液,所述海绵层的上方设有渗水网,海绵层与渗水网间通过粘接胶粘接在一起。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福连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金三元生态园林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