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冲击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658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抗冲击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本体,所述锂电池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正极,且锂电池本体的上表面靠近正极的前方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锂电池本体的上表面靠近弹簧的前方位置处设置有负极,且锂电池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注射器。通过第二侧板,拉管,垫圈,注射器,端口和气囊的结合使用,能够使气囊内充有气体,保护锂电池本体,使锂电池本体具有抗冲击性,通过设置弹簧,能够减小锂电池本体的上下震动,防止锂电池本体的内部发生损坏,使锂电池本体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通过设置风扇,能够中和锂电池本体所产生的热量,防止锂电池本体产生的热量聚集在某一部位,难以散发出去,缩短锂电池本体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冲击锂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
,具体是一种新型抗冲击锂电池。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现在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生产这种锂金属电池。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防护性不佳,无法过滤外界冲击力,损坏率高;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无法实现缓冲距离的自动调节,所以急需要一种抗冲击锂电池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抗冲击锂电池(授权公告号CN108232083A),该专利技术实现了外界冲击力的快速吸收以及碰撞缓冲功能,还实现了缓冲距离的自动调节功能,但是,难以使气囊内充有气体,保护锂电池,使锂电池具有抗冲击性,难以通过设置弹簧,减小锂电池的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抗冲击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本体(10)的上表面设置有正极(11),且锂电池本体(10)的上表面靠近正极(11)的前方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弹簧(13),所述锂电池本体(10)的上表面靠近弹簧(13)的前方位置处设置有负极(15),且锂电池本体(10)的一侧设置有注射器(6),所述锂电池本体(10)的上方设置有盖板(16),且锂电池本体(10)的下方设置有底板(3),所述锂电池本体(10)的前方设置有第二侧板(17),且锂电池本体(10)的后方设置有第一侧板(9),所述注射器(6)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拉管(4),且注射器(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端口(7),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冲击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本体(10)的上表面设置有正极(11),且锂电池本体(10)的上表面靠近正极(11)的前方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弹簧(13),所述锂电池本体(10)的上表面靠近弹簧(13)的前方位置处设置有负极(15),且锂电池本体(10)的一侧设置有注射器(6),所述锂电池本体(10)的上方设置有盖板(16),且锂电池本体(10)的下方设置有底板(3),所述锂电池本体(10)的前方设置有第二侧板(17),且锂电池本体(10)的后方设置有第一侧板(9),所述注射器(6)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拉管(4),且注射器(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端口(7),所述注射器(6)的内部设置有垫圈(5),所述端口(7)的末端设置有气囊(8),所述盖板(16)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4),且盖板(16)的内部靠近通孔(14)的后方位置处设置有风扇(12),所述底板(3)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