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963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用于在连接和/或安装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部件处进行散热。所述散热装置由陶瓷材料制成,其包括接触部和散热部,所述接触部配置成能与所述连接和/或安装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部件进行面接触,所述散热部位于所述接触部上并配置成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连接和/或安装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部件处的温升,同时不改变电抗器本身以及连接或安装电抗器的部件的结构,也不会破坏或影响电抗器的电气绝缘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散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换流站内,干式空心电抗器长期运行时大量漏磁,会在连接或安装电抗器的部件诸如支柱绝缘子、支座板以及其他部件处产生涡流损耗,进而产生较大的温升,这对于长期运行的电抗器将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亟需研究和开发一种能用于在上述各部件处进行散热,同时又能避免产生电气绝缘问题的可靠的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干式空心电抗器因漏磁带来的温升。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散热装置用于在连接和/或安装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部件处进行散热。所述散热装置用于在连接和/或安装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部件处进行散热。所述散热装置由陶瓷材料制成,其包括接触部和散热部,所述接触部配置成能与所述连接和/或安装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部件进行面接触,所述散热部配置成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呈中空柱体的形状,所述中空柱体的内周面构成所述接触部,所述散热部包括由所述中空柱体的外周面和所述外周面上相互间隔开的多个凸部一起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优选地,当所述散热装置呈中空柱体的形状,所述中空柱体的内周面构成所述接触部时,所述接触部配置成能与连接和/或安装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支柱绝缘子的端帽进行面接触。优选地,当所述散热装置呈中空柱体的形状时,所述中空柱体的内周面构成所述接触部,所述凸部是平行于所述中空柱体中心轴线的条形体。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整体呈板状,所述散热装置的一个表面构成所述接触部,所述散热装置的另一个表面上设置有相互间隔开的多个凸部,所述散热部包括由所述另一个表面和所述多个凸部一起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所述凸部优选是垂直固定于所述另一个表面的方柱体或板条体。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呈中空圆台的形状,所述中空圆台的内周面构成所述接触部,所述散热部包括在所述中空圆台的外侧面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本技术的散热装置可以灵活地用于在连接和/或安装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各部件处进行散热,能有效降低各部件处的温升,同时无需改变电抗器本身以及连接或安装该电抗器的部件的结构,也不会破坏或影响干式空心电抗器的电气绝缘状态。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散热装置;图2示出了与支座板构件面接触的本技术的另一种示例性散热装置;图3示出了与支座板构件面接触的本技术的又一种示例性散热装置;图4示出了图2和图3中所示的示例性散热装置与连接或安装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金具面接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下文简称为电抗器)的散热装置由陶瓷材料制成,包括接触部和散热部。接触部配置成能与连接或安装电抗器的部件进行面接触,也就是说,接触部的形状和尺寸配置成与连接或安装电抗器的部件相适应。散热部构造成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以便提供足够大的散热面积。图1示出了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散热装置1。该散热装置1整体呈中空柱体的形状,其包括接触部2和散热部。中空柱体的内周面构成接触部2,配置成能与部件诸如支柱绝缘子的端帽进行面接触。该散热装置1可以通过套接到支柱绝缘子的端帽的方式与该端帽进行紧密的面接触。中空柱体的外周面上具有相互间隔开的多个凸部3,多个凸部3与该外周面一起形成具有凹凸不平表面的散热部。参见图1,凸部3是条形体,以平行于接触部2的中心轴线的方式固定在接触部2的外周面上。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凸部3也可以是其他方式。例如,凸部3可以是凸粒或凸柱,大量的凸粒或凸柱在中空柱体的外周面上形成阵列,凸粒或凸柱的尺寸和数量取决于所需要的散热面积。图2示出了与支座板构件4面接触的本技术的另一种示例性散热装置1’。支座板构件4通常用于连接电抗器与支柱绝缘子,其材质通常是A3钢或者不锈钢。散热装置1’的大体呈平板的形状,该平板的一个表面构成接触部2’,接触部2’的尺寸构造成适合于固定到支座板构件4处,使得接触部2’的一个表面能与支座板构件4进行面接触。散热装置1’的另一个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部3’,多个凸部3’与该另一个表面一起形成具有凹凸不平表面的散热部。参见图2,凸部3’是大体垂直于接触部2’的方柱体,多个凸部3’形成方柱体阵列。图3示出了与支座板构件4面接触的本技术又一种示例性散热装置1”。散热装置1”与散热装置1’类似,也呈板状。接触部2”由散热装置1”的一个表面构成,散热部由接触部2”的另一个表面以及位于该另一个表面上的多个凸部3”构成。参见图3,凸部3”是板条的形式。多个凸部3”与它们所在的该另一个表面一起形成散热部凹凸不平的表面,从而提供做够大的散热面积。电抗器与电抗器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金具进行连接,金具材质为铝合金结构,当电抗器长期运行时,金具处往往也容易产生温升。图4示出了将图2或图3中的散热装置用于在连接或安装电抗器的金具处进行散热。如图所示,散热装置1’的接触部2’或散热装置1”的接触部2”与金具5的至少部分表面进行面接触。本技术的散热装置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直接套接(例如,图1所示的散热装置1可以直接套接到支柱绝缘子的端帽)或通过紧固件(例如,图2或图3所示的散热装置1’或1”通过螺栓固定到支座板构件4或金具5)诸如螺栓固定到需要散热的部件处,使得散热装置与该部件的至少部分表面进行面接触。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提供足够大的散热面积的前提下,散热装置也是其他形式。诸如,散热装置可以整体呈中空圆台的形状,其中该中空圆台的外侧面构造成凹凸不平,从而提供足够大的散热面积。本技术的散热装置由陶瓷材料制成,该散热装置可以灵活地用于连接或安装电抗器的各个部件处,无需改变原有的电抗器以及连接或安装电抗器的结构。通过将散热装置与各部件进行物理性的面接触,使得各部件处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装置,借由散热装置上较大的散热面积将热量快速降低,从而实现控制温升的效果,进而确保电抗器的稳定运行。此外,陶瓷材料是良好的绝缘材料,本技术的散热装置不会破坏或影响电抗器的电气绝缘状态。陶瓷材料的烧制及成型方式在目前具有较成熟的技术,使得本技术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成本较低。申请人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了详细的说明与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详尽的说明只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精神,而并非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相反,任何基于本申请的精神所作的任何改进或修饰都应当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用于在连接和/或安装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部件处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由陶瓷材料制成,其包括接触部和散热部,所述接触部配置成能与所述连接和/或安装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部件进行面接触,所述散热部配置成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用于在连接和/或安装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部件处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由陶瓷材料制成,其包括接触部和散热部,所述接触部配置成能与所述连接和/或安装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部件进行面接触,所述散热部配置成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呈中空柱体的形状,所述中空柱体的内周面构成所述接触部,所述散热部包括由所述中空柱体的外周面和所述外周面上相互间隔开的多个凸部一起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配置成能与连接和/或安装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支柱绝缘子的端帽进行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散热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杨马鑫郝文光杨黎张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