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37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束连接器,包括子端口和母端口,母端口包括第二外壳,第二绝缘子,穿过第二绝缘子中部的导线母插口,第二外壳内壁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圆柱区、第二圆锥台区、第三圆柱区、第四圆柱区、环状隔离凸台、第五圆柱区、半径小于第五圆柱区的第六圆柱区,第三圆柱区、第二圆锥台区靠近第三圆柱区的一端圆锥面上沿直径方向开设有两条凹槽,第六圆柱区圆柱面沿直径方向设置有两个第二凹槽;子端口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外壳包括与第一圆柱区相配合的第七圆柱面,与第二圆锥台区相配合的第八圆锥台面,与第三圆柱区相配合的第九圆柱面,第九圆柱面末端设置有两个卡接凸台,卡接凸台的凸出长度与凹槽的深度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插接方便,可靠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
,特别涉及一种线束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线束连接器一般采用螺纹连接的形式,连接起来十分的不方便,会经常扭曲线缆,如果使用卡扣连接,拆卸起来又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可靠牢固,插接方便的线束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连接器,包括子端口和母端口,以及与所述子端口相连的第一线束,与所述母端口相连的第二线束,所述母端口包括第二外壳,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的第二绝缘子,穿过所述第二绝缘子中部的导线母插口,其特征在于第二外壳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圆筒,所述第二外壳内壁包括横截面半径大的第一圆柱区,与所述第一圆柱区相连的第二圆锥台区,与所述第二圆锥台区相连的半径小的第三圆柱区,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圆柱区相连的第四圆柱区,所述第四圆柱区半径比第三圆柱半径大1-3毫米,还包括与所述第四圆柱区相邻设置的环状隔离凸台,以及与所述环状隔离凸台相邻设置的第五圆柱区,与所述第五圆柱区相邻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五圆柱区的第六圆柱区,所述第三圆柱区、所述第二圆锥台区靠近第三圆柱区的一端圆锥面上沿直径方向开设有两条凹槽,所述第六圆柱区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连接器,包括子端口和母端口,以及与所述子端口相连的第一线束,与所述母端口相连的第二线束,所述母端口包括第二外壳,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的第二绝缘子,穿过所述第二绝缘子中部的导线母插口,其特征在于第二外壳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圆筒,所述第二外壳内壁包括横截面半径大的第一圆柱区,与所述第一圆柱区相连的第二圆锥台区,与所述第二圆锥台区相连的半径小的第三圆柱区,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圆柱区相连的第四圆柱区,所述第四圆柱区半径比第三圆柱半径大1‑3毫米,还包括与所述第四圆柱区相邻设置的环状隔离凸台,以及与所述环状隔离凸台相邻设置的第五圆柱区,与所述第五圆柱区相邻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五圆柱区的第六圆柱区,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连接器,包括子端口和母端口,以及与所述子端口相连的第一线束,与所述母端口相连的第二线束,所述母端口包括第二外壳,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的第二绝缘子,穿过所述第二绝缘子中部的导线母插口,其特征在于第二外壳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圆筒,所述第二外壳内壁包括横截面半径大的第一圆柱区,与所述第一圆柱区相连的第二圆锥台区,与所述第二圆锥台区相连的半径小的第三圆柱区,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圆柱区相连的第四圆柱区,所述第四圆柱区半径比第三圆柱半径大1-3毫米,还包括与所述第四圆柱区相邻设置的环状隔离凸台,以及与所述环状隔离凸台相邻设置的第五圆柱区,与所述第五圆柱区相邻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五圆柱区的第六圆柱区,所述第三圆柱区、所述第二圆锥台区靠近第三圆柱区的一端圆锥面上沿直径方向开设有两条凹槽,所述第六圆柱区圆柱面内侧沿直径方向设置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秋阳李杨丁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连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