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网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32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护网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护网包括:网罩,设置在出风口处,网罩包括支撑结构及连接在支撑结构上并间隔设置的多根止挡杆,支撑结构为相对设置的两根连接杆,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为护网的长度方向,各止挡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与止挡杆之间的角度α在80°至100°之间,以减小出风时网罩所受到的气流阻力。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护网在风速较高的环境下易产生噪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网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护网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护网一般设置在空调的出风口处,以防止用户的手指伸入出风口并与空调内的风机接触。因此,护网的设置提高了空调使用时的安全性。目前,市场上的护网一般包括多根横杆1以及连接在多根横杆1两端的两根纵杆2。上述结构虽然能够阻挡用户的手指,但是这种护网组件在空调高风档运行时存在呼啸声,使得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网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护网在风速较高的环境下易产生噪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护网,包括:网罩,设置在出风口处,网罩包括支撑结构及连接在支撑结构上并间隔设置的多根止挡杆,支撑结构为相对设置的两根连接杆,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为护网的长度方向,各止挡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与止挡杆之间的角度α在80°至100°之间,以减小出风时网罩所受到的气流阻力。进一步地,连接杆与止挡杆之间的角度α为90°。进一步地,多根止挡杆均匀地布置在两根连接杆之间。进一步地,连接杆与止挡杆通过焊接连接。进一步地,护网还包括:支撑架组件,设置在网罩上以将护网固定在出风口处。进一步地,支撑架组件注塑在网罩上。进一步地,支撑架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本体以及第一固定结构。进一步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位于第一支撑架本体底部的第一压接片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架本体顶部的卡扣。进一步地,支撑架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支撑架本体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架本体底部的第二压接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护网,护网为上述的护网。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网罩包括支撑结构及连接在支撑结构上并间隔设置的多根止挡杆,支撑结构为相对设置的两根连接杆,连接杆与止挡杆之间的角度α在80°至100°之间,上述结构使得网罩的受风面积减小,从而使得止挡杆所承受的阻力减小,因而能够大大降低噪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护网在风速较高的环境下易产生噪音的问题。此外,上述结构使得止挡杆所承受的风阻基本保持一致,变化较小,因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呼啸声。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护网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护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2的护网的网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示出了气流方向;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的空调器的A-A处的剖视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5的空调器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5的空调器的剖视示意图;以及图9示出了图8的空调器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网罩;11、连接杆;12、止挡杆;20、支撑架组件;21、第一支撑架;211、第一支撑架本体;212、第一压接片;213、卡扣;22、第二支撑架;221、第二支撑架本体;222、第二压接片;23、面板;30、主体;31、第一出风口;32、面板;33、底壳;40、蜗壳组件;41、第二出风口;42、卡扣座。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护网包括网罩10,网罩10设置在出风口处,网罩10包括支撑结构及连接在支撑结构上并间隔设置的多根止挡杆12,支撑结构为相对设置的两根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延伸方向为护网的长度方向,各止挡杆1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连接杆11连接,连接杆11与止挡杆12之间的角度α在80°至100°之间,以减小出风时网罩10所受到的气流阻力。应用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网罩10包括支撑结构及连接在支撑结构上并间隔设置的多根止挡杆12,支撑结构为相对设置的两根连接杆11,连接杆与止挡杆之间的角度α在80°至100°之间,上述结构使得网罩的受风面积减小,从而使得止挡杆12所承受的阻力减小,因而能够大大降低噪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护网在风速较高的环境下易产生噪音的问题。此外,上述结构使得止挡杆12所承受的风阻基本保持一致,变化较小,因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呼啸声。需要说明的是,当本实施例的相邻的两根止挡杆12之间的间距与
技术介绍
中的相邻的两根横杆1(相当于本申请中的止挡杆12)之间的间距相同时,本实施例的网罩10的通风面积大于
技术介绍
的网罩的通风面积,因此,本实施例的网罩10的受风阻的面积更小。专利技术人长期研究后发现,呼啸声主要来源是空调器运行扫风状态下,气流吹到护网上,护网的钢丝对气流形成阻力,当钢丝与气流方向平行时,同一水平位置所承受风力相同,在风向最顺位置(风直吹的位置)时,会最大程度的承受气流阻力,钢丝会因气流作用而不断的高频振动,产生噪声,在扫风过程中,随着风量的变化,噪声也会发生变化,就产生了呼啸声,通过对呼啸声的原因研究可知,解决呼啸声的方案在于避免钢丝与气流方向平行,即避免空调器运行扫风过程中,受气流阻力不均匀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1与止挡杆12之间的角度α为90°。当气流方向(指在β范围的气流的方向)与止挡杆12方向正交(垂直),因此止挡杆12的受风面积得以最大程度的减小,从而减弱护网所承受的气流阻力,大大降低止挡杆12的振动,进而减弱呼啸声。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护网设计未考虑噪声波动问题,针对上面的分析,保持护网所受气流阻力恒定,噪音将不会波动,因气流沿水平方向吹出,当护网上止挡杆12与气流方向正交时,不论如何扫风,止挡杆12所承受风阻保持一致,不存在变化,将不会出现噪声波动问题。此外,专利技术人进行长期研究后发现,对于
技术介绍
中的护网来说,导风板的延伸方向与横杆1的延伸方向平行。当空调器运转吹风,导风板转动至打开位置时,其长度方向上的边沿可能与横杆1之间产生狭缝,风从狭缝中吹出也会产生呼啸。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止挡杆12的延伸方向实际上与导风板的延伸方向垂直,因此即使导风板在扫风时,止挡杆12与导风板的长度方向上的边沿之间也不会产生狭缝,进而不会产生呼啸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1为横杆,止挡杆12为纵杆,两根横杆能够提高护网的整体强度。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根止挡杆12均匀地布置在两根连接杆11之间。上述结构使得护网的外观更美观,且使得出风更加均匀。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根止挡杆12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定距离以防止手指伸入相邻两根止挡杆12之间的缝隙内。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1与止挡杆12通过焊接连接。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护网还包括支撑架组件20,支撑架组件20设置在网罩10上以将护网固定在出风口处。上述结构简单,便于护网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组件20注塑在网罩10上。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组件20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架21,第一支撑架21包括第一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网,包括:网罩(10),设置在出风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罩(10)包括支撑结构及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上并间隔设置的多根止挡杆(12),所述支撑结构为相对设置的两根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延伸方向为所述护网的长度方向,各所述止挡杆(1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连接杆(11)连接,所述连接杆(11)与所述止挡杆(12)之间的角度α在80°至100°之间,以减小出风时所述网罩(10)所受到的气流阻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网,包括:网罩(10),设置在出风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罩(10)包括支撑结构及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上并间隔设置的多根止挡杆(12),所述支撑结构为相对设置的两根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延伸方向为所述护网的长度方向,各所述止挡杆(1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连接杆(11)连接,所述连接杆(11)与所述止挡杆(12)之间的角度α在80°至100°之间,以减小出风时所述网罩(10)所受到的气流阻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与所述止挡杆(12)之间的角度α为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网,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止挡杆(12)均匀地布置在两根所述连接杆(1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与所述止挡杆(12)通过焊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网还包括:支撑架组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光胡保国梁伟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