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HP法规划阶段含微网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9103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HP法规划阶段含微网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考虑分布式电源的容量系数,求解微网中各类型分布式电源和单项电能质量指标的权重矢量,将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力谐波,电压暂降等指标综合量化,得到配电网中单个微网对电能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结果的量化指标,能够对微网接入配电网的电能质量进行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HP法规划阶段含微网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网规划设计领域的基于AHP法规划阶段含微网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电能质量评估非常复杂。且目前大量的电能质量评估基于电力系统运行阶段,而适用于电力系统规划阶段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却非常少。如果能在规划阶段对电能质量进行评估,就可以及时给电力规划人员进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规划策略。以此避免工程建成后的再调整,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工程经济效益等情况的发生。微网是相对传统大电网的一个概念,系指多个分布式电源及其相关负载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成的网络,并通过静态开关关联至常规电网。随着微网技术的发展,更多电力用户倾向于使用微网,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但是微网接入在配电系统中,微电源的接入会改变微网的潮流方向和配电网的结构,这使得并网后的含微网配电系统在运行、控制和保护等各方面都会对电能质量产生影响。如何在电力网络规划阶段对微网接入点进行电能质量评估就成为一个课题。由于规划阶段无法获得电能质量相关的实测数据,比如电压谐波总畸变率、短时闪变严重程度、三相不平衡度以及电压偏差等数据,所以必须构造一套适应于规划阶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AHP法规划阶段含微网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包括与配电网连接的目标微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目标微网内的分布式电源按照发电形式、接口类型分为h类,即将分布式电源分为Ci(i=1,…,h);步骤二:建立基于分布式电源分Ci(i=1,…,h)的层次递进结构;目标层A为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结果;准则层B为电能质量评估分为n个电能量指标Ai(i=1,…,n);方案层C为选取h类的分布式电源分Ci(i=1,…,h);步骤三:由专家根据各分布式电源的分类及在配电网内的接入点位置,给出各类型分布式电源Ci(i=1,…,h)对各个电能质量指标Ai(i=1,…,n)的影响严重程度的n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HP法规划阶段含微网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包括与配电网连接的目标微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目标微网内的分布式电源按照发电形式、接口类型分为h类,即将分布式电源分为Ci(i=1,…,h);步骤二:建立基于分布式电源分Ci(i=1,…,h)的层次递进结构;目标层A为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结果;准则层B为电能质量评估分为n个电能量指标Ai(i=1,…,n);方案层C为选取h类的分布式电源分Ci(i=1,…,h);步骤三:由专家根据各分布式电源的分类及在配电网内的接入点位置,给出各类型分布式电源Ci(i=1,…,h)对各个电能质量指标Ai(i=1,…,n)的影响严重程度的n个判断矩阵Yk=(yij)h×h(k=1,…,n;i、j=1,…,h);由专家根据给出单项电能质量指标Ai(i=1,…,n)对电能质量综合评价结果Z的重要性程度赋值的判断矩阵X=(xij)n×n(i、j=1,…,h);步骤四:采用AHP法,求解步骤二和步骤三种各矩阵相对权重矢量归一化,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鼎顾皓亮郝珈玮邓孟华刘议华翁顶立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