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间水沟混凝土浇筑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038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间水沟混凝土浇筑辅助器,包括罐体、活动拉盘,所述罐体为长方体,顶面敞口,底面中心制有一长方孔,在长方孔左右两侧的底板内对称制有两插槽,两插槽横向设置,在两插槽内各插入一活动拉盘,活动拉盘分别从底板的两端穿出,活动拉盘的内端向下直角折弯形成一导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一次就能浇筑0.4—0.45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间水沟混凝土浇筑辅助器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施工领域,涉及浇筑技术,尤其是一种线间水沟混凝土浇筑辅助器。
技术介绍
工程施工中发现线间水沟沟身顶口宽度较窄,仅有8--10cm,传统的浇筑方式是1.用铁锹将混凝土填装到模板中,此方法效率低,费时费力,且不容易保持混凝土良好的和易性;2.直接将罐车混凝土溜槽口对准水沟模板口倾泻浇筑,此方法操作困难,容易造成混凝土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的线间水沟混凝土浇筑辅助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线间水沟混凝土浇筑辅助器,包括罐体、活动拉盘,所述罐体为长方体,顶面敞口,底面中心制有一长方孔,在长方孔左右两侧的底板内对称制有两插槽,两插槽横向设置,在两插槽内各插入一活动拉盘,活动拉盘分别从底板的两端穿出,活动拉盘的内端向下直角折弯形成一导流板。而且,在活动拉盘的外端焊接一与活动拉盘垂直的挡板。而且,两个导流板之间的间距为0—0.2m。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一次就能浇筑0.4—0.45m3的混凝土,大大缩短了单位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时间,提高施工效率;2、由于混凝土从罐体下落到模板中,能有效避免混凝土溢出造成的浪费,对保持混凝土的和易性起到良好的作用;3、由于该技术活动托盘的张合范围在0—0.2m内,除线间水沟浇筑外,也可作为其他小型构筑物浇筑的辅助器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右视图;图4为图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线间水沟混凝土浇筑辅助器,包括罐体1、活动拉盘5,所述罐体为长方体,顶面敞口,底面中心制有一长方孔3,在长方孔左右两侧的底板6内对称制有两插槽,两插槽横向设置,在两插槽内各插入一活动拉盘,活动拉盘分别从底板的两端穿出。活动拉盘的内端向下直角折弯形成一导流板4,在活动拉盘的外端焊接一与活动拉盘垂直的挡板2,两侧活动拉盘在插槽内横向移动从而控制两导流板之间的间距。所述的罐体长1m,宽0.8m,高0.6m,四周壁厚1cm,底板壁厚3cm,底板内嵌活动拉盘2个,活动拉盘侧面为倒“L”型,活动拉盘厚度为1cm,宽度为0.6m,导流板的长度为0.4m,两个导流板的张合范围为0—0.2m。线间水沟浇筑前,适当调整活动拉盘的位置,使导流板伸入到模板中,固定牢固。待混凝土搅拌均匀后,匀速倒入罐体中,混凝土便从2个导流板形成的空隙中进入到模板里完成浇筑。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技术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间水沟混凝土浇筑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活动拉盘,所述罐体为长方体,顶面敞口,底面中心制有一长方孔,在长方孔左右两侧的底板内对称制有两插槽,两插槽横向设置,在两插槽内各插入一活动拉盘,活动拉盘分别从底板的两端穿出,活动拉盘的内端向下直角折弯形成一导流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间水沟混凝土浇筑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活动拉盘,所述罐体为长方体,顶面敞口,底面中心制有一长方孔,在长方孔左右两侧的底板内对称制有两插槽,两插槽横向设置,在两插槽内各插入一活动拉盘,活动拉盘分别从底板的两端穿出,活动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波贺赛亮敖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