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96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竖向加固装置,其包括多个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一侧的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另一侧的第一凸头、设置在所述第二桩体一侧设的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桩体另一侧的第二凸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顶端的连接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底端的连接头;桩体套头,其顶端设有套头连接孔,所述桩体套头通过所述套头连接孔连接在位于最下方的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的底端;横向加固装置,其水平支撑在所述矩形结构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可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基坑支护,同时大大增加了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深基坑支护是指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及周边环境采用的的措施。深基坑工程施工事故频发,而且事故一旦发生,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后果相当严重。现有的大多数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程序复杂,加大了工程的施工难度,大多数的支护板材长度有限而且结构稳定性也相对较差,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没有得到保障,一旦发生事故必将造成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工期也必将延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更安全稳定的深基坑支护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竖向加固装置,其包括多个竖直设置在基坑内壁的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一侧的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另一侧的第一凸头、设置在所述第二桩体一侧设的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桩体另一侧的第二凸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顶端的连接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底端的连接头,多个所述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通过第一凹槽、第一凸头、第二凹槽以及第二凸头之间的相互嵌合而合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一桩体与其下方的另一个第一桩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孔和连接头相互嵌合而连接,所述第二桩体与其下方的另一个第二桩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孔和连接头相互嵌合而连接;桩体套头,其顶端设有套头连接孔,所述桩体套头通过所述套头连接孔连接在位于最下方的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的底端;横向加固装置,其水平支撑在所述矩形结构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所述横向加固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杆和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套管,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套管之间为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由热轧钢材制成,长度为1-3m。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凸头与第二凸头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尺寸一致。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孔与连接头均设有螺纹,可硬性连接,所述连接头为长度20cm。作为优选,所述套头连接孔与位于最下方的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的连接头之间通过螺纹嵌合。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和套管均设有防腐层。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设有横向加固装置,且通过调节所述支撑杆与套管的套设长度,从而对所述横向加固装置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使其可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基坑支护,同时大大增加了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可以更快捷的组装使用,大幅提升了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效率。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设有连接头和连接孔,可对所述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进行加层,满足不同深度基坑的支护要求。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第二桩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桩体,1-1、第一凸头,1-2、第一凹槽,2、第二桩体,2-1、第二凸头,2-2、第二凹槽,3、支撑杆,4、套管,5、桩体套头,6、套头连接孔,7、连接孔,8、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竖向加固装置,其包括多个竖直设置在基坑内壁的第一桩体1和第二桩体2、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1一侧的第一凹槽1-2、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1另一侧的第一凸头1-1、设置在所述第二桩体2一侧设的第二凹槽2-2、设置在所述第二桩体2另一侧的第二凸头2-1、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1和第二桩体2顶端的连接孔7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1和第二桩体2底端的连接头8,多个所述第一桩体1和第二桩体2通过第一凹槽1-2、第一凸头1-1、第二凹槽2-2以及第二凸头2-1之间的相互嵌合而合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一桩体1与其下方的另一个第一桩体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孔7和连接头8相互嵌合而连接,所述第二桩体2与其下方的另一个第二桩体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孔7和连接头8相互嵌合而连接;桩体套头5,其顶端设有套头连接孔6,所述桩体套头5通过所述套头连接孔6连接在位于最下方的第一桩体1和第二桩体2的底端;横向加固装置,其水平支撑在所述矩形结构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所述横向加固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杆3和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套管4,所述支撑杆3与所述套管4之间为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桩体1和第二桩体2由热轧钢材制成,长度为1-3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头1-1与第二凸头2-1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2-2尺寸一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7与连接头8均设有螺纹,可硬性连接,所述连接头为长度20cm。进一步地,所述套头连接孔6与位于最下方的第一桩体1和第二桩体2的连接头8之间通过螺纹嵌合。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3和套管4均设有防腐层。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设有横向加固装置,且通过调节所述支撑杆3与套管4的套设长度,从而对所述横向加固装置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使其可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基坑支护,同时大大增加了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其第一桩体1和第二桩体2可以更快捷的组装使用,大幅提升了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效率;其设有连接头8和连接孔7,可对所述第一桩体1和第二桩体2进行加层,满足不同深度基坑的支护要求。本技术操作简单,横向与竖向都得到有效的支护,大大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加固装置,其包括多个竖直设置在基坑内壁的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一侧的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另一侧的第一凸头、设置在所述第二桩体一侧设的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桩体另一侧的第二凸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顶端的连接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底端的连接头,多个所述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通过第一凹槽、第一凸头、第二凹槽以及第二凸头之间的相互嵌合而合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一桩体与其下方的另一个第一桩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孔和连接头相互嵌合而连接,所述第二桩体与其下方的另一个第二桩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孔和连接头相互嵌合而连接;桩体套头,其顶端设有套头连接孔,所述桩体套头通过所述套头连接孔连接在位于最下方的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的底端;横向加固装置,其水平支撑在所述矩形结构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所述横向加固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杆和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套管,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套管之间为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加固装置,其包括多个竖直设置在基坑内壁的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一侧的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另一侧的第一凸头、设置在所述第二桩体一侧设的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桩体另一侧的第二凸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顶端的连接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底端的连接头,多个所述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通过第一凹槽、第一凸头、第二凹槽以及第二凸头之间的相互嵌合而合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一桩体与其下方的另一个第一桩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孔和连接头相互嵌合而连接,所述第二桩体与其下方的另一个第二桩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孔和连接头相互嵌合而连接;桩体套头,其顶端设有套头连接孔,所述桩体套头通过所述套头连接孔连接在位于最下方的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的底端;横向加固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梦秋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聚能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