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昆明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下沉绿化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924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下沉绿化带,包括下沉绿化带,所述下沉绿化带上均匀设有植被,所述下沉绿化带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路缘石,所述路缘石上从前到后均匀设有排水槽,左侧的所述路缘石的左端设有机动车行驶道,右侧的所述路缘石的右端设有非机动车行驶道,所述下沉绿化带的中部前后均匀设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侧壁上端设有第一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圈的上端设有井盖,所述固定管的内侧壁中部设有第二固定圈,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壁上端连接有溢出支管道的一端,所述溢出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溢出主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道路排水,并且能够回收一定量的雨水便于日后对绿化带植被的浇灌工作,提高了资源利用程度。

A kind of sponge City Road subsidence green bel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onge City Road subsidence greenbelt, which comprises a subsidence greenbelt. The subsidence greenbelt is evenly equipped with vegetation, the upper end of the subsidence greenbelt is equipped with curb stones on both sides, the curb stones are evenly equipped with drainage channels from front to back, the left end of the curb stones is equipped with a motor vehicle driving lane,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curb stones on the right side is equipped with a drainage channel. There is a non-motor vehicle driving lan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unken green belt is uniformly provided with a fixed pipe, the upper end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xed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xed ring,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fixed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well cover, the middle part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xed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fixed ring, the upper end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xed pip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overflow branch pip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overflow branch pip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nected with an overflow main pip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road drainage, and can recover a certain amount of rainwater for irrigation of greenbelt vegetation in the future, thereby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degree of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下沉绿化带
本技术涉及绿化带
,具体领域为一种海绵城市道路下沉绿化带。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现有的海绵城市道路下沉绿化带中增加了路面排水的能力,避免路面上产生积水,但这些雨水通常直接下渗到地下水中,对雨水的存储及再利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道路下沉绿化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道路下沉绿化带,包括下沉绿化带,所述下沉绿化带上均匀设有植被,所述下沉绿化带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路缘石,所述路缘石上从前到后均匀设有排水槽,左侧的所述路缘石的左端设有机动车行驶道,右侧的所述路缘石的右端设有非机动车行驶道,所述下沉绿化带的中部前后均匀设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侧壁上端设有第一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圈的上端设有井盖,所述固定管的内侧壁中部设有第二固定圈,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壁上端连接有溢出支管道的一端,所述溢出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溢出主管道,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上部均匀贯穿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壁上部套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一卡箍,所述固定管的内侧设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外侧壁中部设有突出圈,所述收集管的侧壁上部均匀贯穿设有收集通孔,所述收集管的外侧壁上部套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二卡箍,所述收集管的内侧壁上部设有十字架,所述十字架的中部上下贯穿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微型水泵,所述排水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喷洒管,所述喷洒管的上端设有喷头。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圈的上表面设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和喷洒管之间设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下沉绿化带的上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光伏组件,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配电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海绵城市道路下沉绿化带,下沉绿化带的高度低于左右两侧行驶道的高度,雨水天气时,行驶道上的雨水会流入到下沉绿化带中,能够及时排出行驶道上的积水,避免影响到机动车及行人的行驶,并且下沉绿化带略向中间凹陷,便于积水向流到绿化带的中心,相比于很多高于道路的花坛起到更好的排水效果,绿化带上种植植被,对环境起到绿化美化的作用,并且植被对雨水有一定的吸附效果,便于绿化带排水,固定管固定在土地中,收集管固定放置在固定管中,便于对收集管进行取放维护,收集管中可以积攒一定量的雨水,可以通过固定通孔将固定管中水慢慢导入到固定管外侧的土地中,对绿化带上的植被进行浇灌,也可以启动微型水泵通过排水管将收集管中的水抽出,流入到喷洒管中从喷头喷出,对植被进行浇灌,节约了水资源,也省去了工作人员对植被浇灌的繁琐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沉绿化带、2-植被、3-路缘石、4-排水槽、5-机动车行驶道、6-非机动车行驶道、7-固定管、8-第一固定圈、9-井盖、10-第二固定圈、11-溢出支管道、12-溢出主管道、13-固定通孔、14-第一过滤网、15-第一卡箍、16-收集管、17-突出圈、18-收集通孔、19-第二过滤网、20-第二卡箍、21-十字架、22-排水管、23-微型水泵、24-喷洒管、25-喷头、26-支架、27-光伏组件、28-配电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道路下沉绿化带,包括下沉绿化带1,下沉绿化带的高度低于左右两侧行驶道的高度,雨水天气时,行驶道上的雨水会流入到下沉绿化带中,能够及时排出行驶道上的积水,避免影响到机动车及行人的行驶,并且下沉绿化带略向中间凹陷,便于积水向流到绿化带的中心,相比于很多高于道路的花坛起到更好的排水效果,所述下沉绿化带上均匀设有植被2,在绿化带上种植植被,对环境起到绿化美化的作用,并且植被对雨水有一定的吸附效果,便于绿化带排水,所述下沉绿化带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路缘石3,路缘石将绿化带与行驶道与绿化带之间分隔起来,对绿化带上的植被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所述路缘石上从前到后均匀设有排水槽4,排水槽左右贯穿路缘石,使行驶道上的积水能够流入到绿化带中,左侧的所述路缘石的左端设有机动车行驶道5,机动车行驶道供机动车行驶,机动车行驶道稍向右倾斜,便于机动车行驶道上的积水流入到绿化带中,右侧的所述路缘石的右端设有非机动车行驶道6,非机动车行驶道供行人及非机动车行驶,非机动车行驶道稍向左倾斜,便于非机动车行驶道上的积水流入到绿化带中,所述下沉绿化带的中部前后均匀设有固定管7,固定管嵌入到绿化带的土壤中,固定管在绿化带中前后均匀排列,固定管的上下两端开口,雨水能够从固定管的上端口进入到固定管中,下端开口避免雨水在固定管中积攒,使固定管下端的雨水能够流入到土地当中,所述固定管的内侧壁上端设有第一固定圈8,所述第一固定圈的上端设有井盖9,第一固定圈的内径小于井盖的直径,用于对井盖进行限制,避免井盖落入到固定管中,井盖可以盖在第一固定圈上,将固定管的上端口一定程度封闭住,避免杂物落入影响到排水,也避免行人落入产生危险,井盖上均匀贯穿设有通孔,供井盖上端的水流穿过井盖向下流,所述固定管的内侧壁中部设有第二固定圈10,第二固定圈用于对收集管进行限制,对收集管起到限制固定的作用,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壁上端连接有溢出支管道11的一端,所述溢出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溢出主管道12,当降雨量过大时,收集管及固定管中会积攒一定量的水,超过的部分则从溢出支管流出,流入到溢出主管道中,溢出主管道将多个固定管上的溢出支管道连接在一起,将多出的雨水统一回收,溢出主管道可以与外部的水箱连接,将多出的雨水收集起来,以便于之后进行利用,通过溢出支管道和溢出主管道,也避免了固定管和收集管中积攒了大量水导致水反向流入到地面,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上部均匀贯穿设有固定通孔13,固定通孔将固定管的内外两侧在一定程度连通起来,在固定管中积攒较多的水时,可以通过固定通孔将固定管中水慢慢导入到固定管外侧的土地中,对绿化带上的植被进行浇灌,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壁上部套有第一过滤网14,第一过滤网避免固定管外侧的杂物进入到固定管中,水则可以穿过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一卡箍15,第一卡箍用于将第一过滤网固定在固定管上,所述固定管的内侧设有收集管16,收集管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雨水可以穿过井盖进入到收集管中,收集管中可以容纳一定量的雨水,在雨量少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积攒的雨水对绿化带上的植被进行浇灌,节约了水资源,也省去了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道路下沉绿化带,包括下沉绿化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绿化带(1)上均匀设有植被(2),所述下沉绿化带(1)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路缘石(3),所述路缘石(3)上从前到后均匀设有排水槽(4),左侧的所述路缘石(3)的左端设有机动车行驶道(5),右侧的所述路缘石(3)的右端设有非机动车行驶道(6),所述下沉绿化带(1)的中部前后均匀设有固定管(7),所述固定管(7)的内侧壁上端设有第一固定圈(8),所述第一固定圈(8)的上端设有井盖(9),所述固定管(7)的内侧壁中部设有第二固定圈(10),所述固定管(7)的外侧壁上端连接有溢出支管道(11)的一端,所述溢出支管道(11)的另一端连接有溢出主管道(12),所述固定管(7)的侧壁上部均匀贯穿设有固定通孔(13),所述固定管(7)的外侧壁上部套有第一过滤网(14),所述第一过滤网(14)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一卡箍(15),所述固定管(7)的内侧设有收集管(16),所述收集管(16)的外侧壁中部设有突出圈(17),所述收集管(16)的侧壁上部均匀贯穿设有收集通孔(18),所述收集管(16)的外侧壁上部套有第二过滤网(19),所述第二过滤网(19)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二卡箍(20),所述收集管(16)的内侧壁上部设有十字架(21),所述十字架(21)的中部上下贯穿设有排水管(22),所述排水管(22)上设有微型水泵(23),所述排水管(2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喷洒管(24),所述喷洒管(24)的上端设有喷头(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道路下沉绿化带,包括下沉绿化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绿化带(1)上均匀设有植被(2),所述下沉绿化带(1)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路缘石(3),所述路缘石(3)上从前到后均匀设有排水槽(4),左侧的所述路缘石(3)的左端设有机动车行驶道(5),右侧的所述路缘石(3)的右端设有非机动车行驶道(6),所述下沉绿化带(1)的中部前后均匀设有固定管(7),所述固定管(7)的内侧壁上端设有第一固定圈(8),所述第一固定圈(8)的上端设有井盖(9),所述固定管(7)的内侧壁中部设有第二固定圈(10),所述固定管(7)的外侧壁上端连接有溢出支管道(11)的一端,所述溢出支管道(11)的另一端连接有溢出主管道(12),所述固定管(7)的侧壁上部均匀贯穿设有固定通孔(13),所述固定管(7)的外侧壁上部套有第一过滤网(14),所述第一过滤网(14)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一卡箍(15),所述固定管(7)的内侧设有收集管(16),所述收集管(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金珠王定康尹利方胡靖祥黄乾亮陈泽斌姚丽媛张瑜瑜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