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隙狭小的齿轮齿根应变计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866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隙狭小的齿轮齿根应变计的安装方法,包括:安装位置确定,确定待安装齿轮的齿根应力最大位置为安装位置;应变计准备,应变计的空间尺寸与待安装齿轮的顶隙相匹配;打磨清洁,将待安装齿轮的齿根的安装位置进行打磨并清洁;应变计安装,将应变计粘贴固定在安装位置并压紧固定;端子安装,将用于连接测试导线和应变计的引线的端子安装在待安装齿轮的与应变计安装轮齿邻近的非工作面上;引线分布与固定,将应变计两侧的引线分别沿齿槽底部布设,将远离端子一侧的引线折回或从减振孔穿出后与另一侧的引线汇集于端子并与端子固定连接,使得引线与引线、引线与应变计互不交叠。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应变计难以在顶隙狭小齿轮齿根安装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隙狭小的齿轮齿根应变计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变计的安装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顶隙狭小的齿轮齿根应变计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直升机传动系统减速器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对于齿轮齿根应力的测量可采用电阻应变计测量法,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主要依赖于应变计的安装质量。航空发动机及传动系统齿轮齿根具有顶隙狭小,啮合时剩余空间小、工作条件恶劣(油污重,转速高,安装工序复杂)等特点,一般很难在不破坏齿轮结构的情况下在齿根处安装应变计或是应变计安装后不因轮齿啮合而使应变计及引线被压坏。其难点在于:1.安装空间狭小,工作环境条件恶劣,试验存活率低,要求应变计尺寸小、引线细,应变计安装操作困难。现有的齿轮应变计安装方法,可参考申请号为201310301097.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齿轮应力测量应变片粘贴工艺方法》,该方法中,引线端子与应变计并列安装于齿根部位,增加了应变计在齿轮啮合过程中的压坏失效风险,应变计粘贴过程采用牙签按压,难以保证胶层的均匀与厚度。该方法安装的应变计在顶隙小于0.7mm的齿轮齿根工作,易使应变计、引线端子或引线被压坏而使测试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隙狭小的齿轮齿根应变计的安装方法,以解决顶隙狭小的齿轮齿根应变计安装困难、安装的应变计和引线容易在齿轮啮合过程中被压坏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顶隙狭小的齿轮齿根应变计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位置确定,确定待安装齿轮的齿根应力最大位置为安装位置;应变计准备,应变计的空间尺寸与待安装齿轮的顶隙相匹配;打磨清洁,将待安装齿轮的齿根的安装位置进行打磨并清洁;应变计安装,将应变计粘贴固定在安装位置并压紧固定;端子安装,将用于连接测试导线和应变计的引线的端子安装在待安装齿轮的与应变计安装轮齿邻近的非工作面上;引线分布与固定,将应变计两侧的引线分别沿齿槽底部布设,将远离端子一侧的引线折回或从减振孔穿出后与另一侧的引线汇集于端子并与端子固定连接,使得引线与引线、引线与应变计互不交叠。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引线分布与固定的步骤包括:将应变计两侧的引线分别沿应变计所在齿槽底部相背延伸分布;将远离端子一侧的引线经齿轮端面从相邻齿槽折回后连接于端子,另一侧的引线直接沿应变计所在齿槽底部延伸连接至端子;将端子与两根引线连接固定。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引线分布与固定的步骤包括:将应变计两侧的引线分别沿应变计所在齿槽底部相背延伸分布;将远离端子一侧的引线从应变计所在齿槽折回,使其与另一侧的引线并行排列于应变计所在齿槽底部,并延伸连接至端子;将端子与两根引线的连接部位固定。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引线分布与固定的步骤包括:将应变计两侧的引线分别沿应变计所在齿槽底部相背延伸分布;对于有减振孔的齿轮,将远离端子一侧的引线从减振孔穿出连接于端子,另一侧的引线直接沿应变计所在齿槽底部延伸连接至端子;将端子与两根引线的连接部位固定。进一步地,引线分布与固定的步骤中,还包括:将应变计两侧的引线分别沿齿槽底部布设时,先用双面胶将引线隔段点固定于齿底,使引线紧贴齿槽底部平直引出,然后用胶粘剂初步固定后,揭去双面胶进一步固定引线。进一步地,应变计安装的步骤中,还包括:对于同一齿根要求安装多个应变计的情况,将各个应变计分别安装在不同的齿根的相应位置,使得一个齿根对应安装一个应变计,且各个应变计分别对应处于待安装齿轮上的相应径向高度。进一步地,应变计准备的步骤还包括:去除应变计的原引线,更换直径适用于待安装齿轮顶隙的细漆包线作为新的引线,降低细漆包线与应变计的焊点高度。进一步地,待安装齿轮的顶隙不大于0.7mm;应变计的宽度不大于0.6mm;细漆包线的直径不大于0.15mm。进一步地,还包括:柔性压块准备,在柔性材料的一端成型出与待安装齿轮的齿形相匹配的压制部,并用绝缘薄膜包裹压制部,被包裹的压制部用于在应变计安装的步骤中对粘贴在安装位置的应变计进行按压。进一步地,打磨清洁的步骤包括:将待安装齿轮的齿根的安装位置去除油污;用酒精或丙酮清洗安装位置;用砂纸打磨安装位置直至表面平整光洁且具有粗糙度;再次用酒精或丙酮清洗安装位置。进一步地,应变计安装的步骤包括:将胶粘剂点涂于应变计的安装位置,并用尖嘴镊子快速划拨胶水,使胶层薄而均匀,然后将应变计放置于安装位置安装固定。进一步地,在引线分布与固定之后,还包括:防潮防油处理,将防潮防油胶粘剂均匀涂布在应变计和引线上,防止工作过程中应变计或引线的松动,同时防止油污渗透至应变计的基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通过将端子安装在待安装齿轮的与应变计安装轮齿邻近的非工作面(包括齿轮端面、幅板等位置)上,由于非工作面位置的空间较大,可便于端子的安装,同时为应变计以及引线的分布腾出了更多空间,减小端子被压坏的可能;本专利技术将应变计两侧的引线分别沿齿槽底部布设,将远离端子一侧的引线折回后与另一侧的引线汇集于端子并与端子固定连接,使得引线与引线、引线与应变计互不交叠,可避免引线交叠导致应变计在工作过程中被压坏,降低应变计安装失效的失效风险,提高了应变计的存活率。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顶隙狭小的齿轮齿根应变计安装难题,为采用应变计测量齿轮齿根应力提供了方法,解决了一直以来应变计难以在顶隙狭小齿轮齿根安装测量的难题。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齿轮齿根应变计安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待安装齿轮;10、齿根;11、齿槽;12、齿轮端面;2、应变计;20、引线;3、端子。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旨在不破坏齿轮或不使测量点移位的情况下,解决顶隙在0.7mm以下的齿轮齿根弯曲应力和应力分布测量过程中应变计安装困难及安装后应变计、引线等容易在啮合过程中被压坏的难题,提供一种在顶隙狭小的齿轮齿根安装小尺寸应变计的方法。结合图1,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隙狭小的齿轮齿根应变计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位置确定,确定待安装齿轮1的齿根应力最大位置为安装位置;应变计准备,应变计2的空间尺寸与待安装齿轮1的顶隙相匹配;打磨清洁,将待安装齿轮1的齿根10的安装位置进行打磨并清洁;应变计安装,将应变计2粘贴固定在安装位置并压紧固定;端子安装,将用于连接测试导线和应变计2的引线20的端子安装在待安装齿轮1的与应变计安装轮齿邻近的非工作面上;引线分布与固定,将应变计2两侧的引线20分别沿齿槽11底部布设,将远离端子3一侧的引线20折回或从减振孔穿出后与另一侧的引线20汇集于端子3并与端子3固定连接,使得引线20与引线20、引线20与应变计2互不交叠。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通过将端子3安装在待安装齿轮1的与应变计安装轮齿邻近的非工作面(包括齿轮端面、幅板等位置)上,由于非工作面位置的空间较大,可便于端子3的安装,同时为应变计2以及引线20的分布腾出了更多空间,减小了应变计、引线、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隙狭小的齿轮齿根应变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安装位置确定,确定待安装齿轮(1)的齿根应力最大位置为安装位置;应变计准备,所述应变计(2)的空间尺寸与待安装齿轮(1)的顶隙相匹配;打磨清洁,将待安装齿轮(1)的齿根(10)的安装位置进行打磨并清洁;应变计安装,将应变计(2)粘贴固定在安装位置并压紧固定;端子安装,将用于连接测试导线和应变计(2)的引线(20)的端子安装在待安装齿轮(1)的与应变计安装轮齿邻近的非工作面上;引线分布与固定,将应变计(2)两侧的引线(20)分别沿齿槽(11)底部布设,将远离端子(3)一侧的引线(20)折回或从减振孔穿出后与另一侧的引线(20)汇集于端子(3)并与端子(3)固定连接,使得引线(20)与引线(20)、引线(20)与应变计(2)互不交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隙狭小的齿轮齿根应变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安装位置确定,确定待安装齿轮(1)的齿根应力最大位置为安装位置;应变计准备,所述应变计(2)的空间尺寸与待安装齿轮(1)的顶隙相匹配;打磨清洁,将待安装齿轮(1)的齿根(10)的安装位置进行打磨并清洁;应变计安装,将应变计(2)粘贴固定在安装位置并压紧固定;端子安装,将用于连接测试导线和应变计(2)的引线(20)的端子安装在待安装齿轮(1)的与应变计安装轮齿邻近的非工作面上;引线分布与固定,将应变计(2)两侧的引线(20)分别沿齿槽(11)底部布设,将远离端子(3)一侧的引线(20)折回或从减振孔穿出后与另一侧的引线(20)汇集于端子(3)并与端子(3)固定连接,使得引线(20)与引线(20)、引线(20)与应变计(2)互不交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隙狭小的齿轮齿根应变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引线分布与固定的步骤包括:将应变计(2)两侧的引线(20)分别沿应变计(2)所在齿槽(11)底部相背延伸分布;将远离端子(3)一侧的引线(20)经齿轮端面从相邻齿槽(11)折回后连接于端子(3),另一侧的引线(20)直接沿应变计(2)所在齿槽(11)底部延伸连接至端子(3);将端子(3)与两根引线(20)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隙狭小的齿轮齿根应变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引线分布与固定的步骤包括:将应变计(2)两侧的引线(20)分别沿应变计(2)所在齿槽(11)底部相背延伸分布;将远离端子(3)一侧的引线(20)从应变计(2)所在齿槽(11)折回,使其与另一侧的引线(20)并行排列于应变计(2)所在齿槽(11)底部,并延伸连接至端子(3);将端子(3)与两根引线(20)的连接部位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隙狭小的齿轮齿根应变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引线分布与固定的步骤包括:将应变计(2)两侧的引线(20)分别沿应变计(2)所在齿槽(11)底部相背延伸分布;对于有减振孔的齿轮,将远离端子(3)一侧的引线(20)从减振孔穿出连接于端子(3),另一侧的引线(20)直接沿应变计(2)所在齿槽(11)底部延伸连接至端子(3);将端子(3)与两根引线(20)的连接部位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隙狭小的齿轮齿根应变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朱亿德文华付亚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