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设备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58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设备支撑架。支撑组件包括:底座;支撑部,用于支撑待支撑部件;调节部,设置在底座和支撑部之间,以使支撑部的支撑高度能够调节。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支撑组件的支撑高度不可调节导致的待支撑部件受力不均或支撑偏斜的问题。

Support components and equipment support frames with th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pport component and a device support frame with the support component.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s include: a base; a supporting part for supporting the parts to be supported; and a regulating part, whic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supporting part to enable the support height of the supporting part to be adjusted. By apply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is application, the problem of uneven force or deflection of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s caused by the unregulable support height of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s in the prior art can be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设备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设备固定支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设备支撑架。
技术介绍
固定式支撑架能很好的支撑管道、罐体等设备,使用范围较广。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地面水平、安装位置等客观存在的影响因素,常常导致固定式支架受力不均,支撑偏斜等情况。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导致支撑组件的支脚断裂、承重设备倒塌等状况,若损坏的是重要辅助设备,则对整个设备系统将造成恶劣影响。冷干机疏水罐及管道在改造前进行固定支架支撑时,因支架的高度不可调节,支撑点存在局部磨损、腐蚀、支撑力不均衡等情况,由于地面环境不同也会产生斜撑的现象,对人身、设备及系统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支撑组件,改善这种因支撑高度不可调节造成的支撑平衡紊乱、偏斜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设备支撑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组件的支撑高度不可调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组件,包括:底座;支撑部,用于支撑待支撑部件;调节部,设置在底座和支撑部之间,以使支撑部的支撑高度能够调节。进一步地,支撑部上设有第一螺纹,调节部上设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配合设置,以调节支撑部与底座之间的距离H。进一步地,支撑部与待支撑部件枢转连接。进一步地,支撑组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用于连接支撑部与待支撑部件。进一步地,支撑部上开设有第一枢转孔,待支撑部件包括罐体和与罐体连接的耳板,耳板上开设有第二枢转孔,连接件依次穿出第一枢转孔和第二枢转孔。进一步地,连接件为销子。进一步地,耳板与罐体焊接连接。进一步地,支撑部的朝向耳板的一端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耳板插设在两个侧板形成的间隔内;各侧板上均开设有第一枢转孔,连接件能够穿出第一枢转孔和第二枢转孔,以连接支撑部与耳板。进一步地,底座与调节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支撑架,设备支撑架包括上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支撑组件为多个,多个支撑组件支撑在待支撑部件的外周。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底座和支撑部之间设置调节部,从而使支撑部的支撑高度能够调节,进而在将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待支撑部件时,根据待支撑部件的高度调节支撑组件的高度,提高了本申请的支撑组件的使用范围,避免因支撑组件的支撑高度与待支撑部件的高度不匹配导致待支撑部件受力不均或支撑偏斜。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与疏水罐连接的管道对疏水罐也起到支撑作用,支撑组件的设置,分担了管道受到的疏水罐的重力作用,有效防止管道因长期受力造成的变形或损坏,保证了设备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支撑组件与待支撑部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件未安装至支撑部);图3示出了图1中的支撑组件的侧视图(其中未示出连接件);以及图4示出了图1中的支撑组件的支撑部旋转至水平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1、底座;12、调节部;13、支撑部;14、连接件;20、待支撑部件;21、罐体;22、耳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本申请的支撑组件可以支撑电力、冶金、石化等行业中的管道、水罐等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支撑的设备,以防止管道或水罐因自身重力或承重过大导致变形或偏斜。本申请中,待支撑部件20为疏水罐,具体实施方式见下面的描述。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组件。该实施例的支撑组件包括底座11、支撑部13和调节部12。支撑部13用于支撑待支撑部件20;调节部12设置在底座11和支撑部13之间,以使支撑部13的支撑高度能够调节。在本申请中,在底座11和支撑部13之间设置调节部12,从而使支撑部13的支撑高度能够调节,进而可以在将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待支撑部件20时,根据待支撑部件20的高度调节支撑组件的高度,提高了本申请的支撑组件的使用范围,避免因支撑组件的支撑高度与待支撑部件20的高度不匹配导致待支撑部件20受力不均或支撑偏斜。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与疏水罐连接的管道对疏水罐也起到支撑作用,支撑组件的设置,分担了管道受到的疏水罐的重力作用,有效防止管道因长期受力造成的变形或损坏,保证了设备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支撑部13上设有第一螺纹,调节部12上设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配合设置,以调节支撑部13与底座11之间的距离H。具体地,距离H如图1中示出。本申请中的支撑部13为支撑管,支撑管的内壁面上设有内螺纹,调节部12的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通过旋转调节部12,可以调节支撑部13与底座11之间的距离H,从而改变支撑组件的支撑高度,以使待支撑部件20适应不同的安装位置或者不平整的地面环境,实现对支撑高度的微调,使支撑组件受力均匀,分担设备管道的受力,避免因设备支撑力偏斜造成的设备损坏。且支撑组件的高度可调节,避免因支撑组件与待支撑部件20的支撑高度不匹配,导致在管道连接时强行对口连接造成的风险。当然,在本技术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也可在支撑部13的外壁面上设置外螺纹,调节部12为调节管,调节管的内壁面上设置内螺纹,也可实现对支撑组件的高度调节。本申请中的调节部12与支撑部13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螺纹连接,也可采用销钉连接的方式,在支撑部13和调节部12上开设连接孔,通过销钉与连接孔配合的方式实现对支撑组件的高度调节。本技术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可实现支撑部13与底座11之间的距离可调节的方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支撑部13与待支撑部件20枢转连接。上述设置使支撑部13可相对于待支撑部件20旋转,从而在待支撑部件20需要拆卸或维修时,可以将支撑部13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支撑部(13),用于支撑待支撑部件(20);调节部(12),设置在所述底座(11)和所述支撑部(13)之间,以使所述支撑部(13)的支撑高度能够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支撑部(13),用于支撑待支撑部件(20);调节部(12),设置在所述底座(11)和所述支撑部(13)之间,以使所述支撑部(13)的支撑高度能够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调节部(12)上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配合设置,以调节所述支撑部(13)与所述底座(11)之间的距离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与所述待支撑部件(20)枢转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连接件(14),所述连接件(14)用于连接所述支撑部(13)与所述待支撑部件(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上开设有第一枢转孔,所述待支撑部件(20)包括罐体(21)和与所述罐体(21)连接的耳板(22),所述耳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彩祥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能集团有限公司神华国能天津大港发电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