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搭载于挖掘机的破岩装置
本专利技术与搭载于挖掘机的破岩装置有关。
技术介绍
在岩层破采施工作业中,针对不是很坚硬的岩层,挖掘机搭载松土器的施工方法由于施工效果好而被广泛采用,针对该施工方法,现有技术对大臂、小臂和松土器作了很多优化改进,从而提高使用效果。在这里把由大臂、小臂、松土器和油缸组成的装置称为破岩装置。现有破岩装置通过对小臂力矩的改变和大臂、小臂重量的增加,从而提高破岩能力,如专利号(zl201220558700.9),小臂油缸和小臂连接点到小臂与大臂连接点的距离与小臂和大臂连接点到小臂与松土器连接点的距离之比为0.4—0.8.及小臂的力矩关系为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0.4—0.8,在该技术实际使用中,在大臂和小臂里填充重物,使大臂和小臂的重量增加,提升了松土器的破岩能力,在进一步优化破岩装置过程中,出现了如专利号(201310711871.x)的技术,小臂的力矩关系优化为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大于0.8,在该技术实际使用中,更进一步增加大臂和小臂重量,使松土器破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该技术现在被广泛使用。后来出现了申请号为CN2017215292406和申请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搭载于挖掘机的破岩装置,包括大臂(2)、小臂(3)松土器(6)、斗杆缸(4)、松土器油缸(5)、斗齿(7),所述挖掘机具有上部车体和下部行走装置,上部车体旋转连接于下部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大臂(2)的一端与挖掘机上部车体铰接,另一端与小臂(3)通过第1铰轴(34)铰接,大臂(2)与大臂油缸(12)通过第1铰轴(34)铰接,斗杆缸(4)的一端与大臂中部上边通过第3铰轴(28)铰接,另一端与小臂(3)上端通过第4铰轴(42)铰接,小臂(3)的上端通过第5铰轴(55)与松土器油缸(5)一端铰接,松土器油缸(5)另一端与松土器(6)通过第6铰轴(56)铰接,松土器下端(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搭载于挖掘机的破岩装置,包括大臂(2)、小臂(3)松土器(6)、斗杆缸(4)、松土器油缸(5)、斗齿(7),所述挖掘机具有上部车体和下部行走装置,上部车体旋转连接于下部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大臂(2)的一端与挖掘机上部车体铰接,另一端与小臂(3)通过第1铰轴(34)铰接,大臂(2)与大臂油缸(12)通过第1铰轴(34)铰接,斗杆缸(4)的一端与大臂中部上边通过第3铰轴(28)铰接,另一端与小臂(3)上端通过第4铰轴(42)铰接,小臂(3)的上端通过第5铰轴(55)与松土器油缸(5)一端铰接,松土器油缸(5)另一端与松土器(6)通过第6铰轴(56)铰接,松土器下端(72)与斗齿(7)连接,斗齿(7)的数量为一只,松土器通过第7铰轴(63)与小臂(3)下端铰接,第4铰轴(42)到第1铰接(34)的距离与第1铰轴(34)到第7铰轴(63)的距离比大于0.8,当第4铰轴(42)、第1铰轴(34)、第7铰轴(63)分别或同时有多个位置时,第4铰轴(42)到第1铰轴(34)的距离以最长为准,第1铰轴(34)到第7铰轴(63)的距离以最短为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4铰轴(42)到第1铰轴(34)的连线与第7铰轴(63)到第1铰轴(34)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H的角度在150度以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猎石者破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