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燕飞专利>正文

一种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33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缝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缝纫机,其解决了现有缝纫机振动大、紧凑性差、包装运输成本大等技术问题。本缝纫机包括机壳,机壳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座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横臂,横臂的右端与立座相固连,横臂的左端设置有针杆机构,横臂内固定有与该针杆机构相连接的旋转驱动源。缝纫机运行时,旋转驱动源可输出扭矩带动针杆机构运动,实现刺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将旋转驱动源的位置设计于横臂上,可相对缩小缝纫机左右方向上的整体长度,提高缝纫机的整机紧凑性,降低包装和运输时的成本,且缝纫机的重心更接近中间位置,运行时震动和噪音较小。

A Sew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w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sewing machine,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large vibration, poor compactness and high cost of packaging and transportation of existing sewing machines. The sewing machine includes a casing, which includes a vertical seat and a horizontal arm. The right end of the arm is fixed with the base,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arm is provided with a needle bar mechanism. A rotating driving source connected with the needle bar mechanism is fixed in the horizontal arm. When the sewing machine is running, the rotating driving source can output the torque to drive the needle bar mechanism to realize the needling.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position of the rotary driving source in this application is designed on the cross arm, which can reduce the overall length of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 of the sewing machine, improve the compactness of the sewing machine, reduce the cost of packaging and transportation, and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sewing machine is closer to the middle position, with less vibration and noise during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纫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缝制设备
,具体为一种缝纫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缝纫机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原先通常将电机设置于缝纫机外部且位于工作桌面的下方,并通过皮带连接带缝纫机。但该机构因体积过大,且使用者操作时需经常以手来操控手轮,故现在通常将电机设计于机头端部的后端面上,电机轴的一端与主轴连接,另一端与手轮连接。如我国专利CN202688662U公开了一种电机电控一体化结构的平缝机,包括机头,在机头外端面与机头端盖之间形成的空腔的上部设置有不带外壳的电机,电机转轴的一端与缝纫机主轴连接、另一端与机头端盖外侧的手轮连接,在机头端盖下部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电路板,电机与电路板电连接。上述方案与传统下挂式技术相比,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空间,但电机固定于机头的尾部,同样会导致缝纫机的整体长度加长,破坏缝纫机的整体紧凑性;而在对缝纫机进行包装封箱过程中,纸箱也需要相应增大,包装成本较高,并且运输过程中由于体积大,运输的费用也会相应增加。此外,电机固定于机头的尾部,使得缝纫机整机的重心后移,电机运行时容易发生震动,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缝纫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高缝纫机的紧凑性,降低缝纫机运行时电机产生的震动和噪音。一种缝纫机,所述缝纫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座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横臂,所述横臂的右端与立座相固连,所述横臂的左端设置有针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内固定有与该针杆机构相连接的旋转驱动源。其工作原理如下:缝纫机运行时,旋转驱动源可输出扭矩带动针杆机构运动,实现刺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将旋转驱动源的位置设计于横臂上,可相对缩小缝纫机左右方向上的整体长度,提高缝纫机的整机紧凑性,降低包装和运输时的成本,且缝纫机的重心更接近中间位置,运行时震动和噪音较小。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中,所述旋转驱动源包括固定于横臂内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针杆机构相连接。电机转动可带动针杆机构运动实现刺料。将旋转驱动源设计为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常为轴,而轴类零件在加工设计时容易存在各种加工精度误差,而轴在安装时同样会存在类似的安装精度误差;传动缝纫机的电机安装于立座上方尾部,与横臂左端的针杆机构距离非常远,相应的轴要设计的更长,轴转动时各类误差导致的振动和噪音会被放大,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该问题,通常只是在横臂上设计三个轴套用于支撑该轴,但该方案所起的效果有限;而本设计中通过将电机位置设计于横臂上,有效缩短电机与针杆机构之间的距离,所需要的轴也较短,电机本身也可起到类似现有缝纫机中间轴套的支撑作用,有效降低轴转动时产生的振动和噪的同时,还可通过节省轴套以降低成本;此外,由于缝纫机的剪线、送料等机构与电机之间的传动机构通常设计于缝纫机的立座上,现有技术中电机位于立座的尾部,更改后的电机位于横臂上,但同样距离上述传动机构位置不远,因此相应需要的轴也较短,不会存在为了迎合针杆机构的降噪而牺牲了剪线、送料组件的降噪效果。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中,作为一种方案,所述电机包括本体和电机轴,所述机壳内转动设置有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所述左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轴的左端以及针杆机构相连接;所述右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轴的右端以及缝纫机手轮相连接。由于缝纫机的装配空间较小,设计为电机轴、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的三根轴形式,方便适应各类不同的机壳和装配空间,且如出现损坏时,可单独更换相应的轴即可。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中,所述电机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相连接。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机壳内转动设置有主轴,所述电机包括相配合的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固定于机壳上,所述主轴穿过该转子且两者相固连,所述主轴的左端与所述针杆机构相连接,所述主轴的右端与缝纫机手轮相连接。将主轴作为电机的电机轴,省略联轴器,可保证动力输出的同轴性和稳定性,降低因安装精度误差产生的噪音及振动。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机壳内转动设置有同轴的上轴一和上轴二,所述上轴一的左端与针杆机构相连接,所述上轴一的右端与上轴二的左端相固连,所述上轴二的右端与缝纫机手轮相连接;所述电机包括相配合的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固定于机壳上,所述上轴一或上轴二与该转子相固连。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中,所述旋转驱动源位于所述横臂的中部。将电机设计于横臂中部,其降噪效果更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将旋转驱动源的位置设计于横臂上,可相对缩小缝纫机左右方向上的整体长度,提高缝纫机的整机紧凑性,降低包装和运输时的成本,且缝纫机的重心更接近中间位置,运行时震动和噪音较小;2、本设计中通过将电机位置设计于横臂上,有效缩短电机与针杆机构之间的距离,所需要的轴也较短,电机本身也可起到类似现有缝纫机中间轴套的支撑作用,可有效降低轴转动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缝纫机的轴测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电机与针杆机构及缝纫机手轮的连接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电机与主轴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中本缝纫机的轴测图图5是实施例二中电机与针杆机构及缝纫机手轮的连接图图6是实施例三中电机与上轴二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2、立座;3、横臂;4、针杆机构;5、旋转驱动源;6、电机;7、电机轴;8、左传动轴;9、右传动轴;10、缝纫机手轮;11、联轴器;12、主轴;13、定子;14、转子;15、上轴一;16、上轴二;17、针杆曲柄;18、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所示,本缝纫机包括机壳1,机壳1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座2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横臂3,横臂3的右端与立座2相固连,横臂3的左端设置有针杆机构4,横臂3内固定有与该针杆机构4相连接的旋转驱动源5。作为优选,旋转驱动源5位于横臂3的中部。其中,立座2和横臂3既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采用分体式然后通过紧固件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固连。立座2大致竖直方向设计,但立座2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图中所述的形状,将其设计为方形、弧形、带斜面的方式均可,所谓的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不是指一定要与缝纫机台板相垂直,而是沿大概缝纫机高度方向延伸即可。同样,横臂3沿水平方向设计,并不是说一定要与水平面平行,可是指大概沿横向延伸即可。本实施例中,横臂3部分优选指图1中a的部分,当然,将该横臂3长度或截面等作改变均可,图1中标示的原因在于将其与立座2区分开,并不指代一定要如图1中所示的形状和长度。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源5包括固定于横臂3内的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与针杆机构4相连接。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机壳1内转动设置有主轴12,电机6包括相配合的定子13和转子14,定子13固定于机壳1上,主轴12穿过该转子14且两者相固连,主轴12的左端与针杆机构4相连接,主轴12的右端与缝纫机手轮10相连接。针杆机构4包括针杆曲柄17,主轴的左端与该针杆曲柄17相连接。从此处可以看出,针杆机构4包括较多的零件,针杆曲柄17可为其中的一个零件,主轴12与针杆机构4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直接连接,通过其它传动件如连杆、曲柄或偏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纫机,所述缝纫机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座(2)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横臂(3),所述横臂(3)的右端与立座(2)相固连,所述横臂(3)的左端设置有针杆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3)内固定有与该针杆机构(4)相连接的旋转驱动源(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所述缝纫机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座(2)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横臂(3),所述横臂(3)的右端与立座(2)相固连,所述横臂(3)的左端设置有针杆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3)内固定有与该针杆机构(4)相连接的旋转驱动源(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源(5)包括固定于横臂(3)内的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与所述针杆机构(4)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包括本体和电机轴(7),所述机壳(1)内转动设置有左传动轴(8)和右传动轴(9),所述左传动轴(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轴(7)的左端以及针杆机构(4)相连接;所述右传动轴(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轴(7)的右端以及缝纫机手轮(10)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7)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联轴器(11)与所述左传动轴(8)和右传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燕飞
申请(专利权)人:林燕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