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加工用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829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加工用吸料装置,包括机箱本体和安装座,所述机箱本体外侧下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安装座,所述机箱本体外侧上部设置有吸料管,所述机箱本体前面内嵌有观察窗,所述机箱本体底面固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底端固定有封盖,所述机箱本体内侧壁设置有泵座,所述泵座上固定有吸泵。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到达机箱本体的储料容量时通过浮球顶起顶块上压接触开关而自动控制吸泵停止工作,并在机箱本体内物料排出后通过压簧的弹力带动顶块复位脱离接触开关,实现了对满容量时停止吸料的自动控制,避免了吸泵空转,延长了吸泵的使用寿命且避免了电能的浪费。

A Material Absorbing Device for Processing Polyethylene Composite Pipe with Wire Mesh Framewor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ction device for processing polyethylene composite pipe with wire mesh skeleton,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body and an installation se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outer part of the chassis body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said installation seats,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outer part of the chassis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uction tube. An observation window is embedded in front of the chassis body,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chassis body is fixed with a discharge tube. A sealing cover is fixed, a pump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hassis body, and a suction pump is fixed on the pump sea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when reaching the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hassis, the suction pump is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to stop working through the contact switch of the floating ball lifting block, and after the material is discharged from the main body of the chassis, the elastic force of the pressure spring drives the top block reset and disconnection switch, thus realizing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suction when the full capacity is stopped, avoiding the idling of the suction pump and prolonging the suction pump.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ng service life and avoiding waste of electric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加工用吸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聚乙烯复合管加工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加工用吸料装置。
技术介绍
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材是一种近年才兴起的新型高科技环保型化学管材,以高强度钢丝左右螺旋缠绕成型的网状骨架为增强体,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基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在制造时长度有限,一般只有几米或几十米,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在生产过程中当把物料混料烘干完成后,需要通过吸料装置吸料后输送至熔融设备。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吸料装置无法在吸料到达机箱本体的储料容量时自动停止吸料,会导致吸泵空转,浪费电能且会降低吸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加工用吸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料装置无法在吸料到达机箱本体的储料容量时自动停止吸料,会导致吸泵空转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浮球顶起顶块上压接触开关而自动控制吸泵停止工作,并在机箱本体内物料排出后通过压簧的弹力带动顶块复位脱离接触开关,实现了对满容量时停止吸料的自动控制,避免了吸泵空转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加工用吸料装置,包括机箱本体和安装座,所述机箱本体外侧下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安装座,所述机箱本体外侧上部设置有吸料管,所述机箱本体前面内嵌有观察窗,所述机箱本体底面固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底端固定有封盖,所述机箱本体内侧壁设置有泵座,所述泵座上固定有吸泵,所述吸泵外端设置有吸料盘,所述机箱本体内顶壁上固定有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吸泵电连接,所述机箱本体内后壁设置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支座和护套,所述支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机箱本体内后壁,所述支座顶面固定有所述护套,所述护套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通过卡钩与压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内侧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接触开关同轴,所述连杆顶端固定有顶块,所述连杆底端固定有浮球。采用上述一种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加工用吸料装置,在使用时,将所述机箱本体安装固定在使用位置,并将所述吸料管对准物料,控制所述吸泵工作产生吸力,所述吸料盘的圆台空心结构能够扩大开口,从而提升吸料效果,物料在所述吸泵吸力的作用下将所述吸料管进入至所述机箱本体并在底部积聚,随着物料的积聚,所述机箱本体内物料的层叠高度上升,当物料接触所述浮球时,通过物料的层叠带动所述浮球上升,所述浮球带动所述连杆顶端的所述顶块上升,当所述顶块上升至压住所述接触开关时,此时表示所述机箱本体内的物料到达储料容量,所述接触开关由于所述顶块的上压而断开所述吸泵的通电状态,所述吸泵停止工作,在此过程中所述连杆上升的过程中通过所述限位板带动所述压簧压缩,后续可通过打开所述封盖将物料经所述出料管排出至外界的熔融设备中对物料进行熔化操作,当所述机箱本体内的物料层叠高度下降远离所述浮球时,所述浮球处的作用力消失,所述压簧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带动所述连杆下降至初始位置来完成所述浮球的复位。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多个通孔。作为优选,所述观察窗的材质为透明玻璃,所述封盖与所述出料管通过螺纹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吸料盘为圆台状空心结构,所述吸料盘与所述吸料管同轴。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为实心环状结构,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连杆过渡配合。作为优选,所述顶块为柔性材质。作为优选,所述浮球为空心球,所述浮球与所述连杆通过螺纹固定。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到达机箱本体的储料容量时通过浮球顶起顶块上压接触开关而自动控制吸泵停止工作,并在机箱本体内物料排出后通过压簧的弹力带动顶块复位脱离接触开关,实现了对满容量时停止吸料的自动控制,避免了吸泵空转,延长了吸泵的使用寿命且避免了电能的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外部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内部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复位组件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机箱本体;101、吸料管;102、观察窗;103、安装座;104、出料管;105、封盖;106、接触开关;107、泵座;108、吸泵;109、吸料盘;2、复位组件;201、顶块;202、安装槽;203、连杆;204、支座;205、浮球;206、压簧;207、护套;208、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加工用吸料装置,包括机箱本体1和安装座103,机箱本体1外侧下部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座103,机箱本体1外侧上部设置有吸料管101,机箱本体1前面内嵌有观察窗102,机箱本体1底面固定有出料管104,出料管104底端固定有封盖105,机箱本体1内侧壁设置有泵座107,泵座107上固定有吸泵108,吸泵108外端设置有吸料盘109,机箱本体1内顶壁上固定有接触开关106,接触开关106与吸泵108电连接,机箱本体1内后壁设置有复位组件2;复位组件2包括支座204和护套207,支座204固定连接在机箱本体1内后壁,支座204顶面固定有护套207,护套207内开设有安装槽202,安装槽202通过卡钩与压簧206的一端连接,压簧206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限位板208,限位板208内侧设置有连杆203,连杆203与接触开关106同轴,连杆203顶端固定有顶块201,连杆203底端固定有浮球205。作为优选,安装座103的数量为四个,安装座103内开设有多个通孔,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在安装座103内加装螺钉后将机箱本体1固定在使用位置。观察窗102的材质为透明玻璃,如此设置,便于实时查看机箱本体1内的物料量,封盖105与出料管104通过螺纹固定,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封盖105控制出料管104的打开与关闭。吸料盘109为圆台状空心结构,吸料盘109与吸料管101同轴,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吸料盘109增大开口来提升吸料效果。限位板208为实心环状结构,限位板208与连杆203过渡配合,如此设置,便于连杆203上升的过程中通过限位板208压缩压簧206。顶块201为柔性材质,如此设置,便于顶块201在上压压住接触开关106的同时避免破坏接触开关106。浮球205为空心球,浮球205与连杆203通过螺纹固定,如此设置,便于保持浮球205良好的漂浮性和密封性。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将机箱本体1安装固定在使用位置,并将吸料管101对准物料,控制吸泵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加工用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本体(1)和安装座(103),所述机箱本体(1)外侧下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安装座(103),所述机箱本体(1)外侧上部设置有吸料管(101),所述机箱本体(1)前面内嵌有观察窗(102),所述机箱本体(1)底面固定有出料管(104),所述出料管(104)底端固定有封盖(105),所述机箱本体(1)内侧壁设置有泵座(107),所述泵座(107)上固定有吸泵(108),所述吸泵(108)外端设置有吸料盘(109),所述机箱本体(1)内顶壁上固定有接触开关(106),所述接触开关(106)与所述吸泵(108)电连接,所述机箱本体(1)内后壁设置有复位组件(2);所述复位组件(2)包括支座(204)和护套(207),所述支座(204)固定连接在所述机箱本体(1)内后壁,所述支座(204)顶面固定有所述护套(207),所述护套(207)内开设有安装槽(202),所述安装槽(202)通过卡钩与压簧(206)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簧(206)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限位板(208),所述限位板(208)内侧设置有连杆(203),所述连杆(203)与所述接触开关(106)同轴,所述连杆(203)顶端固定有顶块(201),所述连杆(203)底端固定有浮球(2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加工用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本体(1)和安装座(103),所述机箱本体(1)外侧下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安装座(103),所述机箱本体(1)外侧上部设置有吸料管(101),所述机箱本体(1)前面内嵌有观察窗(102),所述机箱本体(1)底面固定有出料管(104),所述出料管(104)底端固定有封盖(105),所述机箱本体(1)内侧壁设置有泵座(107),所述泵座(107)上固定有吸泵(108),所述吸泵(108)外端设置有吸料盘(109),所述机箱本体(1)内顶壁上固定有接触开关(106),所述接触开关(106)与所述吸泵(108)电连接,所述机箱本体(1)内后壁设置有复位组件(2);所述复位组件(2)包括支座(204)和护套(207),所述支座(204)固定连接在所述机箱本体(1)内后壁,所述支座(204)顶面固定有所述护套(207),所述护套(207)内开设有安装槽(202),所述安装槽(202)通过卡钩与压簧(206)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簧(206)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限位板(208),所述限位板(208)内侧设置有连杆(203),所述连杆(203)与所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加琼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金天亿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