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有全专利>正文

电动可变换手动大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28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可变换手动大门机,其特点是在马达轴心上设有两个凹坑,在移动块侧面设有孔,该孔处穿设有杆体,该杆体内容设有弹性元件与滚球,当移动块在拨动杆带动下侧移时,其杆体下端的滚珠恰可嵌入轴心上的凹坑内,起到辅助定位等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辅助定位功能、操作简便、安全性好、耐用性高及调整方便、警示作用等优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可变换手动大门机结构的改进。目前使用的电动可变换手动大门机,在其马达轴心上套设移动块与主动轮,并于轴心一侧架设一拨动杆,其移动块与轴心以导槽与嵌缘相互嵌合,而拨动杆与移动块相互连动,扳动拨动杆则移动块侧移与主动轮卡合,马达轴心便会带动移动块连同主动轮旋转,达到电动带动门开启关闭作用;当欲以手动操作时,则再将拨动杆扳回原位,使移动块与主动轮脱离卡合连动状态,故使用者便可直接推动铁门,而不会受到马达内部机构的阻碍,而达到手动操作效果;上述结构有以下不足(1)无适当辅助卡制定位的结构,容易产生无法确实设定手动或电动操作,造成操作上的不便;其单纯将移动块套设于轴心上,并无适当卡制定位的结构设置,然而,因为无论是电动或手动操作,其机件在运转时都会产生震动现象,此时移动块与轴心便容易产生相对移动,尤其是拨动杆呈直立状态且侧倾的角度很小,其拨动杆受到震动时,便会产生向另侧倾倒的现象,其拨动杆很容易顺势将移动块反向推移,若当时移动块与主动轮呈卡合状态,则因震动而使移动块与主动轮脱离卡合,而使电动失效,必须关闭电源再行扳动拨动杆使之恢复电动状态,反之,若当时移动块与主动轮呈分离状态(即手动状态),则因震动而使移动块与主动轮变成卡合,以到原本操作在推动铁门时容易受到反制力量,而必须再将拨动杆扳开;因此,造成操作上极不方便。2、无适当卡止定位的结构,容易造成机件损坏;其因无法卡止使移动块拨移至适当位置定位,移动块会因机体震动而自行横移,若当时推动铁门使主动轮旋转时,移动块瞬间移而使卡缘与卡槽触抵,便容易造成卡合连动结构的损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辅助定位功能、增进操作方便性及避免机件损坏的电动可变换手动大门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马达轴心上设有两凹坑,在移动块侧面设有孔,该孔处穿设有杆体,该杆体内容设有弹性元件与滚珠,移动块侧面的孔为螺孔,而杆体周面为螺纹,该杆体与螺孔相互螺纹联接,在杆体上端设有螺帽。当移动块侧移时,其杆体下端的滚珠恰可嵌入轴心上的凹坑内,起到辅助定位及警示作用,以增进操作的简便性及避免机件损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马达轴心、移动块、主动轮等分解示意图图3为马达轴心、移动块、主动轮等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动作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使用于铁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运用于一种铁门的实施例图图8为本技术运用于另一种铁门的实施例图参见附图1,本技术的基本结构与已有技术大致相同,即在马达10的轴心11上套设移动块20与主动轮30,并于轴心11一侧架有一拨动杆40,其移动块20内壁有突起的嵌缘,而轴心11周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导槽12,使移动块20与轴心11套合时,令移动块20的嵌缘与轴心11的导槽12相互嵌合,并使拨动杆40与移动块20形成相互连动状态,当扳动拨动杆40使移动块20侧移时,即可控制移动块20与主动轮30卡合或分离,而达到变换电动或手动的效果;为使其具有辅助定位功能,在马达轴心11上适当处设有两凹坑110、111(见图2),在移动块20侧面设有孔21(以螺孔21为例说明),于该孔21处穿设有一杆体22,该杆体22内容设有弹性元件23与滚珠24(弹性元件以伸缩弹簧23为例说明),移动块20侧面的孔21为螺孔,而杆体22周面为螺纹,该杆体22与螺孔21相互螺纹联接,在杆体22上端设有螺帽25。参见图2,图3,本技术组合时,先将管状杆体22内容设滚珠24与弹簧23,使滚珠24局部突伸于杆体22下端,再将杆体22上端封住,即可使弹簧23与滚珠24容置于杆体22内部;再将杆体22螺锁于移动块20的螺孔21,使杆体22下端的滚珠24抵住马达10的轴心11,并使滚珠24适当压迫弹簧23,再于杆体22突伸于移动块20外侧的端部设有螺帽25,使螺帽25抵住移动块20,而使杆体22获得确实定位。参见图4、图5、图6,本技术使用时,先将其安装于铁门70处,使主动轮30与铁门70轮轴71套设链条72而形成连动,而当其呈手动状态时,其拨动杆40靠向马达10,并使移动块20与主动轮30呈分离状态,此时,杆体22下端滚珠24恰受弹簧23的弹力而嵌入轴心11上的一凹坑110内,形成滚珠24与凹坑110的相互辅助卡制,其移动块20便不会因震动而任意移动,而当欲以电动操作时,则扳动拨动杆40将移动块20向主动轮30移动,其滚珠24便会离开原本卡制的凹坑110,并沿马达10轴心11表面移动,而此时滚珠24又呈适当压迫弹簧23的状态,直到移动块20与主动轮30卡合连动时,其滚珠24便又恰好嵌入轴心11上另一凹坑111内,进而又形成辅助定位状态。参见图7,马达10可固定于地面上,而于铁门70上固设齿条73,使该齿条73与主动轮30啮合,如此,马达10便可驱动铁门70移动。参见图8,马达10固定于地面,而于铁门70上固设链条74,将该链条74套于主动轮30,并配合主动轮30两侧的辅助轮30,而使链条74适当紧绷状态,即可使马达10驱动铁门70移动。因此,由上述结构设计,可归纳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辅助定位结构,具适当定止功能,增进操作的简便性;其配合于轴心11设凹坑110、111,而移动块20上穿设具有伸缩能力的滚珠24,使移动块20无论与主动轮30卡合或分离状态,均能适当定止,而不会产生偏移,故而不会如已有技术产生重复做多次扳动拨动杆的动作缺点,使操作上更为简便。2、具辅助定止功能,可避免机件不当抵触,大幅提高耐用性;其移动块20受到适当卡止,不会因震动而任意移动,可杜绝与主动轴30不当接触的情形发生,故而耐用性极高。3、具有定位警示功能,可提高操作的方便性;其滚珠24受弹簧23推顶,当其嵌入凹坑110、111时,会因弹簧23弹力而撞击凹部110、111发出声音,以警示操作者拨动杆40已扳至定位,故而不会发生拨动杆40停留不当位置的情形。4、具有调整卡止松紧的功能;其移动块20上穿有滚珠24的杆体22,当弹簧23弹力过大时,便可将杆体22微幅旋升,以适当减轻滚珠24抵住凹坑110、111的压力,反之若将杆体22旋降,即可增加滚珠24抵住凹坑110、111的压力,故而可达到调整卡止松紧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辅助定位功能、操作简便、安全性好,耐用性高及调整、警示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可变换手动大门机,其马达轴心上套设移动块与主动轮,并于轴心一侧架设一拨动杆,其移动块与轴心以导槽与嵌缘相互嵌合,而拨动杆与移动块相互连动,扳动拨动杆则移动块侧移与主动轮卡合,达到电动传动目的,其特征在于,在马达轴心上设有两凹坑,在移动块侧面设有孔,该孔处穿设有杆体,该杆体内容设有弹性元件与滚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可变换手动大门机,其特征在于,移动块侧面的孔为螺孔,而杆体周面为螺纹,该杆体与螺孔相互螺纹联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可变换手动大门机,其特征在于,在杆体上端设有螺帽。专利摘要一种电动可变换手动大门机,其特点是在马达轴心上设有两个凹坑,在移动块侧面设有孔,该孔处穿设有杆体,该杆体内容设有弹性元件与滚球,当移动块在拨动杆带动下侧移时,其杆体下端的滚珠恰可嵌入轴心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可变换手动大门机,其马达轴心上套设移动块与主动轮,并于轴心一侧架设一拨动杆,其移动块与轴心以导槽与嵌缘相互嵌合,而拨动杆与移动块相互连动,扳动拨动杆则移动块侧移与主动轮卡合,达到电动传动目的,其特征在于,在马达轴心上设有两凹坑,在移动块侧面设有孔,该孔处穿设有杆体,该杆体内容设有弹性元件与滚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有全
申请(专利权)人:叶有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