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07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胺30‑45份、氯化钾25‑35份、尿素30‑40份、污泥滤渣40‑50份、铜绿假单胞菌15‑25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0‑3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18‑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污泥滤渣、铜绿假单胞菌、木葡糖酸醋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在其协同作用下可加速秸秆的分解,提高植物吸收利用率;此外污泥滤渣中的金属离子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细胞的通透性,有利于其养分吸收,从而提高微生物菌剂铜绿假单胞菌、木葡糖酸醋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秸秆的分解,另外,污泥滤渣中的有效成分也可被植物吸收利用。

An Efficient Organic Nutritional Soil Conditioning Fertiliz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fficient organic nutritive soil conditioning fertilizer,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30 45 phosphate diamine, 25 35 potassium chloride, 30 40 urea, 40 50 sludge filters, 15 25 Pseudomonas aeruginosa, 20 30 xygluconate acetobacter, 18 30 amylolytic bacillus. The invention adopts sludge filter residu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cetobacter xygluconate and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which can accelerate the decomposition of straw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plant absorption under the synergistic action of the sludge filter residue; moreover, metal ions in the sludge filter residue are beneficial to improving the permeability of microbial cells and nutrient absorption, thereby improving the microbial agent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Xylgluconate vinegar. The decomposition of straw by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nd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can also be absorbed and utilized by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
本专利技术属于调理肥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
技术介绍
农作物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是指小麦、水稻、玉米和其他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每年都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实际上,秸秆作为农业的副产品,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秸秆中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5%,平均含碳44.22%、氮0.62%、磷0.25%和钾1.44%,还含有镁、钙、硫等元素,这些都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秸秆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大多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目前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主要有秸秆的饲料化、肥料化和能源化技术三类。秸秆无论作为饲料、肥料或燃料,还是其他工副业用途,都是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有效利用资源的良好方式。但是在秸秆作为肥料还田利用技术推广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秸秆还田技术推广阻力大,其主要原因与秸秆本身难以降解的质地有着密切的关系。秸秆直接还田后在土壤中被土壤微生物分解转化的周期较长,不能作为当季作物的肥源。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和排出大量污水,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的最终产物,水份含量较高,在70%~80%之间,有机营养物质含量高,包含如泥沙、纤维、微生物残体、有机物、氮磷等营养源,其中磷元素按P2O5%计在干污泥中约占到2-6%。而目前污泥的任意排放和堆放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新的污染已经触目惊心。如何将污泥中的有机营养物及氮磷等营养成分进行充分利用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污泥中的氮磷及微量元素是农作物生长不可缺失的,故将污泥合理用于农作物生长用肥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胺30-45份、氯化钾25-35份、尿素30-40份、污泥滤渣40-50份、铜绿假单胞菌15-25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0-3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18-30份,其中污泥滤渣制备步骤如下:(1)向污泥中加入氢氧化钾搅拌反应2-5h;(2)向步骤(1)反应后的污泥中加入氧化钙并反应1-3h;(3)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污泥过滤液和滤渣;(4)将滤渣烘干后得到污泥滤渣。进一步的,所述氢氧化钾添加量为污泥干基质量的3-7%。进一步的,所述氧化钙添加量为污泥干基质量的30%-40%。进一步的,所述磷酸二胺为35-40份、氯化钾28-32份、尿素33-38份、污泥滤渣43-48份、铜绿假单胞菌18-22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3-28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2-26份。进一步的,所述磷酸二胺为38份、氯化钾30份、尿素36份、污泥滤渣45份、铜绿假单胞菌20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5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4份。进一步的,所述氢氧化钾添加量为污泥干基质量的5.5%。进一步的,所述氧化钙添加量为污泥干基质量的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污泥滤渣、铜绿假单胞菌、木葡糖酸醋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在其协同作用下可加速秸秆的分解,提高植物吸收利用率;此外污泥滤渣中的金属离子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细胞的通透性,有利于其养分吸收,从而提高微生物菌剂铜绿假单胞菌、木葡糖酸醋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秸秆的分解,另外,污泥滤渣中的有效成分也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对照组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污泥理化性质如下表:试验1:制备污泥滤渣(1)向污泥中加入氢氧化钾搅拌反应3.5h,其中氢氧化钾添加量为污泥干基质量的5.5%,氢氧化钾的加入是为了破坏污泥细胞的胶质体结构,同时水解污泥中的有机物,便于植物对其的吸收利用;(2)向步骤(1)反应后的污泥中加入氧化钙并反应1.5h,其中氧化钙添加量为污泥干基质量的36%,氧化钙的加入有利于滤饼的形成,此外,钙离子是植物所需的重要中量元素,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3)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污泥过滤液和滤渣;(4)将滤渣在120℃下烘干24h后得到污泥滤渣。试验2:制备土壤调理肥实施例1: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胺30份、氯化钾35份、尿素30份、污泥滤渣50份、铜绿假单胞菌15份、木葡糖酸醋杆菌3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18份。实施例2: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胺45份、氯化钾25份、尿素40份、污泥滤渣40份、铜绿假单胞菌25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30份。实施例3: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胺35份、氯化钾32份、尿素33份、污泥滤渣48份、铜绿假单胞菌18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8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2份。实施例4: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胺40份、氯化钾28份、尿素38份、污泥滤渣43份、铜绿假单胞菌22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3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6份。实施例5: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胺38份、氯化钾30份、尿素36份、污泥滤渣45份、铜绿假单胞菌20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5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4份。对照组1: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胺38份、氯化钾30份、尿素36份。对照组2: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胺38份、氯化钾30份、尿素36份、污泥滤渣45份。对照组3: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胺38份、氯化钾30份、尿素36份、铜绿假单胞菌20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5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4份。对照组4: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胺38份、氯化钾30份、尿素36份、污泥滤渣45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5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4份。对照组5: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胺38份、氯化钾30份、尿素36份、污泥滤渣45份、铜绿假单胞菌2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4份。对照组6: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胺38份、氯化钾30份、尿素36份、污泥滤渣45份、铜绿假单胞菌20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5份。实施例1-实施例5、对照组1-对照组6均是将各组分粉碎并混合均匀使用,此外,铜绿假单胞菌、木葡糖酸醋杆菌中有效活菌数均为20亿个/g。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菌株PAO1,于2014年12月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号是CCTCCM2014630。其培养方式采用CN201410774238.X中所述方式进行培养。木葡糖酸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xylinus)BC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胺30‑45份、氯化钾25‑35份、尿素30‑40份、污泥滤渣40‑50份、铜绿假单胞菌15‑25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0‑3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18‑30份,其中污泥滤渣制备步骤如下:(1)向污泥中加入氢氧化钾搅拌反应2‑5h;(2)向步骤(1)反应后的污泥中加入氧化钙并反应1‑3h;(3)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污泥过滤液和滤渣;(4)将滤渣烘干后得到污泥滤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胺30-45份、氯化钾25-35份、尿素30-40份、污泥滤渣40-50份、铜绿假单胞菌15-25份、木葡糖酸醋杆菌20-3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18-30份,其中污泥滤渣制备步骤如下:(1)向污泥中加入氢氧化钾搅拌反应2-5h;(2)向步骤(1)反应后的污泥中加入氧化钙并反应1-3h;(3)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污泥过滤液和滤渣;(4)将滤渣烘干后得到污泥滤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钾添加量为污泥干基质量的3-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有机营养型土壤调理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钙添加量为污泥干基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雪燕张见孙璐赵娟包万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丰泽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