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加压装置的特氟龙传送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791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加压装置的特氟龙传送带,包括特氟龙传送带、滚轴、滚轮机构、棘轮机构以及踏板机构,滚轴设置为两个,特氟龙传送带环套在两个滚轴上并由滚轴带动自由环形传输运动,棘轮机构包括外壳、棘轮、伸缩式卡杆,外壳的下端设有供伸缩式卡杆竖直穿过的套筒,套筒与外壳内腔体连通,棘轮通过棘轮轴固定在内腔体内并单向转动,伸缩式卡杆的下端与棘轮上的轮齿卡紧,其下端设有倾斜面,倾斜面朝向棘轮单向转动的反向设置,所述滚轮机构由棘轮控制对传送带起到顶升加压作用,所述踏板机构有效带动棘轮定向转动。所述具有加压装置的特氟龙传送带有效实现了改变特氟龙传送带与滚轴之间接触的压力的过程,增加传送效果,实用性高。

A Teflon Conveyor Belt with Pressur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flon conveyor belt with pressure device, which includes Teflon conveyor belt, roller, roller mechanism, ratchet mechanism and pedal mechanism. The roller is set to two. The Teflon conveyor belt ring is sleeved on two rollers and drives free circular transmission motion by the roller. The ratchet mechanism comprises a shell, a ratchet wheel and a telescopic clamp rod. The lower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telescopic type. The sleeve through which the chuck rod passes vertical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outer shell. The ratchet wheel is fixed in the inner cavity through the ratchet shaft and rotates unidirectionally. The lower end of the telescopic chuck rod is clamped with the gear teeth on the ratchet wheel. The lower end of the telescopic chuck rod is provided with an inclined surface, and the inclined surface is reversed to the one-way rotation of the ratchet wheel. The roller mechanism plays a lifting and pressurizing role on the conveyor belt by ratchet control, and the pedal Effectively drive ratchet to rotate directionally. The Teflon conveyor belt with a pressurizing device effectively realizes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the contact pressure between the Teflon conveyor belt and the roller, increases the conveying effect and has high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加压装置的特氟龙传送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加压装置的特氟龙传送带,涉及特氟龙传送带设备

技术介绍
:特氟龙输送带又名铁氟龙输送带、铁富龙输送带、PTFE输送带和耐高温输送带,特氟龙输送带分特氟龙网格输送带和特氟龙高温布两种,二者均是以玻璃纤维布为基材涂覆特氟龙树脂,制成特氟龙输送带基布;其中特氟龙网格输送带以网孔大小来定义规格,而目前特氟龙传输带在传送带在长时间使用过后,容易松动,从而出现于滚轴之间打滑的情况,而目前并没有较好的方法能减少打滑现象,只能更换传送带,因而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且能有效传送带与滚轴之间接触压力的具有加压装置的特氟龙传送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加压装置的特氟龙传送带,包括特氟龙传送带、滚轴、滚轮机构、棘轮机构以及踏板机构,所述滚轴设置为两个,特氟龙传送带环套在两个滚轴上并由滚轴带动自由环形传输运动,所述棘轮机构包括外壳、棘轮、伸缩式卡杆,外壳的下端设有供伸缩式卡杆竖直穿过的套筒,套筒与外壳内腔体连通,棘轮通过棘轮轴固定在内腔体内并单向转动,伸缩式卡杆的上端伸出套筒上部筒口并能与棘轮上的轮齿卡紧,其下端设有倾斜面,倾斜面朝向棘轮单向转动的反向设置,所述滚轮机构包括滚压轮、升降杆以及定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连接滚压轮的轮轴,所述滚压轮置于其中侧的特氟龙传输带与滚轴接触面的下端且能相对升降杆端部自由转动,在所述棘轮的轮盘上设有连接柱,升降杆的下端活动连接在连接柱上,升降杆的中部设有腰型孔,定位杆的上端穿过腰型孔,下端垂直连接在外部的固定支撑板上,所述踏板机构包括踏板、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棘轮的棘轮轴垂直连接固定,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踏板的一端,踏板的另一端与底部板体铰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杆的端部设有Y型支撑架,所述滚压轮的轮轴两端固定在Y型支撑架上且能自由转动,滚压轮的转动方向与滚轴的转动方向一致。作为优选,所述套筒的上下筒口设置有环形挡圈,所述伸缩式卡杆的外部套接有置于上下部的环形挡圈之间的伸缩弹簧。作为优选,所述伸缩式卡杆的下端设有圆球形把手。作为优选,所述踏板与底部板体之间的夹角内设有压缩弹簧。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杆与连接柱之间的升降杆上环套有拉伸弹簧。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杆连接在非连接柱所在的一侧面的棘轮轴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所述具有加压装置的特氟龙传送带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制作以及操作使用方便,有效实现了改变特氟龙传送带与滚轴之间接触的压力的过程,而且压力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大小,因而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传送带与滚轴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传送效果,因而实用性高,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滚轮机构、棘轮机构以及踏板机构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棘轮机构安装时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具有加压装置的特氟龙传送带,包括特氟龙传送带1、滚轴2、滚轮机构、棘轮机构以及踏板机构,所述滚轴设置为两个,特氟龙传送带环套在两个滚轴上并由滚轴带动自由环形传输运动,所述棘轮机构包括外壳3、棘轮4、伸缩式卡杆5,外壳的下端设有供伸缩式卡杆竖直穿过的套筒6,套筒与外壳内腔体连通,棘轮通过棘轮轴7固定在内腔体内并单向转动,伸缩式卡杆的上端伸出套筒上部筒口并能与棘轮上的轮齿卡紧,其下端设有倾斜面8,倾斜面朝向棘轮单向转动的反向设置,而所述外壳的前侧面开口式设置,外壳后侧设置由端盖,其后侧壳体与后侧面的竖直板23之间通过支撑杆24连接固定,棘轮的棘轮轴穿过后侧的端盖中心并相对端盖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当棘轮的轮轴被带动顺时针转动时,会带动棘轮顺时针转动,而伸缩式卡杆的倾斜面是逆时针方向,因而当棘轮要逆时针转动时,会被伸缩式卡杆的下端卡住而被阻止转动,当往下拉动伸缩式卡杆,使其上端离开棘轮的齿间,棘轮则会不收阻碍的正反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式卡杆的下端设有圆球形把手9,且所述套筒的上下筒口设置有环形挡圈,所述伸缩式卡杆的外部套接有置于上下部的环形挡圈之间的伸缩弹簧11,因而,方便拉动伸缩式卡杆的同时,还能有效实现伸缩式卡杆的自由弹回,实用性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机构包括滚压轮12、升降杆13以及定位杆14,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连接滚压轮的轮轴,所述滚压轮置于其中侧的特氟龙传输带与滚轴接触面的下端且能相对升降杆端部自由转动,在所述棘轮的轮盘上设有连接柱15,升降杆的下端活动连接在连接柱上,升降杆的中部设有腰型孔16,定位杆的上端穿过腰型孔,且所述定位杆与连接柱之间的升降杆上环套有拉伸弹簧17,因而在升降杆底部不受力时,拉伸弹簧也能有效将升降杆弹回至初始位置,下端垂直连接在外部的固定支撑板上,为方便滚压轮的自由转动,所述升降杆的端部设有Y型支撑架,所述滚压轮的轮轴两端固定在Y型支撑架上且能自由转动,滚压轮的转动方向与滚轴的转动方向一致,滚压轮的轮面与传送带的带面接触时,能跟随传送带一起滚动,而当其受到升降杆的顶升推力时,会对传送带起到向上的挤压力作用,因而有效提高传送带与滚轴之间的接触压力,提高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摩擦效果。另外,所述第二连杆连接在非连接柱所在的一侧面的棘轮轴上,因而避免相互干涉而影响传动效果。所述踏板机构包括踏板18、第一连杆19以及第二连杆20,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棘轮的棘轮轴垂直连接固定,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踏板的一端,踏板的另一端与底部板体21铰接固定,为使踏板在不受力时能自动弹回,所述踏板与底部板体之间的夹角内设有压缩弹簧22,通过压缩弹簧将其自由弹回至初始状态,另外,所述第二连杆连接在非连接柱所在的一侧面的棘轮轴上,因而避免相互干涉而影响传动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增加特氟龙传送带与滚轴之间的接触压力时,先人工踩踏踏板,然后有踏板端部下降,带动第一连杆下降,并带动第二连杆的端部往下扇形转动,从而带动棘轮的棘轮轴顺时针转动,并进一步带动棘轮盘顺时针转动,当棘轮盘转动时,会促使其上的连接柱带动升降杆以定位杆为中心往上顶升运动,进而使得升降杆上端的滚压轮往上运动直至与传送带接触并对传送带实施向上的挤压力,从而使得传送带与滚轴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压力,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两者之间的传动效果,而当不需要增加压力时,只需要拉动圆球形把手,松开伸缩式卡杆,使其与棘轮的齿间脱离,从而,使得在拉伸弹簧、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升降杆回到初始位置,从而使得滚压轮下降并回到初始位置,继而完成与传送带的脱离过程。上述具有加压装置的特氟龙传送带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制作以及操作使用方便,有效实现了改变特氟龙传送带与滚轴之间接触的压力的过程,而且压力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大小,因而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传送带与滚轴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加压装置的特氟龙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特氟龙传送带、滚轴、滚轮机构、棘轮机构以及踏板机构,所述滚轴设置为两个,特氟龙传送带环套在两个滚轴上并由滚轴带动自由环形传输运动,所述棘轮机构包括外壳、棘轮、伸缩式卡杆,外壳的下端设有供伸缩式卡杆竖直穿过的套筒,套筒与外壳内腔体连通,棘轮通过棘轮轴固定在内腔体内并单向转动,伸缩式卡杆的上端伸出套筒上部筒口并能与棘轮上的轮齿卡紧,其下端设有倾斜面,倾斜面朝向棘轮单向转动的反向设置,所述滚轮机构包括滚压轮、升降杆以及定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连接滚压轮的轮轴,所述滚压轮置于其中侧的特氟龙传输带与滚轴接触面的下端且能相对升降杆端部自由转动,在所述棘轮的轮盘上设有连接柱,升降杆的下端活动连接在连接柱上,升降杆的中部设有腰型孔,定位杆的上端穿过腰型孔,下端垂直连接在外部的固定支撑板上,所述踏板机构包括踏板、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棘轮的棘轮轴垂直连接固定,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踏板的一端,踏板的另一端与底部板体铰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加压装置的特氟龙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特氟龙传送带、滚轴、滚轮机构、棘轮机构以及踏板机构,所述滚轴设置为两个,特氟龙传送带环套在两个滚轴上并由滚轴带动自由环形传输运动,所述棘轮机构包括外壳、棘轮、伸缩式卡杆,外壳的下端设有供伸缩式卡杆竖直穿过的套筒,套筒与外壳内腔体连通,棘轮通过棘轮轴固定在内腔体内并单向转动,伸缩式卡杆的上端伸出套筒上部筒口并能与棘轮上的轮齿卡紧,其下端设有倾斜面,倾斜面朝向棘轮单向转动的反向设置,所述滚轮机构包括滚压轮、升降杆以及定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连接滚压轮的轮轴,所述滚压轮置于其中侧的特氟龙传输带与滚轴接触面的下端且能相对升降杆端部自由转动,在所述棘轮的轮盘上设有连接柱,升降杆的下端活动连接在连接柱上,升降杆的中部设有腰型孔,定位杆的上端穿过腰型孔,下端垂直连接在外部的固定支撑板上,所述踏板机构包括踏板、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棘轮的棘轮轴垂直连接固定,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凯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