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浤腾专利>正文

吸管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746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管的结构,主要包括一吸管本体、至少一设于该吸管本体一端处的第一开口部、至少一设于该第一开口部上的第一凸部、至少一设于该第一开口部上且位于该第一凸部侧处的第一凹部、至少一设于该第一凸部及第一凹部之间的第一基部、及至少一设于该吸管本体背离该第一开口部一端处的第二开口部;使用者可利用吸管本体上的第一凸部或第一凹部使吸管本体插入饮料杯中,第一凸部与第一凹部之间因具有适当的空间距离,当使用者欲将饮料杯内的饮料喝完时,达到使饮料杯中的饮料剩余量较少,可使饮料中的珍珠或果肉等固态物体,通过吸食时流量均匀的从第一开口部到达第二开口部,达到吸取饮料或珍珠或果肉等固态物体时,较为干净与安全。

Structure of pipet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ucture of a suction pipe, which mainly comprises a suction pipe body, at least a first opening at one end of the suction pipe body, at least a first convex part on the first opening, at least a first concave part on the side of the first opening, at least a first base part between the first convex part and the first concave part, and At least one part of the suction pipe body deviates from the second opening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opening. The user can insert the suction pipe body into the beverage cup by using the first convex part or the first concave part of the suction pipe body. Because of the appropriate spac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convex part and the first concave part, when the user wants to finish the beverage in the beverage cup, the remaining amount of beverage in the beverage cup can be reduced. It can make the solid objects such as pearls or pulp in the beverage reach the second opening through uniform flow from the first opening when ingesting, so as to achieve cleaner and safer absorption of solid objects such as beverages or pearls or pul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管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管的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台湾位于亚热带地区,当接近夏季时气候便会相当闷热,故中国台湾民众常常借由喝饮料来消除暑气,使得中国台湾的饮料业相当盛行,而饮料通常容置于饮料杯中,并利用塑胶薄膜将饮料杯的开口封闭,为了让人们可方便地喝到饮料杯中的饮料,人们会使用吸管来吸取饮料杯中的饮料,因此吸管的一端处具有凸起的倾斜态样的设计,可便于使用者刺穿塑胶薄膜,以将吸管插进饮料杯中。然上述吸管于使用时,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一、习用的吸管由于其插入饮料杯的一端处为具有单一凸部的倾斜态样,当使用者欲将饮料杯内的饮料喝完时,却常常会有部分地饮料无法被吸起,而残留在饮料杯底。二、习用的吸管仅有一端处具有凸部,让使用者可能会用错方向而使得吸管难以插入饮料杯中。三、饮料中常常会有可增加饮料风味的固态物体,如水果的果肉或珍珠;而习用的吸管的截面积过大,若是同时吸取过多的固态物体,便会发生被噎到的状况。四、习用的吸管的一端处具有单一凸部的倾斜态样,其凸部过于尖锐,因此可能造成刺伤使用者的状况。所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技术的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故,本技术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终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管的结构,可使饮料杯中的饮料仅有些许的剩余量,并可降低使用者被刺伤的机会,且结构具有在吸食时流量非常稳定,因此具有可防止使用者噎到的功效。基于此,本技术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吸管的结构,主要包括:一吸管本体;至少一设于该吸管本体一端处的第一开口部;至少一设于该第一开口部上的第一凸部;至少一设于该第一开口部上且位于该第一凸部侧处的第一凹部;至少一设于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一凹部之间的第一基部;及至少一设于该吸管本体背离该第一开口部一端处的第二开口部。进一步,该第一凸部的一端处设有至少一第一尖刺部。进一步,该第一凹部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圆滑部。进一步,该第一凹部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平整部。进一步,该第一凹部上设有至少一第二尖刺部。进一步,该第二开口部上设有至少一第二凸部,而该第二开口部上且位于该第二凸部侧处设有至少一第二凹部,并于该第二凸部及第二凹部之间设有至少一第二基部。进一步,该第二凸部的一端处设有至少一第三尖刺部。进一步,该第二凹部上设有至少一第二圆滑部。进一步,该第二凹部上设有至少一第二平整部。进一步,该第二凹部上设有至少一第四尖刺部。本技术通过第一凸部的设计,使得吸管本体的一端可刺破饮料杯上的薄膜,通过第一基部的设计,令使用者将吸管本体插至饮料杯的杯底时,可阻挡固态物体被使用者吸入,而避免使用者被噎到,通过第一开口部的设计,使得使用者欲将饮料杯内的饮料喝完时,饮料杯底仅会剩余一点点饮料,通过多个第一凸部的设计,以增加与皮肤的接触点,可降低刺伤使用者的机会,如此,使用者可借由第一开口部上的第一凸部将吸管本体插入饮料杯内,且第一凸部与第一凹部为相邻排列,使得第一开口部为多角态样,若是使用者将吸管本体插至饮料杯底,可利用第一基部以阻挡固态物体被吸入吸管本体中,也可避免使用者被固态物体噎到,再者,第一凸部与第一凹部之间因具有些微的适当距离,可让使用者欲将饮料杯内的饮料喝完时,能够将大部分的饮料吸起,使饮料杯底仅会剩余一点点饮料,又者,多个第一凸部可增加与皮肤的接触点,若是使用者不小心刺到皮肤,也可降低受伤的机率。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的吸管所存在的饮料杯底残留有部分饮料而无法被吸起、使用者被饮料中固态物体的噎到、及可能造成刺伤使用者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本技术如上述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三)。图5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符号说明】吸管本体1第一开口部11、11c第一凸部111、111c第一凹部112、112a、112b、112c、112d、112e第一基部113、113c第二开口部12、12c第二凸部121c第二凹部122c、122d、122e第二基部123c饮料杯2饮料21固态物体22。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包括:一吸管本体1,该吸管本体1一端处设有至少一第一开口部11,而该第一开口部11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凸部111,并于该第一开口部11上设有至少一位于该第一凸部111侧处的第一凹部112,再于该第一凸部111部及第一凹部112之间设有至少一第一基部113;至少一设于该第一凸部111端处的第一尖刺部,而该第一凹部112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圆滑部;及至少一设于该吸管本体1背离该第一开口部11一端处的第二开口部12。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至实施示意图(三),由图中可清楚看出,第一开口部11具有相间排列的第一凸部111与第一凹部112,使得第一开口部11呈现多角态样,并且第一凸部111上设有第一尖刺部,让第一凸部111呈现尖形态样,并于该第一凹部112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圆滑部,使第一凹部112呈现圆滑态样,而使用者可借由第一开口部11上的第一凸部111刺穿饮料杯2上的塑胶薄膜,使吸管本体1插入饮料杯2中,让使用者可将第二开口部12放入嘴中以吸取饮料21,而第二开口部12为平整态样,并且饮料21中具有水果的果肉或珍珠等可增加饮料21风味的固态物体22,若是使用者不想喝到饮料21中的固态物体22时,可将吸管本体1插至饮料杯2的底部,当使用者吸取饮料21时,固态物体22便会受到第一基部113抵挡,而使固态物体22不会被使用者喝到,并且使用者也可利用第一基部113可过滤固态物体22的特性,让使用者于喝饮料21时,可控制每次吸取只喝到少量的固态物体22,而避免一次喝到大量的固态物体22而发生噎到的状况,再者,第一凸部111与第一凹部112之间因具有适当的些微距离,可让使用者欲将饮料杯2内的饮料21喝完时,能够将大部分的饮料21吸起,使饮料杯2底仅会剩余一点点饮料21,又者,借由第一开口部11的多角态样设计,使得使用者的皮肤接触第一开口部11时,其与皮肤的接触点较多,并不容易使皮肤被刺伤,使用上较为安全。请同时配合参阅图5所示,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的第一凹部112a上设有第三尖刺部,让第一凹部112a呈现尖刺态样,然而本实施例的使用方式与前述的实施例的实施态样相同,故不再多加赘述。请同时配合参阅图6所示,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的第一凹部112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吸管本体;至少一设于该吸管本体一端处的第一开口部;至少一设于该第一开口部上的第一凸部;至少一设于该第一开口部上且位于该第一凸部侧处的第一凹部;至少一设于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一凹部之间的第一基部;及至少一设于该吸管本体背离该第一开口部一端处的第二开口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吸管本体;至少一设于该吸管本体一端处的第一开口部;至少一设于该第一开口部上的第一凸部;至少一设于该第一开口部上且位于该第一凸部侧处的第一凹部;至少一设于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一凹部之间的第一基部;及至少一设于该吸管本体背离该第一开口部一端处的第二开口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部的一端处设有至少一第一尖刺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部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圆滑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部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平整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浤腾
申请(专利权)人:陈浤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