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良新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踝关节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733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锻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骨科踝关节锻炼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持续地进行锻炼、能够使人们舒适地进行锻炼的骨科踝关节锻炼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骨科踝关节锻炼装置,包括有座板、支架、第一连接板、扶手、背板、伸缩架、安装架等;座板底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支架,前后两方的支架之间的左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座板前后两侧的右部均连接有扶手,前后两方的扶手左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背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用户启动电机转动使得放置板转动,能够使用户的踝关节得到充分持续的锻炼,能够有效地缓解用户踝关节的疲劳;通过伸缩架能够使用户拉动安装架到合适距离,能够使安装架收进前后两方的支架之间的空间里,能够节省占地空间。

A Kind of Ankle Joint Exercise Device in Orthopedic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xercise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n orthopaedic ankle joint exercise device.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is to provide an orthopaedic ankle joint exercise device which can fully and continuously exercise and make people comfortably exercise.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s follows: an orthopaedic ankle joint exercise device, including a seat plate, a bracket, a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n armrest, a back plate, a telescopic frame, an installation frame, etc.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seat 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a bracket, the left part of the bracket between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plate, the right part of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seat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n armrest,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armrest of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is connected with a bolt. Backplane. The invention makes the placement plate rotate by the user starting the motor rotation, can make the user's ankle joint get sufficient and sustained exercise,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user's ankle joint fatigue, and can make the user pull the installation frame to a suitable distance through the telescopic frame, can make the installation frame into the space between the front and rear brackets, and can save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踝关节锻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锻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骨科踝关节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踝关节是身体上负重最大的关节,踝关节接近地面,受力无法得到有效的缓冲,稍有不适,就会有明显的功能障碍,因此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的要求比其他部位要求更高,踝关节的功能锻炼显得尤为重要。长时间站立导致踝关节受累,产生疲劳甚至疼痛感,为降低踝关节的疲劳程度,使踝关节更加灵活自如,目前一般的踝关节锻炼是人们用自身脚的力量以踝关节为旋转中心转动脚部,或者用手抓住前脚趾进行锻炼,这样的锻炼方式需要人们自身发力,十分不便,因此难以持续转动锻炼,不能够使人们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样的方式不能使人们舒适地进行锻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一般的踝关节锻炼方式难以持续转动锻炼、不能使人们舒适地进行锻炼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持续地进行锻炼、能够使人们舒适地进行锻炼的骨科踝关节锻炼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骨科踝关节锻炼装置,包括有座板、支架、第一连接板、扶手、背板、伸缩架、安装架、轴承座、转杆、第一连接杆、放置板、第二连接杆、凹形球、带子、拉手、L形板、电机、凸轮、第三连接杆和滚子,座板底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支架,前后两方的支架之间的左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座板前后两侧的右部均连接有扶手,前后两方的扶手左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背板,第一连接板右侧中部连接有伸缩架,伸缩架右侧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内底部左侧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过盈连接有转杆,转杆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顶端转动式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右侧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右端连接有凹形球,放置板前侧面上部连接有两个带子,安装架外右侧上部连接有拉手,安装架内右壁上部连接有L形板,L形板内底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L形板左壁,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凸轮,凸轮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左端连接有滚子,滚子卡在凹形球内。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弧形连杆、导套、导杆、第四连接杆、第二连接板、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卡球和海绵,放置板前侧面左部连接有弧形连杆,弧形连杆后端连接有第二卡环,第二卡环左部的前后两侧均开有卡槽,座板底部中间连接有导套,导套内活动式设有导杆,导杆右端连接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右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右侧连接有第一卡环,第一卡环右部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卡球,卡球与卡槽配合,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内侧均连接有海绵。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有滑块、滑杆、卡板、连接块、弹簧、握把、滑动轴、齿轮和转动轴,背板底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转动轴,后方转动轴与后方扶手左端连接,前方的扶手上部开有安装槽,前方扶手左侧开有弧形孔,弧形孔与安装槽连通,背板底部前侧穿过弧形孔,前方转动轴与前方的扶手内左部连接,前方转动轴前端安装有齿轮,安装槽内后壁开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式设有滑块,滑块前侧面连接有滑杆,滑杆左端连接有卡板,卡板与齿轮啮合,滑杆前侧面右部连接有滑动轴,安装槽内顶部右侧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左侧连接有弹簧,弹簧左端连接有握把,握把中部与安装槽内后壁右上部转动式连接,安装槽顶部右侧的扶手上开有导向孔,导向孔与安装槽连通,握把穿过导向孔,握把下部开有一字孔,滑动轴穿过一字孔。用户通过拉手将安装架拉出,根据自身需要通过伸缩架拉动安装架到合适距离,然后坐在座板上,将脚放在放置板上,通过带子将脚固定住,启动电机转动,电机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通过第三连接杆使得滚子在凹形球内转动,进而第二连接杆带动放置板转动,用户的脚以踝关节为旋转中心转动,如此能够使用户的踝关节得到充分持续的锻炼,能够有效地缓解用户踝关节的疲劳。锻炼一段时间后,用户关闭电机使得放置板停止转动,将带子解开,然后从座板上起身,通过拉手推动安装架向左移动,进而安装架能够收进前后两方的支架之间的空间里,能够节省占地空间。需要再次使用本专利技术时,用户再次向右拉出安装架即可。用户使小腿下部位于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之间,向右移动导杆,导杆向右移动通过第四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板带动第一卡环向右移动,进而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配合将用户小腿下部围住,用户按下第一卡环将卡球卡在卡槽内,从而能够将用户的小腿下部固定,能够更好地进行踝关节的锻炼。锻炼一段时间后,用户通过第一卡环将卡球从卡槽内拔出,向左移动导杆使得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分离松开用户的小腿即可。用户向左摆动握把,弹簧随之拉伸,握把向左摆动通过滑动轴带动滑杆向右移动,滑杆向右移动带动卡板向右移动并离开齿轮,进而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上下转动背板到合适角度,如此能够使用户更加舒适地进行踝关节锻炼。用户调整好背板的角度后,松开握把,在弹簧的作用下,握把向右摆动复位,卡板向左移动并再次与齿轮啮合,能够固定住背板,防止背板随意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用户启动电机转动使得放置板转动,能够使用户的踝关节得到充分持续的锻炼,能够有效地缓解用户踝关节的疲劳;通过伸缩架能够使用户拉动安装架到合适距离,能够使安装架收进前后两方的支架之间的空间里,能够节省占地空间;通过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配合将用户小腿下部围住,能够将用户的小腿下部固定,能够更好地进行踝关节的锻炼;通过向左摆动握把使得卡板离开齿轮,能够使用户根据自身需要上下转动背板到合适角度,能够使用户更加舒适地进行踝关节锻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座板,2支架,3第一连接板,4扶手,41背板,5伸缩架,6安装架,7轴承座,8转杆,9第一连接杆,10放置板,11第二连接杆,12凹形球,13带子,14拉手,15L形板,16电机,17凸轮,18第三连接杆,19滚子,20弧形连杆,21导套,22导杆,23第四连接杆,24第二连接板,25第一卡环,26第二卡环,27卡槽,28卡球,29海绵,30角度调节装置,301安装槽,302导向槽,303滑块,304滑杆,305卡板,306导向孔,307连接块,308弹簧,309握把,3010一字孔,3011滑动轴,3012弧形孔,3013齿轮,3014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进行说明。实施例1一种骨科踝关节锻炼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座板1、支架2、第一连接板3、扶手4、背板41、伸缩架5、安装架6、轴承座7、转杆8、第一连接杆9、放置板10、第二连接杆11、凹形球12、带子13、拉手14、L形板15、电机16、凸轮17、第三连接杆18和滚子19,座板1底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支架2,前后两方的支架2之间的左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座板1前后两侧的右部均连接有扶手4,前后两方的扶手4左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背板41,第一连接板3右侧中部连接有伸缩架5,伸缩架5右侧连接有安装架6,安装架6内底部左侧安装有轴承座7,轴承座7内过盈连接有转杆8,转杆8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9,第一连接杆9顶端转动式连接有放置板10,放置板10右侧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右端连接有凹形球12,放置板10前侧面上部连接有两个带子13,安装架6外右侧上部连接有拉手14,安装架6内右壁上部连接有L形板15,L形板15内底部安装有电机16,电机16的输出轴穿过L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踝关节锻炼装置,包括有座板、支架、第一连接板、扶手、背板、伸缩架和安装架,座板底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支架,前后两方的支架之间的左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座板前后两侧的右部均连接有扶手,前后两方的扶手左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背板,第一连接板右侧中部连接有伸缩架,伸缩架右侧连接有安装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轴承座、转杆、第一连接杆、放置板、第二连接杆、凹形球、带子、拉手、L形板、电机、凸轮、第三连接杆和滚子,安装架内底部左侧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过盈连接有转杆,转杆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顶端转动式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右侧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右端连接有凹形球,放置板前侧面上部连接有两个带子,安装架外右侧上部连接有拉手,安装架内右壁上部连接有L形板,L形板内底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L形板左壁,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凸轮,凸轮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左端连接有滚子,滚子卡在凹形球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踝关节锻炼装置,包括有座板、支架、第一连接板、扶手、背板、伸缩架和安装架,座板底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支架,前后两方的支架之间的左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座板前后两侧的右部均连接有扶手,前后两方的扶手左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背板,第一连接板右侧中部连接有伸缩架,伸缩架右侧连接有安装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轴承座、转杆、第一连接杆、放置板、第二连接杆、凹形球、带子、拉手、L形板、电机、凸轮、第三连接杆和滚子,安装架内底部左侧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过盈连接有转杆,转杆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顶端转动式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右侧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右端连接有凹形球,放置板前侧面上部连接有两个带子,安装架外右侧上部连接有拉手,安装架内右壁上部连接有L形板,L形板内底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L形板左壁,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凸轮,凸轮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左端连接有滚子,滚子卡在凹形球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踝关节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弧形连杆、导套、导杆、第四连接杆、第二连接板、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卡球和海绵,放置板前侧面左部连接有弧形连杆,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良新
申请(专利权)人:廖良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