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生竹择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7316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丛生竹择伐机包括:套管、螺旋形刀切割头、动力装置;螺旋形刀切割头设置在套管上动力装置通过驱动螺旋形刀具转动。利用动力装置驱动螺旋形刀具高速旋转,同时由于结构紧凑,在丛生竹中,可以很好地携带并选择性对丛竹进行采伐,具有体积小、易于携带等优点,作业时不易碰伤非选择对象。

Cluster Bamboo Sele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luster bamboo selective cutt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casing, a helical cutter cutting head and a power device; the helical cutter cutting head is arranged on the casing, and the power device drives the helical cutter to rotate. The spiral cutter is driven by power device to rotate at high speed.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its compact structure, it can be well carried and selectively harvested in clumped bamboo.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size and easy to carry, and it is not easy to touch non-selected objects in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丛生竹择伐机
本技术涉及林木机械,尤其涉及一种丛生竹择伐机。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中国竹业发展迅速,竹林资源重要组成部分——丛生竹的市场需求日益扩大。丛生竹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和西南诸省区,据已有资料记载和初步统计,目前全国丛生竹林总面积约为80余万hm2,每年应可产出竹材在500万t以上。丛生竹除具有大量自然资源外,还兼有生物量高,生长迅速,繁殖容易,育苗方式灵活等特点,属于优良的生物质能源资源材料。丛生竹以择伐为主,如果进行全砍,虽然一次可获得较多的竹材,但新竹高度和径粗递降,平均高、径约下降一倍,如遇灾害,竹丛将有衰败到死亡的危险,并且丛生竹没有蔓行地下的竹鞭,靠竹杆基部两侧的芽发成竹笋,长出新杆,具有由内向外长的生物学特性。因此丛生竹择伐时需遵循“砍老留嫩”、“砍弱留壮”、“砍密留稀”、“砍内留外”的原则。传统采伐毛竹等散生竹的砍刀在密集丛生竹中进行择伐时极易碰伤周围丛生竹;并且丛生竹多生长于山区等交通不便的区域,因此沿用传统的砍伐工具无法采伐,致使竹材单位面积产量下降,蓄积量减少,严重制约了丛生竹资源的利用。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研制一种针对丛生竹择伐的便携采伐机,以实现丛生竹利用的资源化、高效化和产业化。但已有的采伐机均存在体积大、难以操作等缺点,不适合在竹林中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丛生竹择伐机,具有体积小、易于操作等优点,通过在套管上设置螺旋形刀具,并利用动力装置进行驱动,使得螺旋形刀具高速转动,实现对丛竹的选择性采伐。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丛生竹择伐机包括:套管和螺旋形刀切割头;螺旋形刀切割头包括螺旋形刀具、转角器、辅助架、刀具夹头;转角器固定设置在套筒的第一端;辅助架包括支座、辅助臂;支座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转角器上;辅助臂固定设置在支座上;螺旋形刀切割头设置在套管上;还包括: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驱动螺旋形刀具转动。上述丛生竹择伐机还包括:软轴和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入轴设置在套管内,动力输入轴的第一端与螺旋形刀具传动连接,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通过软轴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上述丛生竹择伐机中转角器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上述丛生竹择伐机中辅助臂为圆弧双棱锯齿状。上述丛生竹择伐机中还包括:操纵机构和油门拉线;操纵机构用于控制动力装置和丛生竹择伐作业;动力装置为汽油机;操纵机构固定设置在套筒中部;油门拉线的第一端与操纵机构连接,油门拉线的第二端与汽油机的油门连接。上述丛生竹择伐机中还包括:照明灯;照明灯固定设置在套管上。上述丛生竹择伐机中还包括:刀具夹头;螺旋形刀具可拆卸地设置在刀具夹头上;刀具夹头设置在转角器上。利用动力装置驱动螺旋形刀具高速旋转,同时由于结构紧凑,在丛生竹中,可以很好地携带并选择性对丛竹进行采伐,具有体积小、易于携带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示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套管;200:螺旋形刀具;300:动力装置;400:软轴;500:转角器;600:辅助架;610:支座;620:辅助臂;700:操纵机构;800:油门拉线;900:刀具夹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下面参考图1至图3,对本技术所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1,本实施例包括:套管100和螺旋形刀切割头;所述螺旋形刀切割头包括螺旋形刀具200、转角器500、辅助架600、刀具夹头900;所述转角器500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100的第一端;所述辅助架600包括支座610、辅助臂620;所述支座610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角器500上;所述辅助臂620固定设置在所述支座610上;所述螺旋形刀切割头设置在所述套管100上;还包括:动力装置300;所述动力装置300驱动所述螺旋形刀具200转动。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软轴400和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入轴设置在套管100内,动力输入轴的第一端与螺旋形刀具200传动连接,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通过软轴400与动力装置300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软轴400,便于灵活持握套管100进行泽伐丛竹,转角器500用于将动力输出方向转向。转角器500包括第一锥齿轮(图中未示出)和第二锥齿轮(图中未示出),转角器500固定设置在套筒100的第一端,刀具夹头900与第一锥齿轮固定设置,第二锥齿轮与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将动力输出方向从原来与套筒100共轴变为形成一定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为90°,这样螺旋形刀具200与套筒100呈“L”形设置,便于在采伐丛竹作业。由于在作业过程还需要更换刀具,所以在转角器500一端安装刀具夹头900。通过刀具夹头900夹持螺旋形刀具200。本实施例中的辅助臂620具有双棱锯齿表面,可以很好地贴合竹子的一侧表面,从而在采伐过程中稳定螺旋形刀具200,防止螺旋形刀具200在接触竹子时发送跳动,并且为了更好适应采伐丛竹,并且在作业过程中避免竹子因倾倒而造成安全隐患,辅助臂620还可以相对于支座610旋转一定角度,便于调节与竹子的相对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操纵机构700和油门拉线800,在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装置300为汽油机动力,操纵机构700固定在套筒100的中部,油门拉线800的一端与操纵机构700连接,油门拉线800的另一端与汽油机的油门连接,操纵机构700为自行车式操纵机构,通过操纵油门拉线800手柄,从而实现对汽油机转速的控制,持握操纵机构700,便于在采伐竹子过程中向切削进给方向提供推力。在套筒上设置有照明灯,便于光线暗时采伐作业之用。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丛生竹择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00)和螺旋形刀切割头;所述螺旋形刀切割头包括螺旋形刀具(200)、转角器(500)、辅助架(600)、刀具夹头(900);所述转角器(500)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管(100)的第一端;所述辅助架(600)包括支座(610)、辅助臂(620);所述支座(610)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角器(500)上;所述辅助臂(620)固定设置在所述支座(610)上;所述螺旋形刀切割头设置在所述套管(100)上;还包括:动力装置(300);所述动力装置(300)驱动所述螺旋形刀具(200)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丛生竹择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00)和螺旋形刀切割头;所述螺旋形刀切割头包括螺旋形刀具(200)、转角器(500)、辅助架(600)、刀具夹头(900);所述转角器(500)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管(100)的第一端;所述辅助架(600)包括支座(610)、辅助臂(620);所述支座(610)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角器(500)上;所述辅助臂(620)固定设置在所述支座(610)上;所述螺旋形刀切割头设置在所述套管(100)上;还包括:动力装置(300);所述动力装置(300)驱动所述螺旋形刀具(200)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生竹择伐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轴(400)和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设置在所述套管(100)内,所述动力输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螺旋形刀具(200)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通过软轴(400)与动力装置(300)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丛生竹择伐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航傅万四张长青李长威朱斌海杨光白彡郭在军李根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