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旋混还田种植玉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7110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旋混还田种植玉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获玉米后,将玉米秸秆粉碎,然后进行旋混处理,使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匀,地表秸秆覆盖率

A Method of Planting Corn Straw by Crushing and Rotary Mix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rn straw grinding and rotary mixing method for planting corn,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after harvesting corn, corn straw is crushed, and then rotary mixing treatment is carried out to make the straw and soil fully mixed, and the straw coverage rate on the ground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旋混还田种植玉米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玉米栽培种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旋混还田种植玉米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东北地区是中国玉米生产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1/3以上,总产占全国的40%,被誉为中国的“粮仓”。但该地区还分布有10%的中低产田风沙土区,该土壤类型土壤孔隙大,易受风蚀水蚀,且保水保肥能力差,漏肥漏水,农民传统耕作方法下,用地养地不协调,土壤肥力逐年下降,玉米产量较低,成为东北沙土区玉米生产的主要障碍。因此,提高风沙土区土壤质量成为东北玉米增产的关键。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证明,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当前一家一户“小农户”种植条件下,在玉米收获后受秸秆处理成本或者农户习惯等因素影响,农民在玉米收获后往往进行秸秆焚烧或者直接打包处理等方式,不但导致大量的玉米秸秆资源浪费,而且导致大气污染严重,大气PM2.5升高,长期以来导致土壤质量连年下降。因此,研发一种减少玉米秸秆焚烧秸秆,实现秸秆还田与土壤地力培肥有效结合的农业综合耕种配套方法,对于降低秸秆焚烧风险,实现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多年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曾先后尝试了秸秆覆盖还田、秋深翻(25-30cm)以及玉米宽窄行种植、平作免耕种植等单项技术措施,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这些技术,尤其是秸秆还田对改善农田土壤结构、提高其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有较好效果。但尚未见针对东北风沙土农田既能实现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又能实现秸秆焚烧“零风险”的玉米有效耕种栽培方法。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旋混还田种植玉米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完全解决针对东北风沙土农田既能实现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又能实现秸秆焚烧“零风险”的玉米有效耕种栽培的问题,所述的玉米秸秆粉碎旋混还田种植玉米的方法,通过玉米机械机将秸秆粉碎后,利用旋耕机直接进行旋耕混匀处理,可将秸秆全部均匀旋入土壤中,实现秸秆全量百分百还田,土壤表面秸秆覆盖率在10%以下,由于土壤表层秸秆覆盖量极少,降低了区域秸秆焚烧的概率,真正实现秸秆焚烧“零风险”。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旋混还田种植玉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获玉米后,将玉米秸秆粉碎,然后进行旋混处理,使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匀,地表秸秆覆盖率<10%;(2)第二年春天,播种玉米。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玉米秸秆粉碎后,秸秆长度不大于10cm。更优选的,所述秸秆粉碎还田,具体为利用玉米收获机在收获玉米的同时直接将秸秆粉碎。更进一步优选的,在玉米机械收获后,再利用玉米秸秆还田机操作一次,将玉米秸秆粉碎为纤维状的结构。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收获玉米的步骤中,更优选的,所述收获玉米,具体为玉米籽粒成熟后,进行玉米果穗或玉米籽粒收获。优选的,所述收获玉米,待玉米籽粒水分降至22%-25%时;采用4行或者6行玉米多功能收获机进行籽粒机收,同时将玉米秸秆粉碎。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旋混处理,选在玉米收获后上冻之前进行。优选的,所述旋混处理时间,选择东北沙土区农田秋天10-15cm土壤温度稳定在5-8℃,耕层土壤质量含水量在≤20%时进行作业。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旋混处理,具体包括:利用马力大于180的动力机车,牵引2刀辊或者3刀辊横式旋耕机进行旋耕。更优选的,所述旋耕机的幅宽为2-3米,更进一步优选为2.5米。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旋混处理后,还进行表层镇压处理,更优选的,所述镇压处理采用压强为600-700N/cm2的镇压器进行操作。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旋混处理的作业速度为10-12km/h,旋耕深度为15-25cm,更优选为15-20cm。优选的,在步骤(2)中,所述播种玉米,可以在起垄后进行传统垄作种植,也可以采用2行或者4行免耕播种机直接播种,优选地为免耕播种。优选的,所述播种的作业速度为8-10km/h,播种密度5.5-6万株/公顷。所述的玉米秸秆粉碎旋混还田种植玉米适用于在盐碱地、黑土地和风沙土地种植玉米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玉米机械机将秸秆粉碎后,利用3刀辊横式旋耕机直接进行旋耕混匀处理,可将秸秆全部均匀旋入土壤中,实现秸秆全量百分百还田。(2)本专利技术由于通过秸秆旋耕处理,土壤表面秸秆覆盖率在10%以下,由于土壤表层秸秆覆盖量极少,杜绝了区域秸秆焚烧的可能,真正实现秸秆焚烧“零风险”。(3)本专利技术通过全程机械化,尤其是应用大马力拖拉机集成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秋浅旋耕技术以及严格执行整地标准等技术途径与专利技术思路,科学掌握玉米秸秆还田与整地时机,突破秸秆全覆盖条件下出苗差与焚烧严重的技术障碍,有效地建立“土壤水库”,增强耕地土壤蓄水保墒、防御旱涝的能力,有力解决东北风沙土农田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障碍因素,最终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东北风少土农田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与降低秸秆焚烧风险的机械化高标准玉米耕种栽培方法。(4)传统玉米秸秆覆盖还田下,为玉米螟等虫害虫卵的越冬提供了“温床”,从而导致连作条件下第二年虫害发生加剧的风险,而本专利技术,通过土壤与秸秆的旋混处理,有效打破了虫卵越冬环境,可以有效减低病虫害的发生机率。(5)本专利技术集成并优化了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土壤旋耕技术、镇压保墒等技术,充分协调了风沙土土壤耕层水、气、热的关系,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实现了作物地下部根系与地上部协同生长发育,提高了对水、肥、气、热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尤其是实现了东北风少土区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秸秆在土壤中的分布示意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旋混还田种植玉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获玉米后,将玉米秸秆粉碎,然后进行旋混处理,使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匀,地表秸秆覆盖率<10%;(2)第二年春天,播种玉米。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玉米秸秆粉碎旋混还田种植玉米的方法,通过玉米机械机将秸秆粉碎后,利用3刀辊横式旋耕机直接进行旋耕混匀处理,可将秸秆全部均匀旋入土壤中,实现秸秆全量百分百还田。通过秸秆旋耕处理,土壤表面秸秆覆盖率在10%以下,由于土壤表层秸秆覆盖量极少,降低了区域秸秆焚烧的概率,真正实现秸秆焚烧“零风险”。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玉米秸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旋混还田种植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收获玉米后,将玉米秸秆粉碎,然后进行旋混处理,使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匀,地表秸秆覆盖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旋混还田种植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收获玉米后,将玉米秸秆粉碎,然后进行旋混处理,使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匀,地表秸秆覆盖率<10%;(2)第二年春天,播种玉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粉碎旋混还田种植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玉米秸秆粉碎后,秸秆长度不大于10cm;优选的,所述秸秆粉碎还田,具体为利用玉米收获机在收获玉米的同时直接将秸秆粉碎;更优选的,在玉米机械收获后,再利用玉米秸秆还田机作业一次,将玉米秸秆粉碎为纤维状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粉碎旋混还田种植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收获玉米的步骤中,优选的,所述收获玉米,具体为玉米籽粒成熟后,进行玉米果穗或玉米籽粒收获;优选的,所述收获玉米,待玉米籽粒水分降至22%-25%时;采用4行或者6行玉米多功能收获机进行籽粒机收,同时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粉碎旋混还田种植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旋混处理的时间,选在玉米收获后上冻之前进行;优选的,所述旋混处理,选择东北沙土区农田秋天10-15cm土壤温度稳定在5-8℃,耕层土壤质量含水量在≤20%时进行作业。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曹庆军杨粉团姜晓莉李姝睿孔凡丽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