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仿生蒸腾作用的防虫网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710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仿生蒸腾作用的防虫网罩的制备方法,属于农用设施技术领域,解决传统防虫网罩药剂种类使用单一、药效持续时间短、药剂使用量不易控制的弊端,解决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防虫网罩支架;S2、安装药剂槽;S3、编织防虫网布;S4、编织仿生叶片;S5、将步骤S4制备好的防虫网布和仿生叶片安装在步骤S1搭建的防虫网罩支架上,制得防虫网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仿生蒸腾作用的防虫网罩的制备方法,以胶棉毛细管的仿生蒸腾作用和毛细作用为动力,达到熏蒸效果,稳定用量,提高驱虫杀虫效果。此外,还可以拆卸清洗后重复使用,节约资源,且省时省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insect-proof net cover based on biomimetic transpir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insect-proof net cover based on biomimetic transpiration,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facilities, which solves the disadvantages of single use of traditional insect-proof net cover medicines, short duration of medicinal effect and uncontrollable dosage of medicines. The solu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erecting insect-proof net bracket; S2, installing medicament trough; S3, weaving insect-proof net cloth; S4, weaving insect-proof net clo Weaving bionic blades; S5, insect-proof mesh cloth and bionic blades prepared by 4 are installed on the insect-proof mesh bracket built by R to make insect-proof mesh.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insect-proof net cover based on biomimetic transpiration, which takes biomimetic transpiration and capillary action of rubber-cotton capillary as power, achieves fumigation effect, stabilizes dosage and improves insecticidal and insecticidal effect. In addition, it can be reused after disassembly and cleaning, saving resources, time and effort, greatly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仿生蒸腾作用的防虫网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以仿生植物蒸腾作用为动力、自给式供药的防虫网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农林业的种植过程中,昆虫对植物成活率以及生长情况产生不利影响,故进行防虫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现有的化学药剂防虫网罩的生产设计主要是将单一作用的防虫药剂固定在织物上从而实现防虫功效。一种是在使用前将网布材料与防虫药剂混合,造粒成为母粒后熔融、冷却、拉伸、卷烧制成具有防虫效果的网布。例如公布号为CN107151832A和CN107022140A的专利技术专利,它们均公开了一种母粒的配方,并加入了感光变色剂、防虫剂等化学药剂来提高防虫效果和透光率,但是此方法在网罩制成后不能更换、补充防虫化学药剂,无法适应不同植株的虫害对于不同药剂的需求。另一种是将已制好的防虫网罩通过浸泡药剂,或在网罩上添加驱虫结构来达到防虫效果。例如公布号为CN107593211A的专利技术专利,名称为一种自带驱虫效果的防虫网,它将现有的防虫网浸泡在增韧剂内,高温加热3小时,每隔半小时,加入增韧剂重量1/40的驱虫液,最后晾干制得网罩。此类网罩制作过程复杂,防虫药剂利用率低,药效持续时间短,防虫效果会随时间推移下降;难以回收再利用,使用寿命短。现有的化学药剂防虫网罩一般是在母粒制作过程或网布制成后固定化学药剂,故防虫药剂使用种类单一,且不便于更换、补充防虫药剂,故其无法适应不同虫害条件对于不同药剂的需求,无法提供稳定的防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的化学药剂防虫网罩在前处理过程中已经固定了化学药剂的种类和使用量,因而使用的药剂种类单一,无法适应不同植株的虫害对于不同药剂的需求,不能更换、补充防虫化学药剂,无法提供稳定的防虫效果。同时,网布制好后无法在不同的虫害条件下重复使用,不方便进行清洗。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仿生蒸腾作用的防虫网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仿生蒸腾作用的防虫网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防虫网罩支架:防虫网罩支架包括拱形支架和用于固定连接拱形支架的连接杆,若干连接杆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拱形支架分别设置于连接杆的首尾两端,连接杆设置为伸缩杆,拱形支架的首尾两端亦设置为伸缩杆,将防虫网罩支架搭建在种植有农作物的地域的上方;S2、安装药剂槽:药剂槽的上方盖设有盖体,盖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把手,盖体的前侧边缘等间距设置有通孔,药剂槽的后侧面上设置有承重挂钩;所述药剂槽包括上药剂槽和下药剂槽,上药剂槽通过承重挂钩悬挂于防虫网罩支架上部的连接杆上,下药剂槽通过承重挂钩悬挂于防虫网罩支架下部的连接杆上,上药剂槽和下药剂槽内部底面上均设置有毛细管线挂钩;S3、编织防虫网布:首先,采用E玻璃纤维作为骨料,在骨料的外部涂覆材质为聚氯乙烯树脂的纱,制得用于编织防虫网布的经纬线;其次,采用经纬线编织网布,并在网布编织的过程中等间距混编胶棉线作为经线;再次,防虫网经纬线编织的网布收边时,具有毛细作用的胶棉线不与网布收边,胶棉线的两端别设置有胶棉线圈,位于上端的胶棉线圈穿过通孔悬挂于上药剂槽中设置的毛细管线挂钩上,位于下端的胶棉线圈穿过通孔悬挂于下药剂槽中设置的毛细管线挂钩上;S4、编织仿生叶片:采用胶棉线编织仿生叶片,将编织好的仿生叶片扦插于步骤S3中防虫网布中的胶棉线上,并确保二者接触良好;S5、将步骤S4制备好的防虫网布和仿生叶片安装在步骤S1搭建的防虫网罩支架上,制得防虫网罩。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通孔的直径为5mm。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上药剂槽和下药剂槽根据实际需要沿连接杆的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防虫网布的网眼密度为40~60目,防虫网布的丝径为0.25~0.33毫米。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根据实际虫害条件调整胶棉线混编入网布中的密度。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根据实际虫害条件调整仿生叶片扦插的密度。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5中,防虫网罩支架上设置有公粘扣,防虫网布的四周分别设置有母粘扣,防虫网布上设置的母粘扣与防虫网罩支架上设置的公粘扣对应粘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仿生蒸腾作用的防虫网罩的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防虫网罩装置其药剂种类使用单一、药效持续时间短、药剂使用量不易控制的弊端,以胶棉毛细管的仿生蒸腾作用和毛细作用为动力,通过胶棉线吸取药剂槽中的药液,光照下由于温度升高药液蒸发,达到熏蒸效果,稳定用量,提高药效,并且可灵活更换药剂种类,将不同药剂复合使用,达到更好的驱虫杀虫效果。此外,该专利技术制备的防虫网罩可以拆卸清洗后重复使用,节约资源,且省时省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设置有一组药剂槽时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拱形支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药剂槽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下药剂槽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防虫网罩支架,11为拱形支架,12为连接杆,2为药剂槽,21为盖体,22为把手,23为通孔,24为承重挂钩,25为毛细管线挂钩,3为防虫网布,31为经纬线,32为胶棉线,4为仿生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一种基于仿生蒸腾作用的防虫网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防虫网罩支架1:防虫网罩支架1包括拱形支架11和用于固定连接拱形支架11的连接杆12,若干连接杆12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拱形支架11分别设置于连接杆12的首尾两端,连接杆12设置为伸缩杆,拱形支架11的首尾两端亦设置为伸缩杆,将防虫网罩支架1搭建在种植有农作物的地域的上方;S2、安装药剂槽2:药剂槽2的上方盖设有盖体21,盖体2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把手22,盖体21的前侧边缘等间距设置有通孔23,药剂槽2的后侧面上设置有承重挂钩24;所述药剂槽2包括上药剂槽和下药剂槽,上药剂槽通过承重挂钩24悬挂于防虫网罩支架1上部的连接杆上12,下药剂槽通过承重挂钩24悬挂于防虫网罩支架1下部的连接杆12上,上药剂槽和下药剂槽内部底面上均设置有毛细管线挂钩25;S3、编织防虫网布3:首先,采用E玻璃纤维作为骨料,E玻璃纤维作为一种增强材料,在骨料的外部涂覆材质为聚氯乙烯树脂的纱,制得用于编织防虫网布的经纬线31;其次,采用经纬线31编织网布,并在网布编织的过程中等间距混编胶棉线32作为经线;再次,防虫网经纬线31编织的网布收边时,具有毛细作用的胶棉线32不与网布收边,胶棉线32的两端留出部分长度,且两端分别设置有胶棉线圈,位于上端的胶棉线圈穿过通孔23悬挂于上药剂槽中设置的毛细管线挂钩25上,位于下端的胶棉线圈穿过通孔23悬挂于下药剂槽中设置的毛细管线挂钩25上;S4、编织仿生叶片4:采用胶棉线编织仿生叶片4,将编织好的仿生叶片4扦插于步骤S3中防虫网布3中的胶棉线32上,并确保二者接触良好;S5、将步骤S4制备好的防虫网布3和仿生叶片4安装在步骤S1搭建的防虫网罩支架1上,制得防虫网罩。使用过程中,在防虫网罩使用完毕后,在药剂槽中加入蒸馏水对胶棉进行清洗;支架、药剂槽以及网布拆卸后单独清洗。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通孔23的直径为5mm。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上药剂槽和下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仿生蒸腾作用的防虫网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防虫网罩支架(1):防虫网罩支架(1)包括拱形支架(11)和用于固定连接拱形支架(11)的连接杆(12),若干连接杆(12)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拱形支架(11)分别设置于连接杆(12)的首尾两端,连接杆(12)设置为伸缩杆,拱形支架(11)的首尾两端亦设置为伸缩杆,将防虫网罩支架(1)搭建在种植有农作物的地域的上方;S2、安装药剂槽(2):药剂槽(2)的上方盖设有盖体(21),盖体(2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把手(22),盖体(21)的前侧边缘等间距设置有通孔(23),药剂槽(2)的后侧面上设置有承重挂钩(24);所述药剂槽(2)包括上药剂槽和下药剂槽,上药剂槽通过承重挂钩(24)悬挂于防虫网罩支架(1)上部的连接杆上(12),下药剂槽通过承重挂钩(24)悬挂于防虫网罩支架(1)下部的连接杆(12)上,上药剂槽和下药剂槽内部底面上均设置有毛细管线挂钩(25);S3、编织防虫网布(3):首先,采用E玻璃纤维作为骨料,在骨料的外部涂覆材质为聚氯乙烯树脂的纱,制得用于编织防虫网布的经纬线(31);其次,采用经纬线(31)编织网布,并在网布编织的过程中等间距混编胶棉线(32)作为经线;再次,防虫网经纬线(31)编织的网布收边时,具有毛细作用的胶棉线(32)不与网布收边,胶棉线(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胶棉线圈,位于上端的胶棉线圈穿过通孔(23)悬挂于上药剂槽中设置的毛细管线挂钩(25)上,位于下端的胶棉线圈穿过通孔(23)悬挂于下药剂槽中设置的毛细管线挂钩(25)上;S4、编织仿生叶片(4):采用胶棉线编织仿生叶片(4),将编织好的仿生叶片(4)扦插于步骤S3中防虫网布(3)中的胶棉线(32)上,并确保二者接触良好;S5、将步骤S4制备好的防虫网布(3)和仿生叶片(4)安装在步骤S1搭建的防虫网罩支架(1)上,制得防虫网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仿生蒸腾作用的防虫网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防虫网罩支架(1):防虫网罩支架(1)包括拱形支架(11)和用于固定连接拱形支架(11)的连接杆(12),若干连接杆(12)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拱形支架(11)分别设置于连接杆(12)的首尾两端,连接杆(12)设置为伸缩杆,拱形支架(11)的首尾两端亦设置为伸缩杆,将防虫网罩支架(1)搭建在种植有农作物的地域的上方;S2、安装药剂槽(2):药剂槽(2)的上方盖设有盖体(21),盖体(2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把手(22),盖体(21)的前侧边缘等间距设置有通孔(23),药剂槽(2)的后侧面上设置有承重挂钩(24);所述药剂槽(2)包括上药剂槽和下药剂槽,上药剂槽通过承重挂钩(24)悬挂于防虫网罩支架(1)上部的连接杆上(12),下药剂槽通过承重挂钩(24)悬挂于防虫网罩支架(1)下部的连接杆(12)上,上药剂槽和下药剂槽内部底面上均设置有毛细管线挂钩(25);S3、编织防虫网布(3):首先,采用E玻璃纤维作为骨料,在骨料的外部涂覆材质为聚氯乙烯树脂的纱,制得用于编织防虫网布的经纬线(31);其次,采用经纬线(31)编织网布,并在网布编织的过程中等间距混编胶棉线(32)作为经线;再次,防虫网经纬线(31)编织的网布收边时,具有毛细作用的胶棉线(32)不与网布收边,胶棉线(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胶棉线圈,位于上端的胶棉线圈穿过通孔(23)悬挂于上药剂槽中设置的毛细管线挂钩(25)上,位于下端的胶棉线圈穿过通孔(23)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宇恩李华田浩琦陈志颖郝雪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