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线缆敷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6788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线缆敷设装置,包括主体,还包括入口导向轮、第一定向轮、测力轮、第二定向轮、出口导向轮、电力线缆和传感器,所述入口导向轮、第一定向轮、测力轮、第二定向轮和出口导向轮设于同一垂直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电力线缆敷设装置成本低,体积较小,通过电力线缆敷设装置实现电缆敷设过程中对牵引力进行全程监控,提高了电缆施工效率,降低了电缆绝缘机械损伤的风险,为构建稳定可靠的的电网提供保障。

A Power Cable Lay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wer cable la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including an inlet guide wheel, a first directional wheel, a force measuring wheel, a second directional wheel, an outlet guide wheel, a power cable and a sensor. The inlet guide wheel, a first directional wheel, a force measuring wheel, a second directional wheel and an outlet guide wheel are arranged on the same vertical pla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wer cable laying device with low cost and small volume, which realizes the whole process monitoring of the traction force during the cable laying process through the power cable laying device, improves the cabl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reduces the risk of cable insulation mechanical damage, and provides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able and reliable power gr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线缆敷设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线缆敷设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线缆敷设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敷设过程中,控制电缆所受到的牵引力是保证敷设质量的关键,同时,牵引力的大小也决定了电缆敷设施工的方案。经过调研发现目前10kV配电网电缆敷设施工工艺不规范,电缆牵引机械结构功能简单,没有牵引力动态显示功能,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凭施工单位操作人员经验控制牵引力,如果牵引力过大超过电缆允许承受的张力,就会造成电缆结构破坏、造成安全事故的隐患,而现有具备电缆敷设牵引力动态显示功能的牵引机械造价较高,体积较大,在现实配电网电缆敷设施工中几乎没有施工单位使用。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电力线缆敷设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力线缆敷设装置,包括主体,还包括入口导向轮、第一定向轮、测力轮、第二定向轮、出口导向轮、电力线缆和传感器,所述入口导向轮、第一定向轮、测力轮、第二定向轮和出口导向轮设于同一垂直面,所述入口导向轮设于主体入口处,所述第一定向轮设于入口导向轮后侧的下方,所述测力轮设于第一定向轮后侧的上方,所述第二定向轮设于测力轮后侧的下方,所述出口导向轮设于第二定向轮后侧的上方,所述出口导向轮设于主体出口处,所述电力线缆依次与入口导向轮下端、第一定向轮上端、测力轮下端、第二定向轮上端和出口导向轮下端接触;所述传感器与测力轮连接并设于主体外侧。其中,所述电力线缆敷设装置还包括设于主体上端设有下凹处,所述下凹处设有把手。进一步,所述传感器为数显式传感器。进一步,所述电力线缆敷设装置包括与主体螺纹连接的底座。进一步,所述电力线缆敷设装置包括设于主体内部的结构加强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电力线缆敷设装置成本低,体积较小,通过电力线缆敷设装置实现电缆敷设过程中对牵引力进行全程监控,提高了电缆施工效率,降低了电缆绝缘机械损伤的风险,为构建稳定可靠的的电网提供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该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该技术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入口导向轮、2-第一定向轮、3-测力轮、4-第二定向轮、5-出口导向轮、6-电力线缆、7-传感器、8-把手、9-主体、10-底座、11-结构加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电力线缆敷设装置,包括主体9,还包括入口导向轮1、第一定向轮2、测力轮3、第二定向轮4、出口导向轮5、电力线缆6和传感器7,所述入口导向轮1、第一定向轮2、测力轮3、第二定向轮4和出口导向轮5设于同一垂直面,所述入口导向轮1设于主体9入口处,所述第一定向轮2设于入口导向轮1后侧的下方,所述测力轮3设于第一定向轮2后侧的上方,所述第二定向轮4设于测力轮3后侧的下方,所述出口导向轮5设于第二定向轮4后侧的上方,所述出口导向轮5设于主体9出口处,所述电力线缆6依次与入口导向轮1下端、第一定向轮2上端、测力轮3下端、第二定向轮4上端和出口导向轮5下端接触;所述传感器7与测力轮3连接并设于主体9外侧。电力线缆敷设装置使用过程中,电力线缆6从电力线缆敷设装置入口处进入,并依次经过入口导向轮1下端、第一定向轮2上端、测力轮3下端、第二定向轮4上端和出口导向轮5,经过测力轮3下端时,传感器7实时反映电力线缆6的牵引力数据,为施工人员提供数据支持。参见附图1,所述电力线缆敷设装置还包括设于主体9上端设有下凹处,所述下凹处设有把手8,所述把手8可便于电力线缆敷设装置的移动。参见附图1,所述传感器7为数显式传感器,所述数显式传感器可直观反映实时电力线缆牵引力数据。参见附图3,所述电力线缆敷设装置包括与主体1螺纹连接的底座10,所述底座10对电力线缆敷设装置起到稳定放置的作用。参见附图3,所述电力线缆敷设装置包括设于主体1内部的结构加强杆11,所述结构加强杆11对电力线缆敷设装置内部结构起到加强作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力线缆敷设装置成本低,体积较小,通过电力线缆敷设装置实现电缆敷设过程中对牵引力进行全程监控,提高了电缆施工效率,降低了电缆绝缘机械损伤的风险,为构建稳定可靠的的电网提供保障。以上具体结构和尺寸数据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线缆敷设装置,包括主体(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口导向轮(1)、第一定向轮(2)、测力轮(3)、第二定向轮(4)、出口导向轮(5)、电力线缆(6)和传感器(7),所述入口导向轮(1)、第一定向轮(2)、测力轮(3)、第二定向轮(4)和出口导向轮(5)设于同一垂直面,所述入口导向轮(1)设于主体(9)入口处,所述第一定向轮(2)设于入口导向轮(1)后侧的下方,所述测力轮(3)设于第一定向轮(2)后侧的上方,所述第二定向轮(4)设于测力轮(3)后侧的下方,所述出口导向轮(5)设于第二定向轮(4)后侧的上方,所述出口导向轮(5)设于主体(9)出口处,所述电力线缆(6)依次与入口导向轮(1)下端、第一定向轮(2)上端、测力轮(3)下端、第二定向轮(4)上端和出口导向轮(5)下端接触;所述传感器(7)与测力轮(3)连接并设于主体(9)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线缆敷设装置,包括主体(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口导向轮(1)、第一定向轮(2)、测力轮(3)、第二定向轮(4)、出口导向轮(5)、电力线缆(6)和传感器(7),所述入口导向轮(1)、第一定向轮(2)、测力轮(3)、第二定向轮(4)和出口导向轮(5)设于同一垂直面,所述入口导向轮(1)设于主体(9)入口处,所述第一定向轮(2)设于入口导向轮(1)后侧的下方,所述测力轮(3)设于第一定向轮(2)后侧的上方,所述第二定向轮(4)设于测力轮(3)后侧的下方,所述出口导向轮(5)设于第二定向轮(4)后侧的上方,所述出口导向轮(5)设于主体(9)出口处,所述电力线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国华羊光麦惠俊王强李箭赖德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