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功率陶瓷电容器、端电极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67070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脉冲功率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介质、内置于所述陶瓷介质内的金属电极和外置于所述陶瓷介质外的端电极,所述端电极与所述金属电极连通;所述端电极包括A层电极和B层电极,所述A层电极覆设于所述陶瓷介质外壁,所述B层电极覆设于所述A层电极,所述A层电极与所述B层电极的质量比为0.7‑1.3:1。所述A层电极的厚度为30‑55um。所述B层电极的厚度为30‑55u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容器的端电极有陶瓷介质的结合力强,同时端电极的可焊接性高、耐焊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脉冲功率陶瓷电容器、端电极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容器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脉冲功率陶瓷电容器。
技术介绍
脉冲功率陶瓷电容器主要由陶瓷介质层、内置金属电极以及陶瓷介质层外的端电极三部分组成。在生产制备陶瓷电容器时,通常是将端电极浆料通过烧结的方式,形成端电极。但现有陶瓷电容器的端电极存在可焊性较差、端电极与陶瓷介质连接不牢固等确定,降低了电容器使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脉冲功率陶瓷电容器,通过调节端电极的组成,增强端电极与陶瓷介质连接性、提高端电极的可焊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脉冲功率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介质、内置于所述陶瓷介质内的金属电极和外置于所述陶瓷介质外的端电极,所述端电极与所述金属电极连通;所述端电极包括A层电极和B层电极,所述A层电极覆设于所述陶瓷介质外壁,所述B层电极覆设于所述A层电极,所述A层电极与所述B层电极的质量比为0.7-1.3:1。所述A层电极的厚度为30-55um。所述B层电极的厚度为30-55um。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A层电极直接与陶瓷介质粘结,增强端电极与陶瓷介质的连接性,再在A层电极上涂覆B层电极,B层电极具有良好的可焊接性,增强端电极的焊接性能。优选的,所述A层电极与所述B层电极的质量比为1:1。进一步的,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端电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电极浆料A涂覆于所述陶瓷介质外壁,烧结,制得A层电极;(b)将电极浆料B涂覆于上述步骤(a)制得的A层电极,烧结,制得端电极。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极浆料A包括以下组份,以质量分数计为,ZnO-BaO-SiO2玻璃:3-8%,银钯质量比为75:25的银钯合金:68-73%,乙基纤维素:3-5%,松油醇:15-20%。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极浆料B包括以下组份,以质量分数计为,ZnO-BaO-SiO2玻璃:0.5-1%,Bi2O3:1-3%,银钯质量比为75:25的银钯合金:71-73%,乙基纤维素:3-5%,松油醇:18-20%。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a)或所述步骤(b)中,所述烧结的温度为300-700℃。由电极浆料A制得A层电极,A层电极中的玻璃、银钯合金以及乙基纤维素可提高该层电极与陶瓷介质的连接性,提到端电极的附着力,在A层电极上涂覆电极浆料B,在烧结炉中烧结,在烧结过程中,A层电极与附着的电极浆料B的接触处融合,使A层电极和B层电极彼此渗入,成为一个整体,增强了A、B两层电极的连接性,同时,B层电极位于最外层,又增强了端电极的可焊接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附着在陶瓷介质上的电极浆料在烧结过程中,陶瓷介质中的低软化点的无定型玻璃会渗透到端电极中,甚至上浮至端电极的表面,导致端电极的可焊接性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端电极为A、B两层,A层电极与陶瓷介质连接,保证端电极的连接性,B层电极附着在A层电极上,保证端电极的可焊接性;使本专利技术的脉冲功率陶瓷电容器的端电极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和可焊接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端电极的电极浆料B中,ZnO-BaO-SiO2玻璃的含量较少,可有效的降低烧结后的端电极表面的玻璃含量,提高端电极的可焊接性。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器的端电极有陶瓷介质的结合力强,同时端电极的可焊接性高、耐焊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对比实施例1中的端电极表面的SEM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端电极表面的SEM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电极浆料A的制备:将3份ZnO-BaO-SiO2,73份银钯质量比为75:25的银钯合金粉末,4份乙基纤维素,20份松油醇混合均匀、研磨机研磨,制得电极浆料A;电极浆料B的制备:将0.5份ZnO-BaO-SiO2,1.5份Bi2O3,73份银钯质量比为75:25的银钯合金粉末,5份乙基纤维素和20份松油醇混合均匀、研磨机研磨制得电极浆料B。将电极浆料A涂覆在陶瓷介质上进行封端,再在烘干机中烘干,在烧结炉中烧结制得A层电极,再用电极浆料B涂覆在A层电极上进行封端,再在烧结炉中烧结,使电极浆料B凝固成型,得到具有A、B层电极的端电极。在本实施例中,A层电极的厚度为30um,B层电极的厚度为55um,A层电极与B层电极的质量比为1:1。实施例2:电极浆料A的制备:将7份ZnO-BaO-SiO2,68份银钯质量比为75:25的银钯合金粉末,5份乙基纤维素,20份松油醇混合均匀、研磨机研磨,制得电极浆料A;电极浆料B的制备:将1份ZnO-BaO-SiO2,3份Bi2O3,73份银钯质量比为75:25的银钯合金粉末,5份乙基纤维素和18份松油醇混合均匀、研磨机研磨制得电极浆料B。将电极浆料A涂覆在陶瓷介质上进行封端,再在烘干机中烘干,在烧结炉中烧结制得A层电极,再用电极浆料B涂覆在A层电极上进行封端,再在烧结炉中烧结,使电极浆料B凝固成型,得到端电极。A层电极的厚度为40um,B层电极的厚度为55um,A层电极与B层电极的质量比为0.8:1。实施例3:电极浆料A的制备:将5份ZnO-BaO-SiO2,70份银钯质量比为75:25的银钯合金粉末,5份乙基纤维素,20份松油醇混合均匀、研磨机研磨,制得电极浆料A;电极浆料B的制备:将0.8份ZnO-BaO-SiO2,2份Bi2O3,73份银钯质量比为75:25的银钯合金粉末,4.2份乙基纤维素和20份松油醇混合均匀、研磨机研磨制得电极浆料B。将电极浆料A涂覆在陶瓷介质上进行封端,再在烘干机中烘干,在烧结炉中烧结制得A层电极,再用电极浆料B涂覆在A层电极上进行封端,再在烧结炉中烧结,使电极浆料B凝固成型,得到端电极。在本实施例中,A层电极的厚度为55um,B层电极的厚度为40um,A层电极与B层电极的质量比为1.2:1。实施例4:电极浆料A的制备:将7份ZnO-BaO-SiO2,70份银钯质量比为75:25的银钯合金粉末,5份乙基纤维素,18份松油醇混合均匀、研磨机研磨,制得电极浆料A;电极浆料B的制备:将1份ZnO-BaO-SiO2,2份Bi2O3,73份银钯质量比为75:25的银钯合金粉末,4.5份乙基纤维素和19.5份松油醇混合均匀、研磨机研磨制得电极浆料B。将电极浆料A涂覆在陶瓷介质上进行封端,再在烘干机中烘干,在烧结炉中烧结制得A层电极,再用电极浆料B涂覆在A层电极上进行封端,再在烧结炉中烧结,使电极浆料B凝固成型,得到端电极。在本实施例中,A层电极的厚度为30um,B层电极的厚度为30um,A层电极与B层电极的质量比为1:1。实施例5:电极浆料A的制备:将6.5份ZnO-BaO-SiO2,72份银钯质量比为75:25的银钯合金粉末,3.5份乙基纤维素,18份松油醇混合均匀、研磨机研磨,制得电极浆料A;电极浆料B的制备:将0.5份ZnO-BaO-SiO2,1.5份Bi2O3,73份银钯质量比为75:25的银钯合金粉末,5份乙基纤维素和20份松油醇混合均匀、研磨机研磨制得电极浆料B。将电极浆料A涂覆在陶瓷介质上进行封端,再在烘干机中烘干,在烧结炉中烧结制得A层电极,再用电极浆料B涂覆在A层电极上进行封端,再在烧结炉中烧结,使电极浆料B凝固成型,得到端电极。在本实施例中,A层电极的厚度为55um,B层电极的厚度为30um,A层电极与B层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冲功率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介质、内置于所述陶瓷介质内的金属电极和外置于所述陶瓷介质外的端电极,所述端电极与所述金属电极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电极包括A层电极和B层电极,所述A层电极覆设于所述陶瓷介质外壁,所述B层电极覆设于所述A层电极;所述A层电极与所述B层电极的质量比为0.7‑1.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功率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介质、内置于所述陶瓷介质内的金属电极和外置于所述陶瓷介质外的端电极,所述端电极与所述金属电极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电极包括A层电极和B层电极,所述A层电极覆设于所述陶瓷介质外壁,所述B层电极覆设于所述A层电极;所述A层电极与所述B层电极的质量比为0.7-1.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功率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层电极的厚度为30-55u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功率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B层电极的厚度为30-55u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功率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层电极与所述B层电极的质量比为1:1。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脉冲功率陶瓷电容器端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电极浆料A涂覆于所述陶瓷介质外壁,烧结,制得A层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悦清张玲乔峰杜赫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电子科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