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层建筑用中压吊装电缆及其生产安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用中压吊装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试行)第1.0.5条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超高层建筑中主干电缆都采用垂直敷设,通常电缆重达5~8吨,这就要求电缆有很高的抗拉强度。现有的吊装电缆都采用钢丝铠装电缆,是在三根缆芯绞合成缆后的内垫层外周排列钢丝铠装,以使电缆能够承受纵向拉力。该结构电缆,一是电缆重量大;二是外周钢丝固定困难,施工难度大;三是电缆散热困难,载流量小,相同截面铠装电缆的载流量比非铠装电缆的载流量要减少了30%,使得电缆成本提高;四是铠装电缆外径较大,增加了电缆材料用量,也导致电缆成本增加;五是主干电缆采用额定电压6/10~8.7/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垂吊敷设电缆受建筑结构约束,有水平敷设和垂直敷设反复交替,如果采用钢丝铠装吊装电缆,必然在水平面和垂直井道交界处设置转接柜或接头,这样一来,增加投入,又增加故障率,同时增加电缆敷 ...
【技术保护点】
1.超高层建筑用中压吊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层建筑用中压吊装电缆(100)包括绝缘线芯(110)、填充条(120)、加强层(130)和外护层(140);所述绝缘线芯(110)有三根,两两相切,相邻绝缘线芯(110)的圆心延长线的夹角为120°;所述填充条(120)有三根,每根所述填充条(120)由位于中心的复合加强芯(121)以及包覆在复合加强芯(121)外部的填充本体(122)组成;所述复合加强芯(121)位于填充本体(122)的中心,三束所述复合加强芯(121)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20°;所述填充本体(122)的截面形状与两根相邻所述绝缘线芯(110)与加强层(13 ...
【技术特征摘要】
1.超高层建筑用中压吊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层建筑用中压吊装电缆(100)包括绝缘线芯(110)、填充条(120)、加强层(130)和外护层(140);所述绝缘线芯(110)有三根,两两相切,相邻绝缘线芯(110)的圆心延长线的夹角为120°;所述填充条(120)有三根,每根所述填充条(120)由位于中心的复合加强芯(121)以及包覆在复合加强芯(121)外部的填充本体(122)组成;所述复合加强芯(121)位于填充本体(122)的中心,三束所述复合加强芯(121)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20°;所述填充本体(122)的截面形状与两根相邻所述绝缘线芯(110)与加强层(130)之间的空隙的形状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用中压吊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加强芯(121)为单根或者多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层建筑用中压吊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加强芯(121)采用纤维与树脂固化而成,纤维选自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或者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用中压吊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本体(122)为聚乙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用中压吊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线芯(110)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111)、内屏蔽层(112)、绝缘层(113)、外屏蔽层(114)和金属屏蔽层(115);所述内屏蔽层(112)、绝缘层(113)和外屏蔽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静,夏霏霏,周锋,刘学,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