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598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5:15
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包括基底膜,基底膜上负载有若干种敏感物质,敏感物质在基底膜上均匀排列,敏感物质分别为含金属离子的响应材料、pH指示剂和永久偶极染料。其制备方法为,将裁剪好的基底膜放入点样模具中,盖上带孔模具盖;在保护气氛中,依次蘸取敏感物质饱和溶液在基底膜上点涂成阵列,通过微触技术使敏感物质粘附在基地膜上,直至其扩散为大小均一的圆点;用氮气缓缓吹干步骤S2中制备的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并在保护氛围中避光保存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准确度与重复性可广泛用于肺癌疾病的筛查与预后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制作方便,耗时少,大大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疾病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肺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发病率及高致死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鉴于肺癌早期阶段无明显症状,易被患者及医生忽视,因此目前大部分确诊患者已处于中晚期且幸存时间短。影像学检测、病理学检测、镜检等传统的肺癌诊断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仍具有创伤性、假阴/阳性高、价格昂贵等局限。当人体滋生肺癌时,癌细胞会产生某些标志性物质,这些化学成分被排放到血液中,然后通过肺部交换,反映为呼气中可测量的变化物,为肺癌呼气检测提供了可行性,通过检测肺癌患者与健康者呼气中具有显著差异的痕量有机挥发物(VOCs)的成分及含量变化,可以反映肺癌细胞的代谢情况,判断肺癌的发病阶段。博士论文《纳米金-卟啉复合传感阵列芯片的肺癌快速无创筛查方法研究》公开了一种6×6传感阵列芯片实现对肺癌呼气中标志性有机挥发物和临床呼气样本的快速识别检测,但36种敏感材料对肺癌呼气标志物及临床样本并非都具有识别能力,且其制作时间长,检测成本高,检测效率低。此外临床肺癌呼气样本中疾病相关成分为痕量,常规的检测方法不能全面反映肺癌疾病的发展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减少检测成本和芯片制作的时间精力,提高检测效率、检测灵敏度及检测准确率。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包括基底膜,基底膜上负载有若干种敏感物质,敏感物质在基底膜上均匀排列,敏感物质分别为含金属离子的响应材料、pH指示剂和永久偶极染料。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种敏感物质为十种,十种敏感物质在基底膜上排列成2×5阵列。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含金属离子的响应材料为四苯基锌卟啉、四苯基铁卟啉和四苯基锰卟啉,所述pH指示剂为溴甲酚绿、溴百里酚蓝、甲酚红、亮黄和氯酚红,所述永久偶极染料为尼罗红和分散橙。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底膜为疏水性PVDF膜。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将裁剪好的基底膜放入点样模具中,盖上带孔模具盖;S2:在保护气氛中,依次蘸取敏感物质饱和溶液在基底膜上点涂成阵列,通过微触技术使敏感物质粘附在基地膜上,直至其扩散为大小均一的圆点;S3:用氮气缓缓吹干步骤S2中制备的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并在保护氛围中避光保存备用。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在室温下,将疏水性PVDF膜裁剪成尺寸大小为8×16mm的膜片,用镊子轻放入点样模具中,盖上带孔模具盖。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在氮气保护氛围下,分别采用石英毛细管依次蘸取十种敏感物质饱和溶液在PVDF膜上点涂成2×5阵列,通过微触技术使敏感物质粘附在PVDF膜上,直至扩散为大小均一的圆点。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十种敏感物质为四苯基锌卟啉、四苯基铁卟啉、四苯基锰卟啉、溴甲酚绿、溴百里酚蓝、甲酚红、亮黄、氯酚红、尼罗红和分散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准确度与重复性可广泛用于肺癌疾病的筛查与预后监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制作方便,耗时少,大大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肺癌检测的呼气分析系统;图2为传感检测系统;图3为反应室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的6×6传感阵列芯片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2×5传感阵列芯片检测10ppm六种VOCs的响应差谱图,其中上排为现有的6×6传感阵列芯片响应差谱图,下排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2×5传感阵列芯片的响应差谱图;图5为现有的6×6传感阵列芯片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2×5传感阵列芯片对10ppm六种VOCs的欧氏距离响应值;以上图1-3中,1-气体过滤富集系统,2-二次热脱附系统,3-传感检测系统,4-光源,5-传感阵列芯片,6-相机,7-电脑,8-初始图像,9-反应后图像,10-差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简要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传感阵列芯片制备步骤如下:1)基底膜裁剪:室温(26℃)下,将疏水性PVDF膜裁剪成尺寸大小为8×16mm的膜片,用镊子轻轻放入点样模具中,盖上带孔模具盖;2)芯片点样:在氮气保护氛围下,采用石英毛细管(内径d≈0.3mm)蘸取十种敏感物质饱和溶液(约0.1uL)点涂于PVDF膜上,通过微触技术使敏感物质完美地粘附在PVDF膜上,直至扩散为大小均一的圆点(直径d≈2mm),最终制备出2×5阵列芯片;3)芯片储存:用氮气缓缓吹干制备好的阵列芯片,并在氮气氛围中避光保存。所用十种敏感物质为三类敏感材料,具体为:1)3种含金属离子的响应材料,基于Lewis酸碱反应,可提供电子对或金属配位点,具体为四苯基金属(锌、铁、锰)卟啉;2)5种pH指示剂,基于-Lowry酸碱理论,通过质子酸度或氢键结合作用,主要有溴甲酚绿、溴百里酚蓝、甲酚红、亮黄、氯酚红;3)2种具有大量永久偶极染料,两性离子溶剂致变色或气致变色染料,可与局部极性分子发生响应,具体为尼罗红、分散橙。如图1-3所示,用于肺癌检测的呼气分析系统主要包括:气体过滤富集系统1、二次热脱附系统2和传感检测系统3,传感检测系统3包括气泵、反应室、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气泵位于二次热脱附系统2和反应室之间的管路上,反应室里具有2个气道和2个传感阵列芯片5,2个传感阵列芯片5分别位于2个气道里,传感阵列芯片5下面具有光源4,传感阵列芯片5上方具有相机6,相机6与电脑7相连,用于采集初始图像8和反应后图像9,并得出差谱图10。气体过滤富集系统1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过滤富集装置Tenax-Ta200mg,气体过滤富集系统1用于过滤检测环境和呼出气体中一部分背景VOCs含量并将吸附富集痕量的肺癌相关VOCs,使其浓度升高达到可检测水平。二次热脱附装置2为VOCs二次热脱附装置,其载气为惰性气体氮气(N2),热脱附时温度先升至553K(280℃)热解吸吹扫出Tenax-Ta200mg不锈钢吸附管中的肺癌疾病相关物质,VOCs随后通过253K(-20℃)降温组件,得到常温下待测高浓度VOCs。传感检测系统3为可视化阵列传感检测装置,用于将富集-二次热解吸出的分析物通过自制的传感阵列芯片5上方,与传感阵列芯片5上的敏感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光源4包括发光二极管光源设备(light-emittingdiode,LED)和聚焦镜头(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amera,CMOS),用于将化学反应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传感检测系统3采集每个敏感元件的红(Red,R)、绿(Green,G)、蓝(Blue,B)三维数值,响应差谱图10是由阵列上每个敏感材料与目标物反应平衡前后的RGB差值的绝对值,主要是采用直接数字化图像获取技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每个分析物被描述为30维矢量(即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膜,基底膜上负载有若干种敏感物质,敏感物质在基底膜上均匀排列,敏感物质分别为含金属离子的响应材料、pH指示剂和永久偶极染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膜,基底膜上负载有若干种敏感物质,敏感物质在基底膜上均匀排列,敏感物质分别为含金属离子的响应材料、pH指示剂和永久偶极染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敏感物质为十种,十种敏感物质在基底膜上排列成2×5阵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金属离子的响应材料为四苯基锌卟啉、四苯基铁卟啉和四苯基锰卟啉,所述pH指示剂为溴甲酚绿、溴百里酚蓝、甲酚红、亮黄和氯酚红,所述永久偶极染料为尼罗红和分散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膜为疏水性PVDF膜。5.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可视化传感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将裁剪好的基底膜放入点样模具中,盖上带孔模具盖;S2:在保护气氛中,依次蘸取敏感物质饱和溶液在基底膜上点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红李荣鹏蒋继宏任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