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调整转动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85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方向调整转动器件,属于线棒产品技术领域,其包括中空轴套、中空轴芯、第一环形防护盖、第一轴承、第二轴承、限位调整螺栓、分离调井盖、上牙盘以及下牙盘,中空轴芯内置于中空轴套中,且中空轴芯的外侧与中空轴套之间连接有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中空轴芯的上侧套设有下牙盘,第一环形防护盖盖设中空轴套的上方开口,分离调井盖与上牙盘相对设于第一环形防护盖的两侧,且分离调井盖通过限位调整螺栓驱动连接上牙盘,使得上牙盘与下牙盘活动啮合连接。本技术方案,其通过采用双轴承结构进行转动连接,可使得两转动件之间的连接更精密准确,转动更顺畅,同时采用啮齿结构搭配弹簧,可实现双向自由转动及转动后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向调整转动器件
本技术涉及线棒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方向调整转动器件。
技术介绍
线棒是由一种钢合金与高分子塑料的复合管(精益管),其外层为PE、ABS、ESD塑胶层,中间为金属层,内层为防锈层的柔性管道,通过应用组合接头和专用配件可组装成各式的流水线、生产线、工作台、周转车、仓储货架等外形结构,其可广泛应用在汽车工业、电子制造业、通讯产业、生物工程、制药业、军工业、各种化工、精密五金等多样化的生产环节。当线棒产品应用于精密电控的转动机构时,会需要转盘或其他线棒绕着轴心线棒进行方向转动调整,因而,轴心线棒与转盘或其他线棒需通过可转动的连接器件进行转动连接,然后,现有的连接器件只是单纯靠两者大小间隙配合进行旋转,精密性不够,转动不够顺畅,且缺乏转动后的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方向调整转动器件,其通过采用双轴承结构进行转动连接,可使得两转动件之间的连接更精密准确,转动更顺畅,同时采用啮齿结构搭配弹簧,可实现双向自由转动及转动后的固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方向调整转动器件,包括中空轴套、中空轴芯、第一环形防护盖、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带弹簧的限位调整螺栓、分离调井盖、上牙盘以及下牙盘,所述中空轴芯内置于所述中空轴套中,且所述中空轴芯的外侧与所述中空轴套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所述中空轴芯的上侧套设有所述下牙盘,所述第一环形防护盖盖设所述中空轴套的上方开口,所述分离调井盖与所述上牙盘相对设于所述第一环形防护盖的两侧,且所述分离调井盖通过所述限位调整螺栓驱动连接所述上牙盘,使得所述上牙盘与所述下牙盘活动啮合连接。可选地,所述分离调井盖设有两相对设置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止点面与第二止点面,所述第一止点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止点面的高度,且所述第一止点面与所述第二止点面之间通过斜面过渡连接,每一所述限位槽对应设置一所述限位调整螺栓。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环形防护盖,所述第二环形防护盖盖设所述中空轴套的下方开口。可选地,所述第一环形防护盖及所述第二环形防护盖分别通过螺栓结构与所述中空轴套进行紧固连接。可选地,所述中空轴套的外侧设有八个凸起部,形成外侧八位卡口结构。可选地,所述中空轴芯的内侧设有四个凸起部,形成内侧四位卡口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方向调整转动器件,其包括中空轴套、中空轴芯、第一环形防护盖、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带弹簧的限位调整螺栓、分离调井盖、上牙盘以及下牙盘,使用时,中空轴芯与轴心线棒进行紧固连接,中空轴套与转盘或其他线棒进行紧固连接,由于中空轴芯与中空轴套之间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进行转动连接,使得中空轴芯与中空轴套之间形成双轴承连接,同时,分离调井盖通过限位调整螺栓驱动连接上牙盘,使得上牙盘与下牙盘活动啮合连接,当上牙盘与下牙盘分离时,转盘或其他线棒可相对轴心线棒进行双向自由转动,而当上牙盘与下牙盘啮合时,转盘或其他线棒相对轴心线棒固定连接(不可转动)。可见,本方向调整转动器件,其通过采用双轴承结构进行转动连接,可使得两转动件之间的连接更精密准确,转动更顺畅,同时采用啮齿结构搭配弹簧,可实现双向自由转动及转动后的固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向调整转动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方向调整转动器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方向调整转动器件的局部Ⅴ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方向调整转动器件100,该方向调整转动器件100包括中空轴套110、中空轴芯120、第一环形防护盖131、第一轴承140、第二轴承150、带弹簧的限位调整螺栓160、分离调井盖170、上牙盘180以及下牙盘190。其中,该中空轴芯120内置于中空轴套110中,且中空轴芯120的外侧与中空轴套110之间连接有第一轴承140与第二轴承150,中空轴芯120的上侧套设有下牙盘190,第一环形防护盖131盖设中空轴套110的上方开口,分离调井盖170与上牙盘180相对设于第一环形防护盖131的两侧,且分离调井盖131通过限位调整螺栓160驱动连接上牙盘180,使得上牙盘180与下牙盘190活动啮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分离调井盖170设有两相对设置的限位槽171,限位槽171包括第一止点面1711与第二止点面1712,第一止点面1711的高度高于第二止点面1712的高度,且第一止点面1711与第二止点面1712之间通过斜面1713过渡连接,每一限位槽171对应设置一限位调整螺栓160。这样一来,工作时,当顺时针转动分离调井盖170时,可使得限位调整螺栓160由第二止点面1712相对移动到第一止点面1711,使得限位调整螺栓160带动上牙盘180上移,此时,上牙盘180与下牙盘190分离,中空轴套110可相对中空轴芯120进行双向自由转动,以进行合适的转动方向调整,调整完毕后,只需逆时针转动分离调井盖170,使得限位调整螺栓160由第一止点面1711相对移动到第二止点面1712,同时,在限位调整螺栓160的弹簧复位下使得上牙盘180下移,此时,上牙盘180与下牙盘190啮合,中空轴套110相对中空轴芯120固定连接(不可转动)。如图2所示,该方向调整转动器件100还包括第二环形防护盖132,第二环形防护盖132盖设中空轴套110的下方开口。第一环形防护盖131及第二环形防护盖132分别通过螺栓结构与中空轴套110进行紧固连接。通过防护盖的结构设计,可对中空轴套110内的各部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如图2所示,中空轴套110的外侧设有八个凸起部111,形成外侧八位卡口结构,有利于中空轴套110与转盘或其他线棒进行紧固连接。中空轴芯120的内侧设有四个凸起部121,形成内侧四位卡口结构,有利于中空轴芯120与轴心线棒进行紧固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方向调整转动器件,其包括中空轴套、中空轴芯、第一环形防护盖、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带弹簧的限位调整螺栓、分离调井盖、上牙盘以及下牙盘,使用时,中空轴芯与轴心线棒进行紧固连接,中空轴套与转盘或其他线棒进行紧固连接,由于中空轴芯与中空轴套之间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进行转动连接,使得中空轴芯与中空轴套之间形成双轴承连接,同时,分离调井盖通过限位调整螺栓驱动连接上牙盘,使得上牙盘与下牙盘活动啮合连接,当上牙盘与下牙盘分离时,转盘或其他线棒可相对轴心线棒进行双向自由转动,而当上牙盘与下牙盘啮合时,转盘或其他线棒相对轴心线棒固定连接(不可转动)。可见,本方向调整转动器件,其通过采用双轴承结构进行转动连接,可使得两转动件之间的连接更精密准确,转动更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向调整转动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轴套、中空轴芯、第一环形防护盖、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带弹簧的限位调整螺栓、分离调井盖、上牙盘以及下牙盘,所述中空轴芯内置于所述中空轴套中,且所述中空轴芯的外侧与所述中空轴套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所述中空轴芯的上侧套设有所述下牙盘,所述第一环形防护盖盖设所述中空轴套的上方开口,所述分离调井盖与所述上牙盘相对设于所述第一环形防护盖的两侧,且所述分离调井盖通过所述限位调整螺栓驱动连接所述上牙盘,使得所述上牙盘与所述下牙盘活动啮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向调整转动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轴套、中空轴芯、第一环形防护盖、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带弹簧的限位调整螺栓、分离调井盖、上牙盘以及下牙盘,所述中空轴芯内置于所述中空轴套中,且所述中空轴芯的外侧与所述中空轴套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所述中空轴芯的上侧套设有所述下牙盘,所述第一环形防护盖盖设所述中空轴套的上方开口,所述分离调井盖与所述上牙盘相对设于所述第一环形防护盖的两侧,且所述分离调井盖通过所述限位调整螺栓驱动连接所述上牙盘,使得所述上牙盘与所述下牙盘活动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调整转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调井盖设有两相对设置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止点面与第二止点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精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