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贵专利>正文

组合式室内换新风机和风力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5779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4:24
组合式室内换新风机和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房屋的楼顶设置多方向进风口组件,多方向进风口组件连接集风组件,集风组件连接发电机组,发电机组连接排风管组件,在房屋的室外设置换新风的室外机,房屋的室内与设置换新风的室内机,室外机的一侧经管道与排风管组件相通,室外机的另一侧经管道与室内机相通,通过风力发电机构,有效的利用了自然风力资源,既能给换新风机构提供了电能,节省换新风机构运行的能耗,又能给室内带来良好、新鲜的空气,而换新风机构中将送风机、抽风机等组件设置在室外机中,降低了室内的噪音,更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室内换新风机和风力发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室内的换新风机和风力发电系统,特别是涉及组合式室内换新风机和风力发电系统,属于风力发电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有效利用天然风力资源和对自身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风力发电与室内空气净化越来越引起重视,于是各种风力发电机、室内新风机等不断出现。传统的风力发电机组由风叶、发电机、支杆等组成,这种发电系统存在着下面的缺点:一、受地域限制不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尤其不能应用于屋顶,浪费了屋顶的风力资源;二、受风向限制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风力资源。因此有人申请了中国技术专利201520068906.7,专利名称为“一种家用风力发电机”,包括支架杆、一组导风箱、一组叶片、转轴、变速器、发电机和蓄电池,支架杆分别设有一组进气口和一组出气口,一组导风箱的四周分别设有一组导风口,底部设有出风口,一组导风箱分别安装在支架杆的一组进气口处,且一组导风箱的出风口与支架杆进气口相通,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活动安装在支架杆内,该结构虽然结构简单,适用于家用,但导风箱上仅开有四个方向的进风口,不能充分有效的让来自不同角度的自然风吹进管内,导致发电效率低。还有人申请了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611082467.0,专利名称为“一种聚风塔和一种聚风式风力发电机组”,包括依次密封固定连接的集风装置、导风管、送风管、扩散器,所述集风装置设置在所述聚风塔的最顶端,用于收集风能,所述集风装置的下方设有出风口,所述导风管的进风端与所述集风装置出风口相连,所述导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送风管的进风口相连,所述送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扩散器的进风口相连,所述扩散器的出风口与所述排风口相连。所述聚风塔能将空气收集后在风压作用下形成涡旋流被加速推入工作管道,叶轮安置在工作管道中驱动发电机,将风能转换成电能。该结构存在的缺点是:一、集风装置的进风口是二个方向(即水平与垂直方向),该聚风装置不能充分有效地让来自不同角度的自然风吹进管内,不能充分利用天然风力资源而减弱了风力发电效果;二、该专利技术在权利要求第9条中所述:在排风口处设有挡风板,挡风板正对扩散器的出口,用于防止自然风从排风口吹入扩散器内;众所周知,在某一小范围区域内,大气中的风速、风量与风压是相同的,该专利技术集风装置的进风口与排风口都是水平方向的,也就时说,自然风可同时以等速、等压地从集风装置与排风口吹入并通向管内,使管内的气流处于相向流动的状态而不能流通,不会让发电机上的风叶转动,达不到发电效果;设置在排风口处的挡风板没有什么作用,即使出现从集风装置进入的风速大于从排风口进入的的风速,那么自然风相向流动的速度差,也大大减弱了管内风速而引响发电效果。另外,传统的室内新风机,使用的是国家电网输送的电,若长期开机用电量大,增加费用;若不长期开机又保证不了室内空气质量,况且传统新风机中的风机与净化组合件、热交换器安装在同一机壳内,不但造成机器体积庞大,占用家内有限的空间,而且使室内噪音增大,影响人们的生活与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来自各个角度风向的风力资源,受地域限制小,安装方便,全天有效净化室内空气,能耗低,室内噪音小的组合式室内换新风机和风力发电系统。本技术组合式室内换新风机和风力发电系统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房屋的楼顶设置多方向进风口组件,多方向进风口组件连接集风组件,集风组件连接发电机组,发电机组连接排风管组件,在房屋的室外设置换新风的室外机,房屋的室内与设置换新风的室内机,室外机的一侧经管道与排风管组件相通,室外机的另一侧经管道与室内机相通,所述的多方向进风口组件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中设置大固定座,大固定座中制有周边插孔、顶部插孔和中心插孔,在周边插孔和顶部插孔中插入下进风广口件,中心插孔中插入小固定座,小固定座的中心制有顶进风口,小固定座的周边制有侧壁插孔,侧壁插孔中插入上进风广口件,所述的集风组件包括大集风通道,大集风通道的上口大,下口逐渐缩小,大集风通道的上口经紧固件与大固定座的下口相固定,在大集风通道的下口连接弧形的小集风通道,小集风通道的下口连接通风管,通风管的另一头连接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的另一头连接发电机组,所述的发电机组包括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上、下固定壳中设置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发电机,发电机连接电箱,上、下固定壳之间经紧固件相固定,上、下固定壳的一侧经紧固件与文丘里管相固定,上、下固定壳的另一侧连接排风管组件,所述的排风管组件包括排风主管,排风主管的一头与发电机组相连接,排风主管的另一头连接排风支管,排风支管的进口与排风主管的出口相通,排风支管连接室外机,所述的室外机包括外机壳,外机壳的一侧连接室外进风管和室外出风管,外机壳的另一侧连接室内进风管和室内出风管,在外机壳中制有送风导流室和抽风导流室,送风导流室中设置送风机,送风机的一侧与室外进风管相通,送风机的另一侧与室内进风管相通,抽风导流室中设置抽风机,抽风机的一侧与室外出风管相通,抽风机的另一侧与室内出风管相通,所述的室内机包括内机壳,内机壳中设置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一侧设置初效滤网组件,热交换器的另一侧设置高效滤网组件,内机壳的一侧连接室内进风管和室内出风管,室内进风管与热交换器的初效滤网组件相对应,内机壳的另一侧开有室内空气出口和室内空气进口,室内空气出口与热交换器的高效滤网组件相对应。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室内换新风机和风力发电系统,工作时,由来自不同角度的自然风吹入多方向进风口组件的顶进风口、上进风广口件和下进风广口件并向下汇聚到大集风通道的空腔中,再沿着大集风通道向下进入小集风通道中,再经过通风管和文丘里管进入发电机组中,汇聚后的风力吹动发电机组中发电机的风叶,由风叶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能,并经过第二、第三至第N个发电机(可根据每层室内所需的新风量,选择室内换新风机的室外机内的送风电机、抽风机、排风扇的功率大小,由每层电机的总用电量,统计出整栋房子的总用电量,安装一个或N个发电机),使发电机组产生电能,而汇聚的自然风继续输送至排风主管,由排风主管输送至排风支管(可根据同一层房间的数量,分支出相对应的数量的排风支管),再由排风支管经室外进风管将自然风输送至各楼层的室外机中,同时发电机组所产生的电能也经过电源线输送至各楼层的室外机和室内机中,由室外机中的送风机开始工作,自然风经排风支管和室外进风管进入室外机,通过送风机将自然风经室内进风管输送至室内机中,自然风经过初效滤网组件进行初效过滤,再进入热交换器与室内输出的空气热量相互交换,使空气温度更加均衡、适宜,最后经过高效滤网组件进行高效过滤后,新鲜的空气经室内空气出口输送至室内,在送风机工作的同时抽风机也开始工作,由抽风机将室内污浊的空气经室内空气进口输送至室内机中,并经过热交换器与室外的新鲜空气热量交换、均衡,再经过室内出风管输送至室外机中,由室外机内的抽风机将污浊的空气从室外出风管排放至外界。本方案组合式室内换新风机和风力发电系统,将风力发电机构和室内的换新风机构结合在一起,风力发电机构由多方向进风口组件、集风组件、发电机组和排风管组件组成,其中多方向进风口组件可设置在楼层的顶部,受地域限制小,在多方向进风口组件中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室内换新风机和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房屋(80)的楼顶设置多方向进风口组件(1),多方向进风口组件连接集风组件(2),集风组件连接发电机组(3),发电机组连接排风管组件(4),在房屋(80)的室外设置换新风的室外机(5),房屋的室内与设置换新风的室内机(7),室外机的一侧经管道与排风管组件(4)相通,室外机的另一侧经管道与室内机(7)相通,所述的多方向进风口组件(1)包括固定架(11),固定架中设置大固定座(12),大固定座中制有周边插孔(13)、顶部插孔(14)和中心插孔(15),在周边插孔和顶部插孔中插入下进风广口件(16),中心插孔中插入小固定座(17),小固定座的中心制有顶进风口(18),小固定座的周边制有侧壁插孔(19),侧壁插孔中插入上进风广口件(10),所述的集风组件(2)包括大集风通道(21),大集风通道的上口大,下口逐渐缩小,大集风通道的上口经紧固件与大固定座(12)的下口相固定,在大集风通道的下口连接弧形的小集风通道(22),小集风通道的下口连接通风管(23),通风管的另一头连接文丘里管(24),文丘里管的另一头连接发电机组(3),所述的发电机组(3)包括上固定壳(31)和下固定壳(32),上、下固定壳中设置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发电机(33),发电机连接电箱(34),上、下固定壳之间经紧固件相固定,上、下固定壳的一侧经紧固件与文丘里管(24)相固定,上、下固定壳的另一侧连接排风管组件(4),所述的排风管组件(4)包括排风主管(41),排风主管的一头与发电机组(3)相连接,排风主管的另一头连接排风支管(42),排风支管的进口与排风主管的出口相通,排风支管连接室外机(5),所述的室外机(5)包括外机壳(51),外机壳的一侧连接室外进风管(52)和室外出风管(53),外机壳的另一侧连接室内进风管(54)和室内出风管(55),在外机壳中制有送风导流室(56)和抽风导流室(57),送风导流室中设置送风机(58),送风机的一侧与室外进风管(52)相通,送风机的另一侧与室内进风管(54)相通,抽风导流室中设置抽风机(59),抽风机的一侧与室外出风管(53)相通,抽风机的另一侧与室内出风管(55)相通,所述的室内机(7)包括内机壳(71),内机壳中设置热交换器(72),热交换器的一侧设置初效滤网组件(73),热交换器的另一侧设置高效滤网组件(74),内机壳(71)的一侧连接室内进风管(54)和室内出风管(55),室内进风管(54)与热交换器(72)的初效滤网组件(73)相对应,内机壳的另一侧开有室内空气出口(75)和室内空气进口(76),室内空气出口与热交换器的高效滤网组件(74)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室内换新风机和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房屋(80)的楼顶设置多方向进风口组件(1),多方向进风口组件连接集风组件(2),集风组件连接发电机组(3),发电机组连接排风管组件(4),在房屋(80)的室外设置换新风的室外机(5),房屋的室内与设置换新风的室内机(7),室外机的一侧经管道与排风管组件(4)相通,室外机的另一侧经管道与室内机(7)相通,所述的多方向进风口组件(1)包括固定架(11),固定架中设置大固定座(12),大固定座中制有周边插孔(13)、顶部插孔(14)和中心插孔(15),在周边插孔和顶部插孔中插入下进风广口件(16),中心插孔中插入小固定座(17),小固定座的中心制有顶进风口(18),小固定座的周边制有侧壁插孔(19),侧壁插孔中插入上进风广口件(10),所述的集风组件(2)包括大集风通道(21),大集风通道的上口大,下口逐渐缩小,大集风通道的上口经紧固件与大固定座(12)的下口相固定,在大集风通道的下口连接弧形的小集风通道(22),小集风通道的下口连接通风管(23),通风管的另一头连接文丘里管(24),文丘里管的另一头连接发电机组(3),所述的发电机组(3)包括上固定壳(31)和下固定壳(32),上、下固定壳中设置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发电机(33),发电机连接电箱(34),上、下固定壳之间经紧固件相固定,上、下固定壳的一侧经紧固件与文丘里管(24)相固定,上、下固定壳的另一侧连接排风管组件(4),所述的排风管组件(4)包括排风主管(41),排风主管的一头与发电机组(3)相连接,排风主管的另一头连接排风支管(42),排风支管的进口与排风主管的出口相通,排风支管连接室外机(5),所述的室外机(5)包括外机壳(51),外机壳的一侧连接室外进风管(52)和室外出风管(53),外机壳的另一侧连接室内进风管(54)和室内出风管(55),在外机壳中制有送风导流室(56)和抽风导流室(57),送风导流室中设置送风机(58),送风机的一侧与室外进风管(52)相通,送风机的另一侧与室内进风管(54)相通,抽风导流室中设置抽风机(59),抽风机的一侧与室外出风管(53)相通,抽风机的另一侧与室内出风管(55)相通,所述的室内机(7)包括内机壳(71),内机壳中设置热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贵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