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632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50
一种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由站人平台装置和平台承托装置构成。平台承托装置设置在电梯井四面的剪力墙上。站人平台装置被平台承托装置悬空托起在电梯井任意施工位置。施工人员通过攀梯进入站人平台进行作业。电梯井内部施工前,将平台承托装置的八个承载钢棒插入施工处的预埋PVC套管并伸入到电梯井道内;将站人平台装置通过塔吊放置在承载钢棒上面即可对电梯井施工面进行施工。将站人平台装置周转至上一层重新放置的承载钢棒上即可进入另一个作业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周转率高。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了搭设脚手架所用工时,解决了搭设脚手架期间各个专业交叉施工影响施工进度的矛盾,极大地提高工程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
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站人作业平台,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在电梯井内施工,传统做法是通过扣件从下至上依次进行搭设钢管脚手架,施工人员站在脚手架上面作业。电梯井内搭设脚手架,操作不便,搭设质量受工人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影响较大,搭设质量不稳定,搭设作业或使用中有可能出现安全风险;另外脚手架搭设中,架子工和木工之间的专业衔接矛盾突出,搭设速度慢;电梯井施工作业完成后还需要拆除脚手架,脚手架不能重复使用,其搭设与拆除过程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在电梯井内搭设脚手架的弊端,给出一种无须搭设脚手架、且结构简单、周转利用率高,使用安全并能提高工程施工进度的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本技术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的。本技术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包括电梯井四面的剪力墙,本技术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的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由站人平台装置和平台承托装置构成,所述平台承托装置设在电梯井四面的剪力墙上,所述站人平台装置被平台承托装置悬空托起在电梯井中的施工位置。本技术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其中所述站人平台装置由设置的一个基础框型座,基础框型座上面焊接一块平面钢板,平面钢板的四角于对角线处对称各焊接一个定位桩,于定位桩的外侧对称各焊接一个吊环,四个定位桩通过扣件各自连接一根立柱,其中一根立柱通过扣件连接活动攀梯,四根立柱通过若干层横杆由扣件连接并在横杆处设有两层站人平台构成,所述平台承托装置由预埋在电梯井四面剪力墙上的PVC管以及PVC管中插入的承载钢棒构成,所述PVC管对应四面剪力墙的若干设计位置由低到高设有若干层,所述承载钢棒处在施工层的PVC管内。本技术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其中所述PVC管在电梯井一面剪力墙的一层上设有两根,四面剪力墙的同一层八根PVC管以及承载钢棒其轴心线处在同一平面上。本技术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其中所述承载钢棒一端焊接有操作手柄,处在施工层的PVC管内的承载钢棒从剪力墙的墙外向电梯井内活动插入。本技术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其中所述基础框型座由50×50mm方钢焊接构成,所述平面钢板由3mm花纹钢板构成,所述吊环由φ25mm圆钢构成,所述定位桩为φ48×3.6mm、L=500mm的钢管,所述攀梯由φ40mm、L=300mm圆钢制作,所述立柱为φ48×3.6mm、L=4000mm的钢管,所述PVC管10外径50mm,所述承载钢棒由φ40mm、L=600mm圆钢制作。本技术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由站人平台装置和平台承托装置构成。平台承托装置设置在电梯井四面的剪力墙上。站人平台装置被平台承托装置悬空托起在电梯井中任意施工位置。站人平台装置的立柱上通过扣件设有活动攀梯,施工人员通过攀梯进入站人平台进行作业。本技术的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可以多个工程周转使用,周转利用率高。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使用本技术节省了搭设脚手架所用工时,解决了搭设脚手架期间各个专业交叉施工相互影响施工进度的矛盾,极大地提高工程施工进度。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中的站人平台装置主视示意图。图3为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中的站人平台装置三维示意图。图4为站人平台装置中的底座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中的平台承托装置平面示意图。图6为平台承托装置中的承载钢棒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本技术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包括电梯井四面的剪力墙9。本技术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由站人平台装置Ⅰ和平台承托装置Ⅱ构成。平台承托装置Ⅱ设在电梯井四面的剪力墙9上。站人平台装置Ⅰ被平台承托装置Ⅱ悬空托起在电梯井中的施工位置。如图2、图3、图4所示,站人平台装置Ⅰ由设置的一个基础框型座1,基础框型座1上面焊接一块平面钢板2,平面钢板2的四角于对角线处对称各焊接一个定位桩5,于定位桩5的外侧对称各焊接一个吊环3,四个定位桩5通过扣件4各自连接一根立柱7,其中一根立柱7通过扣件4连接活动攀梯6,四根立柱7通过若干层横杆由扣件4连接并在横杆处设有两层站人平台8构成。如图1、图5、图6所示,平台承托装置Ⅱ由预埋在电梯井四面剪力墙9上的PVC管10以及PVC管10中插入的承载钢棒11构成。PVC管10对应四面剪力墙9的若干设计位置由低到高设有若干层。承载钢棒11处在施工层的PVC管10内。如图1、图5所示,PVC管10在电梯井一面剪力墙9的一层上设有两根。四面剪力墙的同一层八根PVC管10以及承载钢棒11其轴心线处在同一平面上。如图6所示,承载钢棒11一端焊接有用于插、拔的操作手柄12。如图1、图5所示,处在施工层的PVC管10内的承载钢棒11从剪力墙9墙外向电梯井内活动插入。本技术电梯井专用操作平中,所述基础框型座1由50×50mm方钢焊接构成,所述平面钢板2由3mm花纹钢板构成,所述吊环3由φ25mm圆钢构成,所述定位桩5为φ48×3.6mm、L=500mm的钢管,所述攀梯6由φ40mm、L=300mm圆钢制作,所述立柱7为φ48×3.6mm、L=4000mm的钢管,所述PVC管10外径50mm,所述承载钢棒11由φ40mm、L=600mm圆钢制作。应用本技术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于电梯井道主体结构施工时,在电梯井四面剪力墙9上按规定预埋若干个平台承托装置B的PVC套管10。电梯井内部施工前,将平台承托装置B的八个承载钢棒11插入预施工处的预埋PVC套管10并伸入到电梯井道内,之后通过塔吊将站人平台装置A放在承载钢棒11上面,使承载钢棒11托住站人平台装置A即可对电梯井施工面进行施工。当电梯井该层结构施工完成后,使用塔吊将站人平台装置A周转至上一层并在上一层的PVC套管10内通过操作手柄12重新插入八个承载钢棒11,由承载钢棒11再次托住站人平台装置A,即可进入另一个施工作业面。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包括电梯井四面的剪力墙(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由站人平台装置(Ⅰ)和平台承托装置(Ⅱ)构成,所述平台承托装置(Ⅱ)设在电梯井四面的剪力墙(9)上,所述站人平台装置(Ⅰ)被平台承托装置(Ⅱ)悬空托起在电梯井中的施工位置;所述站人平台装置(Ⅰ)由设置的一个基础框型座(1),基础框型座(1)上面焊接一块平面钢板(2),平面钢板(2)的四角于对角线处对称各焊接一个定位桩(5),于定位桩(5)的外侧对称各焊接一个吊环(3),四个定位桩(5)通过扣件(4)各自连接一根立柱(7),其中一根立柱(7)通过扣件(4)连接活动攀梯(6),四根立柱(7)通过若干层横杆由扣件(4)连接并在横杆处设有两层站人平台(8)构成,所述平台承托装置(Ⅱ)由预埋在电梯井四面剪力墙(9)上的PVC管(10)以及PVC管(10)中插入的承载钢棒(11)构成,所述PVC管(10)对应四面剪力墙(9)的若干设计位置由低到高设有若干层,所述承载钢棒(11)处在施工层的PVC管(10)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包括电梯井四面的剪力墙(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专用操作平台由站人平台装置(Ⅰ)和平台承托装置(Ⅱ)构成,所述平台承托装置(Ⅱ)设在电梯井四面的剪力墙(9)上,所述站人平台装置(Ⅰ)被平台承托装置(Ⅱ)悬空托起在电梯井中的施工位置;所述站人平台装置(Ⅰ)由设置的一个基础框型座(1),基础框型座(1)上面焊接一块平面钢板(2),平面钢板(2)的四角于对角线处对称各焊接一个定位桩(5),于定位桩(5)的外侧对称各焊接一个吊环(3),四个定位桩(5)通过扣件(4)各自连接一根立柱(7),其中一根立柱(7)通过扣件(4)连接活动攀梯(6),四根立柱(7)通过若干层横杆由扣件(4)连接并在横杆处设有两层站人平台(8)构成,所述平台承托装置(Ⅱ)由预埋在电梯井四面剪力墙(9)上的PVC管(10)以及PVC管(10)中插入的承载钢棒(11)构成,所述PVC管(10)对应四面剪力墙(9)的若干设计位置由低到高设有若干层,所述承载钢棒(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强宁军泽冯立雷崔彦波崔金隆廉鸿旭崔琪吴小志苏贤明龙海连谷雪龙王廷猛马露张赛许利娜牛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