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竖向拼接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竖向拼接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具有产品质量可控、绿色环保和施工便捷等优点。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竖向连接区域是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的敏感部位,也是结构的薄弱环节。因此,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连接方法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及功能性。但是,现有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竖向拼接节点形式较少,且具体实施方式较为繁琐。因此,需要一种性能优越,施工便捷,符合建筑工业化要求的新型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竖向拼接节点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竖向拼接节点结构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竖向拼接节点结构,包括:一上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其下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向下凸设至少二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凸榫,其下底面的两端分别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竖向拼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其下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向下凸设至少二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凸榫,其下底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上外伸工字型钢和若干上端部外伸纵筋,其底面的中部设有若干上中部外伸纵筋,上端部外伸纵筋设于上外伸工字型钢外周,上中部外伸纵筋的配筋率不小于0.25%,上端部外伸纵筋的直径大于上中部外伸纵筋;一下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其上顶面凹设对应上述凸榫的至少二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凹槽,其上顶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上述上外伸工字型钢对应的一下外伸工字型钢及与上述若干上端部外伸纵筋一一对应且尺寸相同的若干下端部外伸纵筋,其上顶面的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竖向拼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其下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向下凸设至少二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凸榫,其下底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上外伸工字型钢和若干上端部外伸纵筋,其底面的中部设有若干上中部外伸纵筋,上端部外伸纵筋设于上外伸工字型钢外周,上中部外伸纵筋的配筋率不小于0.25%,上端部外伸纵筋的直径大于上中部外伸纵筋;一下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其上顶面凹设对应上述凸榫的至少二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凹槽,其上顶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上述上外伸工字型钢对应的一下外伸工字型钢及与上述若干上端部外伸纵筋一一对应且尺寸相同的若干下端部外伸纵筋,其上顶面的中部设有与上述若干上中部外伸纵筋一一对应且尺寸相同的若干下中部外伸纵筋;上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下端和下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上端之间的区域为连接区域,上述凸榫的下端插设于上述凹槽内,上述凸榫的横截面的边长为上述上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厚度的20~30%,上述凹槽的横截面的边长比上述凸榫的横截面的边长大1.8~2.5mm;上外伸工字型钢和下外伸工字型钢通过拼接钢板及高强螺栓相连;上端部外伸纵筋和下端部外伸纵筋相互搭接并通过铁丝捆扎相连,上端部外伸纵筋和下端部外伸纵筋的搭接区域的长度为上端部外伸纵筋和下端部外伸纵筋的直径的10~15倍,上中部外伸纵筋和下中部外伸纵筋相互搭接并通过铁丝捆扎相连,上中部外伸纵筋和下中部外伸纵筋的搭接区域的长度为上中部外伸纵筋和下中部外伸纵筋的直径的10~15倍,上述连接区域浇筑有超高性能混凝土,以将上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和下型钢混凝土剪力墙连成一体,上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周壁等间距开设有连通所述连接区域的若干出浆通道,以保证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密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竖向拼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榫的横截面的边长为所述上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厚度的2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竖向拼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上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长度方向,在所述上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两面分别等间距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连接区域的出浆通道,且沿所述上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宽度方向,在所述上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两面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一连通所述连接区域的出浆通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竖向拼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通道的直径小于相邻二上端部外伸纵筋的间距及相邻二上中部外伸纵筋的净距。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红松,方膨膨,郭子雄,王晨,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