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输送干燥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337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输送干燥管道,包括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有第一进风管且第一进风管与环形管道相切,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游依次开设有进泥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游开设有干污泥出口,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有第二进风管且第二进风管与环形管道相切,所述第二进风管的风力方向与第一进风管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道的占地面积小、效率高、故障少,并且能够灵活调节污泥水分并减少臭气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输送干燥管道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泥输送干燥管道。
技术介绍
有机性污泥在经过脱水工序脱水后,其含水率一般在80%左右,有相当的黏附性给输送及储存带来困难,根据最终处理方式或用途要求,对有机性污泥的含水率也有不同的要求,当有机性污泥的最终处理方式为填埋、肥料利用、燃料利用时,一般要求有机性污泥的含水率在30%以下,有时要求达到含水率10%以下,因此经过脱水工序的污泥还需要经过更多干燥设备干燥。然而在所要求的含水率频繁变化的情况下,设置干燥设备的方案无疑在投资上及设备使用效率上均会有一定程度的浪费,且不同含水率有机性污泥对设备造成的磨损而产生的维修保养费用也会随之增加,随最终含水率的降低,污泥对设备造成的磨损也会急剧增加。另外,有机性污泥在干燥和输送过程中,带有相当大的臭味影响周边环境,需要单独设置除臭设备。因此技术一种既能成本低、效率、故障少,同时能灵活调节水分并去除相当的臭气的污泥输送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输送干燥管道,该管道占地面积小、效率高、故障少,并且能够灵活调节污泥水分并减少臭气污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输送干燥管道,包括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有第一进风管且第一进风管与环形管道相切,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游依次开设有进泥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游开设有干污泥出口,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有第二进风管且第二进风管与环形管道相切,所述第二进风管的风力方向与第一进风管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污泥输送干燥管道,在管道内热风与部分脱水的有机性污泥直接接触,热风动能迅速有效地分离有机物废弃物,降低污泥的黏附性,使其顺利通过管道输送;同时能有效传递热量给水分子使其蒸发,传热容量系数高于间接加热干燥方式,故容易得到减低含水率的污泥产品。2、本技术污泥输送干燥管道,环形管道的设置对污泥起到了调整粒度和调整含水率的作用,同时环形管道占地面积较小,效率高,成本低。3、由于环形管道的作用,从环形管道排出的干污泥的最终含水率与热风的温度基本成线性关系,通过调整热风温度,可以间接灵活容易地得到指定含水率的干污泥产品。4、臭气随干污泥一起从管道排出,经过后续处理排放,有效减少了臭气污染。5、本技术通过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两次进风使污泥能够高效在管道内输送,避免了污泥滞留管道内。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如下:为了方便拆卸、安装和运输,所述环形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第一弧管、第二弧管、第二直管、第三弧管和第四弧管,所述第一弧管、第二弧管、第三弧管和第四弧管均呈90°角,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一直管与第四弧管连接处,所述进泥口设置在第一直管上,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第一弧管上,所述干污泥出口设置在第三弧管和第四弧管连接。为了避免大量干污泥由第四弧管流回,并且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投入,所述第一弧管内径比第四弧管大。由于干污泥出口设置在第三弧管和第四弧管连接处,可能有部分干污泥来不及流出由第四弧管流回,因此将第四弧管的内径设置的较小避免大量干污泥回流,同时可以减少成本投入。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时间和寿命,节约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所述环形管道内部设有耐磨内衬片。为了减少成本投入,所述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连通。两个进风管联通,只需要一次进风即可以达到效果,降低成本。可选的,所述第二进风管进风口依次通过第三直管和第五弧管连接到第一进风管上,所述第二进风管与第三直管呈110°角,第五弧管呈90°角。第二进风管与第三直管呈110°角,方便一体化生产,减小装配难度,同时保证了第二进风管的进风方向能够高效输送污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第一进风管;2、第二进风管;3、进泥口;4、干污泥出口;5、第一开口;6、第二开口;7、第一直管;8、第二直管;9、第三直管;10、第一弧管;11、第二弧管;12、第三弧管;13、第四弧管;14、第五弧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泥输送干燥管道,包括环形管道。环形管道的内部设有耐磨内衬片,环形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7、第一弧管10、第二弧管11、第二直管8、第三弧管12和第四弧管13。其中第一弧管10、第二弧管11、第三弧管12和第四弧管13均呈90°角,并且第一弧管10的内径大于第四弧管13的内径。第一直管7和第四弧管13连接处开设有第一开口5,第一开口5连接由第一进风管1,第一进风管1和第一直管7方向相同且风力朝第一弧管10方向。第一直管7上开设有进泥口3。第一弧管10上开设有第二开口6,第二开口6连接由第二进风管2,第二进风管2与第一弧管10相切且风力朝第二弧管11方向。第三弧管12和第四弧管13连接处开设有干污泥出口4。第二进风管2的进风口依次通过第三直管9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输送干燥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有第一进风管且第一进风管与环形管道相切,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游依次开设有进泥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游开设有干污泥出口,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有第二进风管且第二进风管与环形管道相切,所述第二进风管的风力方向与第一进风管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输送干燥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有第一进风管且第一进风管与环形管道相切,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游依次开设有进泥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游开设有干污泥出口,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有第二进风管且第二进风管与环形管道相切,所述第二进风管的风力方向与第一进风管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输送干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第一弧管、第二弧管、第二直管、第三弧管和第四弧管,所述第一弧管、第二弧管、第三弧管和第四弧管均呈90°角,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一直管与第四弧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林旭王华祥杨宜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浪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