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由金属配位作用的具有韧性、耐疲劳性、对切口不敏感性、优异自修复性能的弹性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修复超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由金属配位作用的具有韧性、耐疲劳性、对切口不敏感性、优异自修复性能的弹性体。
技术介绍
自修复,自动修复损伤的能力,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独特特征,在提高生物体的预期寿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类似的方法,合成的可自修复的聚合物能够在机械损伤后自我修复并恢复功能。在这些材料中,一种方法是使用基于中空或胶囊体系来存储和释放修复剂(也称为外在修复方法)。这种修复方法取决于使用的修复剂,一旦修复剂耗尽将导致修复终止。另一种方法(也称为本征型修复方法)是利用动态共价键(例如Diels-Alder反应,二硫键)或非共价相互作用(例如氢键,离子相互作用,π-π相互作用,主客体相互作用,金属配位相互作用),它提供了一种有效自主的可重复自修复途径。虽然在自修复材料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内在自修复材料的设计和制造,特别是那些在温和条件下将强的机械性能和高自修复效率相结合仍然是一个持续的挑战。作为可逆非共价相互作用之一的金属—配位相互作用,在自修复体系方面具有一定的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配位型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N‑(2‑吡啶甲基)亚氨基二乙醇PY为扩链剂,合成聚氨酯PU;将聚氨酯PU与Fe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反应一段时间,干燥脱除溶剂,即得金属配位络合物,即:金属配位型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配位型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N-(2-吡啶甲基)亚氨基二乙醇PY为扩链剂,合成聚氨酯PU;将聚氨酯PU与Fe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反应一段时间,干燥脱除溶剂,即得金属配位络合物,即:金属配位型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弹性体中,Fe盐与N-(2-吡啶甲基)亚氨基二乙醇PY的摩尔比为1:4~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2-吡啶甲基)亚氨基二乙醇PY的制备方法为:将二乙醇胺溶于异丙醇中,然后加入2-(氯甲基)吡啶盐酸盐和碳酸钠,反应回流过夜;蒸除溶剂、用二氯甲烷溶液和饱和盐水萃取;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二氯甲烷,即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和N-(2-吡啶甲基)亚氨基二乙醇PY的摩尔比为:2~4: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彬,盖广杰,李冬,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