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意识的逐渐增强,环境保护法规的逐步完善,对污水处理的要求也日渐高涨。小型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小,可以方便地就近安置在污染源附近,从而减少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和投资,特别适用于海岛、农村等地区。然而,小型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的处理量较小,能耗较高,并且脱氮除磷方面仍然不尽如人意,且对污水水量和污染程度等方面的冲击往往耐受性较差。因此,仍然需要改进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以便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以解决前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竖直设置于池底上的圆柱形外壳和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外壳的内部空间分割成半圆柱形的左部和右部,左部作为曝气槽;右部的下部设有倒置半圆锥台形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下端连接于池底并且上端连接于外壳的内壁中部,右部被第二隔板分割成上部和下部,上部作为沉淀槽,下部作为缺氧槽;第一隔板的中部设有连通曝气槽和沉淀槽的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于池底(54)上的圆柱形外壳(51)和第一隔板(52),第一隔板(52)将外壳(51)的内部空间分割成半圆柱形的左部和右部,左部作为曝气槽(1);右部的下部设有倒置半圆锥台形的第二隔板(53),第二隔板(53)的下端连接于池底(54)并且上端连接于外壳(51)的内壁中部,右部被第二隔板(53)分割成上部和下部,上部作为沉淀槽(2),下部作为缺氧槽(3);第一隔板(52)的中部设有连通曝气槽(1)和沉淀槽(2)的布水孔(81);缺氧槽(3)底部设有污水入口(21)用于从进水管(11)导入污水;沉淀槽(2)上端的外壳(51)内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于池底(54)上的圆柱形外壳(51)和第一隔板(52),第一隔板(52)将外壳(51)的内部空间分割成半圆柱形的左部和右部,左部作为曝气槽(1);右部的下部设有倒置半圆锥台形的第二隔板(53),第二隔板(53)的下端连接于池底(54)并且上端连接于外壳(51)的内壁中部,右部被第二隔板(53)分割成上部和下部,上部作为沉淀槽(2),下部作为缺氧槽(3);第一隔板(52)的中部设有连通曝气槽(1)和沉淀槽(2)的布水孔(81);缺氧槽(3)底部设有污水入口(21)用于从进水管(11)导入污水;沉淀槽(2)上端的外壳(51)内壁处设有溢流槽(9)以及与溢流槽(9)流体连通的出水管(13);沉淀槽(2)底部的污泥出口(24)与缺氧槽(3)底部的污泥入口(25)通过污泥回流管(17)流体连通用于将沉淀槽(2)底部的污泥导入缺氧槽(3);延伸进入曝气槽(1)中部或上部的好氧混合液出口(23)与缺氧槽(3)底部的好氧混合液入口(26)通过好氧混合液回流管(16)流体连通用于将曝气槽(1)中部或上部的好氧混合液导入缺氧槽(3);缺氧槽(3)底部的缺氧混合液出口(27)与曝气槽(1)底部的缺氧混合液入口(22)通过缺氧混合液回流管(15)流体连通用于将缺氧槽(3)中的缺氧混合液导入曝气槽(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孔(81)在曝气槽(1)一侧的下沿设有向上延伸进入曝气槽(1)的导流板(72),导流板(72)与第一隔板(52)在曝气槽(1)一侧的壁面限定导流通道(71)用于将曝气槽(1)上部的混合液通过布水孔(81)导入沉淀槽(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孔(81)在沉淀槽(2)一侧的上沿设有向下延伸进入沉淀槽(2)的布水板(82)用于将来自布水孔(81)的混合液导向沉淀槽(2)的中部或下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孔(81)为横向布置在所述第一隔板(52)的一个或多个狭缝或通孔,所述导流板(72)和所述布水板(82)均与所述布水孔(81)同向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且贯穿所述第二隔板(53)的放空管(14),使得所述缺氧槽(3)的上部通过所述放空管(14)与所述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的上方环境空气流体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混合液出口(23)在曝气槽(1)中向上延伸穿过导流板(72)进入导...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