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4793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化粪单元和净化单元之间通过导流管路连通,生物处理组件设有通气部;化粪单元连接有第一通风部,第二通风部伸入净化单元并延伸至生物处理组件内部的通气部,第三通风部置于净化单元的内部,第三通风部插入生物处理组件并穿过通气部;第二通风部在通气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风口,第三通风部在通气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风口,第三通风部在生物处理组件的上部开设有第三通风口;第一通风部依次经第一通风口、通气部、第二通风口、第三通风口、生物处理组件上部、导流管路、化粪单元上部和第一通风部形成气流通道。无需人工外力曝气充氧,运行成本极低,可实现无人操作,处理效果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涉及生活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农村环境存在任意堆放垃圾,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现象,严重威胁着农村水体生态安全。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源于生活洗涤、厨房餐饮、禽畜养殖、垃圾、粪便等,有总量大,分布广泛,成分复杂,难以收集,浓度和流量变化大等特点,分散式生活污水极大的威胁着中国的淡水资源。目前国内外应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处理技术比较多,从工艺原理上通常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处理系统,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又称为生态处理系统。第二类是生物处理系统,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村人员生活水平的提高,排放的生活污水量的增大及污染物增加,自然处理系统接受量有限,很难消化,往往造成环境恶化,土壤生态破坏及植物坏死,污染环境。我国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较国外发达国家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人工湿地、稳定塘、生物滤池、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在中国农村地区得到了研究和应用。现阶段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采用常规生化处理,都需要动力强制曝气增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化粪单元(1)和净化单元(2),所述化粪单元(1)和净化单元(2)之间通过导流管路(3)连通,所述净化单元(2)内部设有生物处理组件(4),所述生物处理组件(4)设有通气部(5);所述化粪单元(1)连接有第一通风部(6),所述净化单元(2)连接有第二通风部(7)和第三通风部(8),所述第二通风部(7)伸入所述净化单元(2)并延伸至生物处理组件(4)内部的通气部(5),所述第三通风部(8)置于所述净化单元(2)的内部,第三通风部(8)插入所述生物处理组件(4)并穿过所述通气部(5);所述第二通风部(7)在所述通气部(5)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风口(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化粪单元(1)和净化单元(2),所述化粪单元(1)和净化单元(2)之间通过导流管路(3)连通,所述净化单元(2)内部设有生物处理组件(4),所述生物处理组件(4)设有通气部(5);所述化粪单元(1)连接有第一通风部(6),所述净化单元(2)连接有第二通风部(7)和第三通风部(8),所述第二通风部(7)伸入所述净化单元(2)并延伸至生物处理组件(4)内部的通气部(5),所述第三通风部(8)置于所述净化单元(2)的内部,第三通风部(8)插入所述生物处理组件(4)并穿过所述通气部(5);所述第二通风部(7)在所述通气部(5)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风口(9),所述第三通风部(8)在所述通气部(5)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风口(10),第三通风部(8)在所述生物处理组件(4)的上部开设有第三通风口(11);所述第一通风部(6)依次经所述第一通风口(9)、通气部(5)、第二通风口(10)、第三通风口(11)、生物处理组件(4)上部、导流管路(3)、化粪单元(1)上部和第一通风部(6)形成气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粪单元(1)和净化单元(2)的主体分别埋置于地面以下,化粪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晴伟吕丽萍李俊伟郝宏兴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和盛康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