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线分切连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作簿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缝线分切连动装置。
技术介绍
练习簿是一种常见的学习用品,由于其厚度较薄,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中部缝线并对折的结构。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会先进行缝线再进行裁剪形成多本练习簿,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将每页纸叠整齐后再在缝纫机上进行缝线,然后再由人工将已完成缝线的练习簿放入分切装置中分切,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工人缝线的效率不一,在分切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分切机没有练习簿分切或分切机工位已满无法放置练习簿的情形。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节约工人搬运练习簿的时间,并能够防止分切机无物可切而造成浪费的缝线分切连动装置。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缝线分切连动装置,有利于填补分切机中空缺的工位而得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避免资源浪费,有助于快速运输已完成缝线的练习簿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缝线分切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传送台、一安装在传送台一旁并位于分切机输送带上方的上料台和一设置在上料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线分切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传送台(1)、一安装在传送台(1)一旁并位于分切机输送带上方的上料台(2)和一设置在上料台(2)上方的压料装置(5)以及一设置在上料台(2)上方的压杆装置(6),所述的传送台(1)的一端中部旋转地设置有一传送台滚轮(11),在传送台(1)的另一端旋转地支承有一传送台辊轴(12),所述的传送台滚轮(11)与传送台辊轴(12)中部通过传送台皮带(13)传动连接,所述的上料台(2)位于传送台(1)一旁并沿前后方向旋转地设置有一上料台辊轴(21),该上料台辊轴(21)的一端与传送台辊轴(12)的一端通过传动皮带(211)传送连接,所述的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线分切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传送台(1)、一安装在传送台(1)一旁并位于分切机输送带上方的上料台(2)和一设置在上料台(2)上方的压料装置(5)以及一设置在上料台(2)上方的压杆装置(6),所述的传送台(1)的一端中部旋转地设置有一传送台滚轮(11),在传送台(1)的另一端旋转地支承有一传送台辊轴(12),所述的传送台滚轮(11)与传送台辊轴(12)中部通过传送台皮带(13)传动连接,所述的上料台(2)位于传送台(1)一旁并沿前后方向旋转地设置有一上料台辊轴(21),该上料台辊轴(21)的一端与传送台辊轴(12)的一端通过传动皮带(211)传送连接,所述的上料台(2)右侧旋转地设置有一主动轮(22),该主动轮(22)通过一旁的第一电机(3)驱动旋转,所述的主动轮(22)与传送台辊轴(12)之间通过传送皮带(212)沿左右方向传动连接,所述的上料台(2)位于传送皮带(212)前方间隔设置有一对第一滚轮(23),在该第一滚轮(23)的前方间隔设置有一对第二滚轮(24),所述第二滚轮(24)的前方且对应于第二滚轮(24)的位置处又设置有一对第三滚轮(25),在所述上料台(2)的前端向下倾斜有一上料板(28),在该上料板(28)上对应于第三滚轮(25)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对第四滚轮(26),在所述上料板(28)的端部并对应于第四滚轮(26)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对第五滚轮(27),所述的第二滚轮(24)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三滚轮(25)和第四滚轮(26)以及第五滚轮(27)通过滚轮皮带(29)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滚轮(23)、第二滚轮(24)和第三滚轮(25)通过安装在一旁的第二电机(4)驱动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线分切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料装置(5)包括一设置在第一滚轮(23)上方的第一滚轮压杆(51)、一设置在第二滚轮(24)上方的第二滚轮压杆(52)和一设置在第三滚轮(25)上方的第三滚轮压杆(53)以及一设置在第一滚轮压杆(51)一端的气缸(54),所述的第一滚轮压杆(51)和第二滚轮压杆(52)上对应于第一滚轮(23)和第二滚轮(24)的位置处分别固定有一对第一压块(511)和第二压块(521),所述的第一压块(511)上设置有一压靠在第一滚轮(23)上的第一压轮(512),所述的第二压块(521)上设置有一压靠在第二压块(521)上的第二压轮(522),所述的第三滚轮压杆(53)上对应于第三滚轮(25)的位置处分别固定有一对第三压块(531),该第三压块(531)上设置有一压靠在第三滚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江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