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游图明专利>正文

一种拔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4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拔毛器,包括拔毛组件和驱动该拔毛组件的主轴转动的马达装置,该拔毛组件包括一弓形的主轴,该主轴上套设有至少两同步转动的拔毛片,各拔毛片为一体式的结构,各拔毛片的周面分布设有缺口,两缺口之间形成拔毛齿,每一拔毛齿的一个侧面形成夹毛面,另一个侧面形成挤压部,同一拔毛片上相邻的两个拔毛齿上的夹毛面位于方向相反的侧面,分别位于相邻两拔毛片上的两相邻拔毛齿的夹毛面相向,挤压部也相向。由于拔毛片的周面上设有V形的缺口,在拔毛片转动过程中,该V形缺口可将弯曲或贴于皮肤的毛刮起,使其更易于进入夹毛面之间,从而大大提高拔毛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毛装置,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用于人体皮肤表面的手持式拔毛器。技术背景中国专利200420072190. X号公开一种"电动拔毛器",主要由本体、电机、减速齿轮 组、弓形轴和一组单片组成,弓形轴架设在本体的轴座上,减速齿轮组的首级齿轮与电机 的主动轮啮合,而末级齿轮则固定在处于最端部的单片上,每个单片都具有一个夹面和一 个支撑部,整组单片呈两两夹面相对地排列,整组单片通过固定件连接在一起而可做同步 转动,整组单片一并穿置在弓形轴上。由于每个单片都具有一个夹面和一个支撑部,两两 单片的夹面相对,相应地两两支撑部也相对,在其实施例中,每一个单片的形状为风扇的 叶轮状,两个单片叠合在一起形成一组,其叶片互相交错,即一个单片上的一个叶片刚好 位于另一单片的两个叶片之间,两个单片的夹面、支撑部刚好相反。再如,中国专利03823165. 4号公开了一种"具有改进的拔毛效率的脱毛器械",具有 毛发拔除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轮毂,各容纳至少一个通过销子装在轮毂上的径向延伸转动 元件,径向地从轮毂壁上延伸。轮毂侧壁还包括径向地向外突出的挤夹板。通过分别位于 两个轮毂上的挤夹板对其间的两个转动元件挤压,达到夹毛并拔毛的目换。类似的技术方案还有很多,其主要结构都与上述两方案相近,基本原理是通过曲轴的 旋转使挤压部件挤压拔毛片,从而使拔毛片在转动的过程中夹住皮肤表面的毛发并将其拔 起后放开。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有通过金属的拔毛片才能很好地将毛发拔起,因此拔毛片通常 釆用金属材料制作,而为了开模方便和降低生产成本,挤压部采用塑料来制作,这就导致 了其结构较为复杂,装配时零部件较多,在使用过程中也易导致故障的发生。另外,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由于拔毛片之间的缝隙较小,能进入该缝隙的毛不多,特 别是那些弯曲的或贴于皮肤表面的毛,则更难以进入拔毛片之间的缝隙,因而此种拔毛器 的拔毛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拔毛器,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拔毛器由于拔毛片之间的缝隙较 小,些弯曲的或贴于皮肤表面的毛不容易进入该缝隙,从而造成拔毛不净的缺点;本专利技术 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动拔毛器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较多、易出故障等缺点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拔毛器,包括拔毛组件和驱动该拔毛组件的主轴转动 的马达装置,该拔毛组件包括一弓形的主轴,该主轴上套设有至少两同步转动的拔毛片, 各拔毛片为一体式的结构,各拔毛片的周面分布设有缺口,两缺口之间形成拔毛齿,每一 拔毛齿的一个侧面形成夹毛面,另一个侧面形成挤压部,同一拔毛片上相邻的两个拔毛齿 上的夹毛面位于方向相反的侧面,分别位于相邻两拔毛片上的两相邻拔毛齿的夹毛面相 向,挤压部也相向。前述一种拔毛器,其每一个拔毛片的一个侧面中,其每一个夹毛面和该侧面的中心之 间设有定位凸块,该拔毛片的另一个侧面中,其每一个挤压部与该侧面的中心之间设有定 位凸块;每一个拔毛片的一个定位凸块嵌设于相邻拔毛片相对面的两个定位凸块之间。前述一种拔毛器,其每一拔毛片上的拔毛齿的数量为六个。前述一种拔毛器,其拔毛片周面的缺口为V字形。前述一种拔毛器,其拔毛齿的端面两侧和所述缺口的侧面交接处形成倒角,所述夹毛 面两侧和所述缺口的侧面之间形成倒角。前述一种拔毛器,其挤压部为凸起的柱面形,其柱面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为拔毛片的径向。前述一种拔毛器,其拔毛组件装配于一基座上,该基座包括一底座、 一固定于该底座 一侧的一固定座、 一枢设于该底座另一侧的活动座,所述主轴两端支承于该固定座和活动 座上,所述各拔毛片夹设于该固定座和活动座之间,另有一U形弹性杆,其两端自该固定 座和活动座外侧将二者相向夹紧。进一步地,所述主轴的两端与固定座、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各拔毛片共同组成一拔 毛片组,该拔毛片组的两侧分别设有传动连接片,其中一传动连接片与马达装置齿轮组的 末级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与活动座、固定座之间分别设有推力轴承。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一,由于拔毛片的周面上设有V形的缺口,在拔毛片转动过程中,该v形缺口可将弯曲或贴于皮肤的毛刮起,使其更易于进入夹毛面之间,从而大大提高拔毛效率;二,本专利技术采用单体式拔毛 片,每一拔毛片的结构相同,因而可采用同一模具注塑而成,大大节省了模具的费用,从 而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由于其拔毛组件的结构大为简化,无零散部件,也使得其工作稳定, 不易出故障。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拔毛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拔毛片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该拔毛器包括拔毛组件2和驱动该拔毛组件2的主轴20转动的马 达装置,由于马达装置是常见技术,主要包括马达和传动齿轮组26,马达在图中未显示 出来。该拔毛组件2包括一弓形的主轴20,该主轴20上套设有多个同步转动的拔毛片21, 各拔毛片21为一体式的结构,即可通过注塑方式一次成型。工作时,主轴20不动,而各 拔毛片21绕主轴20转动,皮肤表面的毛发进入拔毛片21之间的间隙,旋转的相邻两拔 毛片21将进入二者之间的毛发夹紧后拔起,然后放开,以完成拔毛动作。参照图1和图2,拔毛组件2装配于一基座1上,该基座1包括一底座11、 一固定于 该底座11 一侧的一固定座12、 一枢设于该底座11另一侧的活动座13,该活动座13通过 其底部的枢轴131与底座11一侧的枢接孔110配合。主轴20的两端部201、 202支承于 该固定座12和活动座13上,并通过两端扁平状的两端部201、 202与固定座12和活动座 13连接,实现不可转动的连接,即主轴20不可相对于基座1转动。各拔毛片21夹设于 该固定座12和活动座13之间。另有一U形弹性杆3,其两端31、 32自该固定座12和活动座13外侧将二者相向夹紧,以保证拔毛组件2中的各拔毛片21之间具有一定的夹紧力。 参照图2,各拔毛片21共同组成一拔毛片组,该拔毛片组的两侧分别设有传动连接 片22、 23,传动连接片22、 23与相邻拔毛片21同步转动,其中,传动连接片22用于与 马达装置齿轮组26的末级齿轮固定连接,这里的固定连接是指一种插接连接方式,使得 传动连接片22和所述末级齿轮不可相对转动,也就是说,马达装置通过该传动连接片22 带动整个拔毛片组转动。并且,该传动连接片22、 23两侧与活动座13、固定座12之间 分别设有推力轴承25、 24,以使传动连接片22、 23能够相对于活动座13、固定座12顺 畅地转动。参照图3和图4,显示了各拔毛片21的结构及相邻拔毛片21'的连接关系。为了方 便说明,将两相邻拔毛片分别用标号21和21'来表示,对应的特征也用数字和数字加"'" 号来表示。拔毛片21及其相邻的拔毛片21'均为一体式的结构,拔毛片21、 21'的周面分别分 布有V字形的缺口210、 210',同一拔毛片21或21'上的两缺口 210或两缺口 210'之 间形成拔毛齿211、 2ir,拔毛齿211、 211'的相邻拔毛齿分别为212、 212'。拔毛齿211、 211, 、 212、 212'的一个侧面分别形成夹毛面2111、 21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拔毛器,包括拔毛组件和驱动该拔毛组件的主轴转动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拔毛组件包括一弓形的主轴,该主轴上套设有至少两同步转动的拔毛片,各拔毛片为一体式的结构,各拔毛片的周面分布设有缺口,两缺口之间形成拔毛齿,每一拔毛齿的一个侧面形成夹毛面,另一个侧面形成挤压部,同一拔毛片上相邻的两个拔毛齿上的夹毛面位于方向相反的侧面,分别位于相邻两拔毛片上的两相邻拔毛齿的夹毛面相向,挤压部也相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图明
申请(专利权)人:游图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