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孔油缸的挤孔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336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孔油缸的挤孔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垫板和下模垫板,下模垫板中部设有下模座,下模座通过下模压板固定在下模垫板上,下模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模;下模座的两侧分别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连杆,连杆远离对应转轴的一端固定在活动落料板的底部,活动落料板的中部开设有U型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下模座的内部设有顶杆,锻造完成后,易于将产品顶出,本装置的拆卸和安装均较为方便,更换模具时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活动落料板可以通过连杆围绕转轴转动,实现转动至下模座的一侧时,不会阻挡上料和下料,转动至下模上方时,可以将油缸模型从上模冲头上顶下,使用方便、便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孔油缸的挤孔成型模具
本技术属于挤孔成型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深孔油缸的挤孔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由于CAD/CAM/CAE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锻造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在迅速提高,锻件形状开始趋于复杂化,精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近年来钢材价格的不断飙升,企业的制造成本越来越高,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提高产品的材料利用率,压缩制造成本是企业之间竞争之所在。目前,对于油缸带深孔的模锻件,通常工艺,只有在产品机械加工时经过钻孔加工来完成,其常规工艺是采用墩粗–终锻–切边–钻孔(钻削)来完成。这样不但材料浪费(一般材料利用率为75%左右),而且增加了机械加工的成本。由于此类锻件形状不算复杂,对于深孔类油缸锻件采用挤孔成型,因此提高材料利用率才是降低其成本的主要途径,锻件完成之后,将上模冲头向上拉起,在拉起的过程中由于挤压产生的摩擦力会将油缸带出凹模,模具使用寿命低,而且模具的体积较大,生产和运输不便,为此,急需一种便于组装、运输的挤孔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深孔油缸的挤孔成型模具,可实现方便拆装、使用简单、产品利用率高的挤孔成型模具。为了实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孔油缸的挤孔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垫板(1)和下模垫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垫板(9)中部设有下模座(10),所述下模座(10)通过下模压板(8)固定在下模垫板(9)上,所述下模座(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模(7),所述下模(7)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油缸的凹模(14),所述下模(7)的外部套接有紧固圈(5),所述紧固圈(5)上周向布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的螺栓,所述下模垫板(9)内部插接有下模顶杆(11),所述下模顶杆(11)的上端依次贯穿下模座(10)和下模(7)延伸到凹模(14)中;所述下模座(10)的两侧分别通过转轴(6)转动安装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远离对应转轴(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孔油缸的挤孔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垫板(1)和下模垫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垫板(9)中部设有下模座(10),所述下模座(10)通过下模压板(8)固定在下模垫板(9)上,所述下模座(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模(7),所述下模(7)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油缸的凹模(14),所述下模(7)的外部套接有紧固圈(5),所述紧固圈(5)上周向布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的螺栓,所述下模垫板(9)内部插接有下模顶杆(11),所述下模顶杆(11)的上端依次贯穿下模座(10)和下模(7)延伸到凹模(14)中;所述下模座(10)的两侧分别通过转轴(6)转动安装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远离对应转轴(6)的一端固定在活动落料板(4)的底部,所述活动落料板(4)的中部开设有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博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