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曲轴锻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33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曲轴锻造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上模具对压在下模具上形成用于曲轴成型的曲轴腔,所述曲轴腔包括一个主轴颈腔和两个曲拐腔,两个所述曲拐腔分别向模具的两端延伸形成开口槽结构,所述曲拐腔内配置有与曲拐腔的内壁紧密贴合的调节柱,所述调节柱能够沿着曲拐腔的内壁横向移动,所述下模具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住调节柱的限位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曲拐腔设计成开口槽结构,能够改变曲拐腔的实际长度,从而实现了一个模具能够适应多种曲轴长度规格的工艺需求,不但节省了模具使用的投入成本,而且无需频繁更换模具,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曲轴锻造模具
本技术属于锻造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曲轴锻造模具。
技术介绍
锻造工艺中曲轴的成型通常是通过上下模具的对压形成曲轴腔来实现,曲轴一般是由位于中间的主轴颈和位于两端的曲拐组成,在实际的生产工艺中,经常需要锻造出不同曲拐长度的曲轴,然而现有的曲轴模具中,一个模具只能适应一种曲拐长度的曲轴工艺,这样需要配置多种规格的模具以适应工艺需求,不但成本投入较大,而且工艺中更换模具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影响了整体的工艺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工艺要求针对性调节曲轴腔长度的可调节曲轴锻造模具。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曲轴锻造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上模具对压在下模具上形成用于曲轴成型的曲轴腔,所述曲轴腔包括一个主轴颈腔和两个曲拐腔,两个所述曲拐腔分别向模具的两端延伸形成开口槽结构,所述曲拐腔内配置有与曲拐腔的内壁紧密贴合的调节柱,所述调节柱能够沿着曲拐腔的内壁横向移动,所述下模具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住调节柱的限位固定装置。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将曲拐腔设计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曲轴锻造模具,包括下模具(1)和上模具(2),所述上模具(2)对压在下模具(1)上形成用于曲轴成型的曲轴腔,所述曲轴腔包括一个主轴颈腔(3)和两个曲拐腔(4),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曲拐腔(4)分别向模具的两端延伸形成开口槽结构,所述曲拐腔(4)内配置有与曲拐腔(4)的内壁紧密贴合的调节柱(5),所述调节柱(5)能够沿着曲拐腔(4)的内壁横向移动,所述下模具(1)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平台(7),所述支撑平台(7)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住调节柱(5)的限位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曲轴锻造模具,包括下模具(1)和上模具(2),所述上模具(2)对压在下模具(1)上形成用于曲轴成型的曲轴腔,所述曲轴腔包括一个主轴颈腔(3)和两个曲拐腔(4),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曲拐腔(4)分别向模具的两端延伸形成开口槽结构,所述曲拐腔(4)内配置有与曲拐腔(4)的内壁紧密贴合的调节柱(5),所述调节柱(5)能够沿着曲拐腔(4)的内壁横向移动,所述下模具(1)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平台(7),所述支撑平台(7)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住调节柱(5)的限位固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曲轴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固定装置由支撑棒(6)和限位圆箍(8)组成,所述支撑棒(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华徐红林徐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苏宁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