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生产加工用搅拌混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胶生产加工
,具体为一种塑胶生产加工用搅拌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塑胶的定义:主要由碳、氧、氢和氮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元素所构成,成品为固体,在制造过程中是熔融状的液体,因此可以机加热使其熔化、加压力使其流动、冷却使其固化,而形成各种形状,此庞大而变化多端的材料族群称为塑胶。塑胶应用非常广泛,是家电、汽车、手机、PC、医疗器械、照明电器中不可或缺的部件。随着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家电、汽车、手机、PC、医疗器械等行业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实现了快速发展。随着塑胶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塑胶性能的不断提高,塑胶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塑胶件正在不同的领域替代传统的金属零件,一个设计合理的塑胶件往往能够替代多个传统金属零件,从而达到简化产品结构、节约制造成本的目的。因此针对塑胶应用领域对塑胶精度的要求并结合市场分析,推荐适合塑胶检测的仪器有MUMA便携式影像仪、VMS系列光学影像测量仪、VML系列3D光学影像测量仪等等。塑胶原料大部分可循环使用,但由于翻用塑料(水口料)比一般原料要脆,所以只可混合新料(原料)一起使用,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生产加工用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支架(2),所述支架(2)内侧设有电机(3),所述壳体(1)内侧底部竖直设有活动连接的转杆(4),所述电机(3)输出轴贯穿所述壳体(1)底部外壁与所述转杆(4)连接,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活动连接的顶板(5),所述顶板(5)中心设有与所述转杆(4)相匹配的转轴(6),所述转杆(4)外壁一侧竖直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块(7),所述转杆(4)外壁另一侧竖直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块(8),所述第一连接块(7)顶部贯穿设有第一连接孔(9),所述第二连接块(8)顶部贯穿设有第二连接孔(10),所述转杆(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生产加工用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支架(2),所述支架(2)内侧设有电机(3),所述壳体(1)内侧底部竖直设有活动连接的转杆(4),所述电机(3)输出轴贯穿所述壳体(1)底部外壁与所述转杆(4)连接,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活动连接的顶板(5),所述顶板(5)中心设有与所述转杆(4)相匹配的转轴(6),所述转杆(4)外壁一侧竖直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块(7),所述转杆(4)外壁另一侧竖直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块(8),所述第一连接块(7)顶部贯穿设有第一连接孔(9),所述第二连接块(8)顶部贯穿设有第二连接孔(10),所述转杆(4)外壁底部设有支撑板(11),所述转杆(4)外壁于所述支撑板(11)上方匹配套设有搅拌套筒(12),所述搅拌套筒(12)内壁一侧竖直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7)相匹配的第一滑轨(13),所述搅拌套筒(12)内壁另一侧竖直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块(8)相匹配的第二滑轨(14),所述搅拌套筒(12)内壁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连接块(7)相匹配的第一环形滑槽(15),所述搅拌套筒(12)内壁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二连接块(8)相匹配的第二环形滑槽(16),所述搅拌套筒(12)顶部一侧贯穿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9)相匹配的第三连接孔(17),所述搅拌套筒(12)顶部另一侧贯穿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0)相匹配的第四连接孔(18),所述搅拌套筒(12)上方匹配设有连接架(19),所述连接架(19)顶部设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底部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17)相匹配的第一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板(20)底部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四连接孔(18)相匹配的第二连接杆(22),所述支撑板(11)顶部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1)相匹配的第一插孔(23),所述支撑板(11)顶部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2)相匹配的第二插孔(24),所述搅拌套筒(12)外壁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25),所述搅拌叶片(25)外壁两侧均设有开口,所述搅拌叶片(25)内部设有活动连接的旋转叶片(26),所述搅拌套筒(12)顶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板(20)相匹配的固定夹(27),所述壳体(1)外壁顶部一侧设有第一加料仓(28),所述第一加料仓(28)顶部设有第一加料口(29),所述第一加料仓(28)外壁一侧竖直设有第一刻度条(30),所述第一加料仓(28)为透明结构,所述第一加料仓(28)内壁一侧于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挡板(31),所述第一挡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