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心铁球自动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4194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心铁球自动打磨装置,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支撑座,支撑座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固定有若干支撑杆;若干支撑杆上表面固定有上部支撑板;上部支撑板上表面开有第一通孔;上部支撑板上表面垂直设置有两夹持支撑板组;夹持支撑板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一表面开有第一矩形通孔;第一矩形通孔内壁固定有从动夹持组件;第二支撑板一表面开有第二矩形通孔;第二矩形通孔内壁固定有主动夹持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支撑座、主动夹持组件、从动夹持组件、打磨组件、转动组件和动力组件组合使用与大尺寸铁球快速表面打磨,解决了现有球体打磨装置打磨面积小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心铁球自动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实心铁球自动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铁球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对其进行打磨,以达到铁球的最佳使用效果。规格较大的铁球一般使用砂轮打磨,而规格较小的铁球一般使用掼桶打磨,所谓掼桶是一种内腔设置有打磨层的圆筒形打磨箱,打磨箱转动时,让铁球在其内壁滚动,并与内壁摩擦达到打磨效果。但打磨箱内壁是单纯的圆弧面,只适用于较小直径的铁球,打磨面积小,打磨效率低,需要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心铁球自动打磨装置,通过设计的支撑座、主动夹持组件、从动夹持组件、打磨组件、转动组件和动力组件组合使用与大尺寸铁球快速表面打磨,解决了现有球体打磨装置打磨面积小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实心铁球自动打磨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有若干支撑杆;若干所述支撑杆上表面固定有上部支撑板;所述上部支撑板上表面开有第一通孔;所述上部支撑板上表面垂直设置有两夹持支撑板组;所述夹持支撑板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一表面开有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一矩形通孔内壁固定有从动夹持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板一表面开有第二矩形通孔;所述第二矩形通孔内壁固定有主动夹持组件;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有固定圆柱;所述固定圆柱周侧面通过第一轴承固定有转动组件;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转动组件啮合传动;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圆台;所述转动圆台上表面固定有矩形固定块;所述矩形固定块一端面开有燕尾形通槽;所述燕尾形通槽内壁滑动配合有打磨组件;所述矩形固定块一侧面线性排列开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打磨组件包括圆弧矩形支撑杆;所述圆弧矩形支撑杆下表面固定有矩形连接块;所述矩形连接块下表面设有燕尾形滑块;所述燕尾形滑块与燕尾形通槽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圆弧矩形支撑杆一表面开有第一弧形导槽;所述第一弧形导槽一相对内壁间滑动配合有若干弧形调整块;所述弧形调整块包括弧形滑块;所述弧形滑块一相对侧面均开有一第二弧形导槽,第二弧形导槽横截面为矩形形结构;两所述第二弧形导槽一相对表面与第一弧形导槽一相对表面滑动配合;所述弧形滑块一表面开有第三弧形导槽,第三弧形导槽横截面为“凸”字形结构;所述第三弧形导槽内壁滑动配合有打磨带;所述第一弧形导槽一内壁弧形排列固定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与弧形滑块一表面接触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圆台下表面开有圆槽;所述圆槽内壁与第一轴承周侧面过盈配合;所述转动圆台下表面固定有外齿齿轮盘。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C形支撑板;所述C形支撑板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焊接;所述C形支撑板上表面贯穿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周侧面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外齿齿轮盘啮合。进一步地,所述圆弧矩形支撑杆两端均固定有密封端板;所述第一弧形导槽横截面为“凸”字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夹持组件包括第一矩形导向管;所述第一矩形导向管内壁滑动配合有第一矩形延伸管;所述第一矩形延伸管一端开有第一轴承槽;所述第一轴承槽内壁通过第二轴承固定有第一铁球定位头;所述第一铁球定位头一端镶嵌固定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矩形延伸管内壁间固定有主动电机;所述主动电机输出轴与第一铁球定位头另一端通过第一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矩形导向管一端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一端与第一矩形延伸管一端通过第一铰座铰接。进一步地,所述从动夹持组件包括第二矩形导向管;所述第二矩形导向管内壁滑动配合有第二矩形延伸管;所述第二矩形延伸管一端开有第二轴承槽;所述第二轴承槽内壁通过第三轴承固定有第二铁球定位头;所述第二铁球定位头一端镶嵌固定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矩形导向管一端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一端与第二矩形延伸管一端通过第二铰座铰接。进一步地,所述打磨带横截面为“工”字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支撑杆或电动伸缩杆;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有若干导向圆柱;所述上部支撑板上设有若干滑套;所述导向圆柱均与滑套滑动配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支撑座、两组主动夹持组件和从动夹持组件,将铁球在两个垂直的方向依次交替夹持旋转增加单次可打磨面积,加快铁球表面打磨速度增加打磨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打磨组件设有固定的圆弧矩形支撑杆内配合有多个弧形调整块并穿有打磨带,在弹簧的作用下弧形调整块给铁球表面一定压力并避免铁球表面突出的部分与打磨带过度摩擦,提高打磨的柔性,同时打磨组件与转动组件和动力组件配合实现旋转打磨,使打磨后的铁球表面更圆滑。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心铁球自动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打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撑座,2-主动夹持组件,3-从动夹持组件,4-打磨组件,5-转动组件,6-动力组件,7-圆弧矩形支撑杆,8-弧形调整块,9-打磨带,10-弹簧,11-锁紧螺钉,101-底板,102-支撑杆,103-上部支撑板,104-第一通孔,105-第一支撑板,106-第一矩形通孔,107-第二支撑板,108-第二矩形通孔,109-固定圆柱,110-第一轴承,201-第一矩形导向管,202-第一矩形延伸管,203-第一轴承槽,204-第二轴承,205-第一铁球定位头,206-第一橡胶垫,207-主动电机,208-第一联轴器,209-第一电动伸缩杆,301-第二矩形导向管,302-第二矩形延伸管,303-第二轴承槽,304-第三轴承,305-第二铁球定位头,306-第二橡胶垫,307-第二电动伸缩杆,501-转动圆台,502-矩形固定块,503-燕尾形通槽,504-第一螺纹孔,505-圆槽,506-外齿齿轮盘,601-C形支撑板,602-电机,603-齿轮,701-第一弧形导槽,702-矩形连接块,703-燕尾形滑块,801-弧形滑块,802-第二弧形导槽,803-第三弧形导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实心铁球自动打磨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包括底板101;底板101上表面固定有四个支撑杆102;四个支撑杆102上表面固定有上部支撑板103;上部支撑板103上表面开有第一通孔104;上部支撑板103上表面垂直设置有两夹持支撑板组;夹持支撑板组包括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心铁球自动打磨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上表面固定有若干支撑杆(102);若干所述支撑杆(102)上表面固定有上部支撑板(103);所述上部支撑板(103)上表面开有第一通孔(104);所述上部支撑板(103)上表面垂直设置有两夹持支撑板组;所述夹持支撑板组包括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7);所述第一支撑板(105)一表面开有第一矩形通孔(106);所述第一矩形通孔(106)内壁固定有从动夹持组件(3);所述第二支撑板(107)一表面开有第二矩形通孔(108);所述第二矩形通孔(108)内壁固定有主动夹持组件(2);所述底板(101)上表面固定有固定圆柱(109);所述固定圆柱(109)周侧面通过第一轴承(110)固定有转动组件(5);所述底板(101)上表面固定有动力组件(6);所述动力组件(6)与转动组件(5)啮合传动;所述转动组件(5)包括转动圆台(501);所述转动圆台(501)上表面固定有矩形固定块(502);所述矩形固定块(502)一端面开有燕尾形通槽(503);所述燕尾形通槽(503)内壁滑动配合有打磨组件(4);所述矩形固定块(502)一侧面线性排列开有若干第一螺纹孔(504);所述第一螺纹孔(504)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11);所述打磨组件(4)包括圆弧矩形支撑杆(7);所述圆弧矩形支撑杆(7)下表面固定有矩形连接块(702);所述矩形连接块(702)下表面设有燕尾形滑块(703);所述燕尾形滑块(703)与燕尾形通槽(503)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圆弧矩形支撑杆(7)一表面开有第一弧形导槽(701);所述第一弧形导槽(701)一相对内壁间滑动配合有若干弧形调整块(8);所述弧形调整块(8)包括弧形滑块(801);所述弧形滑块(801)一相对侧面均开有一第二弧形导槽(802);两所述第二弧形导槽(802)一相对表面与第一弧形导槽(701)一相对表面滑动配合;所述弧形滑块(801)一表面开有第三弧形导槽(803);所述第三弧形导槽(803)内壁滑动配合有打磨带(9);所述第一弧形导槽(701)一内壁弧形排列固定有若干弹簧(10);所述弹簧(10)另一端与弧形滑块(801)一表面接触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心铁球自动打磨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上表面固定有若干支撑杆(102);若干所述支撑杆(102)上表面固定有上部支撑板(103);所述上部支撑板(103)上表面开有第一通孔(104);所述上部支撑板(103)上表面垂直设置有两夹持支撑板组;所述夹持支撑板组包括第一支撑板(105)和第二支撑板(107);所述第一支撑板(105)一表面开有第一矩形通孔(106);所述第一矩形通孔(106)内壁固定有从动夹持组件(3);所述第二支撑板(107)一表面开有第二矩形通孔(108);所述第二矩形通孔(108)内壁固定有主动夹持组件(2);所述底板(101)上表面固定有固定圆柱(109);所述固定圆柱(109)周侧面通过第一轴承(110)固定有转动组件(5);所述底板(101)上表面固定有动力组件(6);所述动力组件(6)与转动组件(5)啮合传动;所述转动组件(5)包括转动圆台(501);所述转动圆台(501)上表面固定有矩形固定块(502);所述矩形固定块(502)一端面开有燕尾形通槽(503);所述燕尾形通槽(503)内壁滑动配合有打磨组件(4);所述矩形固定块(502)一侧面线性排列开有若干第一螺纹孔(504);所述第一螺纹孔(504)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11);所述打磨组件(4)包括圆弧矩形支撑杆(7);所述圆弧矩形支撑杆(7)下表面固定有矩形连接块(702);所述矩形连接块(702)下表面设有燕尾形滑块(703);所述燕尾形滑块(703)与燕尾形通槽(503)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圆弧矩形支撑杆(7)一表面开有第一弧形导槽(701);所述第一弧形导槽(701)一相对内壁间滑动配合有若干弧形调整块(8);所述弧形调整块(8)包括弧形滑块(801);所述弧形滑块(801)一相对侧面均开有一第二弧形导槽(802);两所述第二弧形导槽(802)一相对表面与第一弧形导槽(701)一相对表面滑动配合;所述弧形滑块(801)一表面开有第三弧形导槽(803);所述第三弧形导槽(803)内壁滑动配合有打磨带(9);所述第一弧形导槽(701)一内壁弧形排列固定有若干弹簧(10);所述弹簧(10)另一端与弧形滑块(801)一表面接触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铁球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圆台(501)下表面开有圆槽(505);所述圆槽(505)内壁与第一轴承(110)周侧面过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腾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华腾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