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毅专利>正文

一种合页孔内毛刺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4183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毛刺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合页孔内毛刺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人们无需手动将毛刺磨平并且毛刺可以被彻底磨平的合页孔内毛刺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合页孔内毛刺处理装置,包括有卡板、放置板、压板、第一导杆、第一导套、夹板、套筒、连杆、螺母、蝶形螺栓、第一压球、第二导套等;桌板的顶部右侧开有卡槽,卡槽内插有卡板,卡板的顶部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左侧转动式连接有压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用户将合页放在放置板上,按住弧形旋转板向下运动,磨球会向下运动与合页接触,用户再握住弧形旋转板转动,磨球也会转动,进而将孔外侧的毛刺磨平,这样不仅速度快,而且需要的力度也不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页孔内毛刺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毛刺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合页孔内毛刺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当合页被大量生产后,生产人员会在合页上打好需要的安装孔,而生产人员在给合页打安装孔时,安装孔的周围会产生毛刺,所以生产人员在合页被包装前需要将毛刺全部磨平,以免合页在流入市场后,刺伤使用的人。生产人员一般会穿上手套使用磨砂纸将合页上的毛刺磨平,可人工手动磨平毛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这不利于合页的大量生产,此外这种方式很容易因为生产人员的力度不够致使毛刺残留在合页上,包装人员在后期包装合页时需要让合页返工,这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工磨平合页上的毛刺不仅消耗人力时间,而且毛刺不能彻底被磨平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人们无需手动将毛刺磨平并且毛刺可以被彻底磨平的合页孔内毛刺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合页孔内毛刺处理装置,包括有卡板、放置板、压板、第一导杆、第一导套、夹板、套筒、连杆、螺母、蝶形螺栓、第一压球、第二导套、第二导杆、弧形旋转板、第三导杆、拉伸弹簧、有孔导向块和磨球,桌板的顶部右侧开有卡槽,卡槽内插有卡板,卡板的顶部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左侧转动式连接有压板,放置板的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套,第一导套的左侧连接有夹板,夹板顶部与桌板的底部接触,夹板的底部右侧嵌入式连接有套筒,第一导杆的左侧下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左侧连接有螺母,螺母内旋有蝶形螺栓,蝶形螺栓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压球,第一压球位于套筒,压板的右部开有通孔,通孔左右两侧的压板上均开有滑槽,滑槽上下两侧的压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导杆,左右两侧的第三导杆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孔导向块,有孔导向块的顶部与滑槽顶部的压板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第三导杆穿过拉伸弹簧,左右两侧的有孔导向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导套,第二导套内滑动式设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的顶部连接有弧形旋转板,第二导杆的底部连接有磨球。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垫板、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挡板,放置板的右部开有导向孔,导向孔上下两侧的放置板上均开有导向槽,导向孔内滑动式连接有垫板,垫板的上下两侧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导向槽内,垫板的前侧右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前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右端连接有挡板。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三连接杆、凹形空心杆、第三导套、第四连接杆、塑料球、第一压缩弹簧,滑槽外侧的压板开有L形孔,L形孔与滑槽连通,左右两侧的第三导杆下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连接杆,左右两侧的第三连接杆底部外侧均连接有凹形空心杆,L形孔前后两部的左右两侧压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导套,凹形空心杆的前后两壁分别穿过前后两侧的第三导套,凹形空心杆前后两侧的内顶部均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前后两侧的第一压缩弹簧底端均连接有第四连接杆,前后两侧的第四连接杆底部均连接有塑料球。进一步地,还包括有T形导杆、第二压缩弹簧和凹形磨片,磨球的底部连接有T形导杆,T形导杆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左右两侧的第二压缩弹簧外端均连接有凹形磨片,左右两侧的凹形磨片分别与孔两侧的合页本体接触。当用户需要使用本装置来处理合页毛刺时,首先握住蝶形螺栓逆时针转动,蝶形螺栓会在螺母内逆时针转动,蝶形螺栓会带动第一压球向下运动,夹板会向下运动,第一导套和第一导杆配合起导向作用,当夹板与放置板的距离合适时,用户即可将卡板插进卡槽内,再握住蝶形螺栓顺时针转动,蝶形螺栓会在螺母内顺时针转动,蝶形螺栓会带动第一压球向上运动,第一压球会推动夹板会向上运动,第一导套和第一导杆配合起导向作用,夹板与卡板配合将本装置固定在桌板上,之后用户拉住压板逆时针转动,并将合页的一侧放置在放置板上,用户再拉住压板顺时针转动,合页上的其中一个孔位于磨球的下方,用户握住弧形旋转板向下运动,弧形旋转板会通过第二导杆带动磨球向下运动,磨球会与合页接触,同时弧形旋转板会通过第二导杆带动第二导套向下运动,第二导套会带动左右两侧的有孔导向块向下运动,左右两侧的拉伸弹簧均被拉伸,之后用户握住弧形旋转板旋转,弧形旋转板会通过第二导杆带动磨球旋转,磨球会将合页孔边沿的毛刺磨平,当一个孔边沿的毛刺被磨平后,用户松开弧形旋转板,左右两侧的拉伸弹簧均恢复原位,并带动左右两侧的有孔导向块向上运动,左右两侧的有孔导向块会带动第二导套向上运动,第二导套会通过第二导杆带动磨球向上运动,磨球即可离开合页,用户可以推动合页向左移动,进而将合页另外一个孔移动至磨球的下方,用户再用上诉方法将孔边沿的毛刺磨平即可。用户从后往前将合页放在放置板上,合页的右侧会与挡板接触,垫板可以支撑住合页,当磨球磨平合页其中一个孔边沿的毛刺时,用户可以左右移动合页,同时左右移动挡板,使挡板始终与合页的右侧接触,这样挡板会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带动垫板左右移动,垫板即可一直支撑住合页了。当左右两侧的有孔导向块向下运动时,左右两侧的有孔导向块会推动左右两侧的第三连接杆向下运动,进而推动左右两侧的凹形空心杆向下运动,第一压缩弹簧被压缩,凹形空心杆通过第四连接杆带动塑料球向下运动,塑料球会压住合页,磨球可以更好地磨平毛刺,当左右两侧的有孔导向块向上运动时,第一压缩弹簧会恢复原位,进而带动凹形空心杆向上运动,凹形空心杆会带动第三连接杆向上运动。当磨球向下运动时,会通过T形导杆带动左右两侧的凹形磨片向下运动,左右两侧的凹形磨片会进入合页的孔内,左右两侧的第二压缩弹簧被压缩,当磨球在转动时,左右两侧的凹形磨片也会转动,进而将孔内的毛刺磨平,此外凹形磨片也可以防止磨球在磨平毛刺时,毛刺进入孔内,当磨球向上运动时,会通过T形导杆带动左右两侧的凹形磨片向上运动,左右两侧的凹形磨片会离开合页的孔,左右两侧的第二压缩弹簧均恢复原位,推动左右两侧的凹形磨片向外侧运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用户将合页放在放置板上,按住弧形旋转板向下运动,磨球会向下运动与合页接触,用户再握住弧形旋转板转动,磨球也会转动,进而将孔外侧的毛刺磨平,这样不仅速度快,而且需要的力度也不大;磨球会带动凹形磨片向下运动,当磨球转动时,凹形磨片也会跟着转动,凹形磨片可以防止磨球在转动时,毛刺被推进孔内,此外凹形磨片也可以将孔内的毛刺磨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桌板,2卡槽,3卡板,4放置板,5压板,6第一导杆,7第一导套,8夹板,9套筒,10连杆,11螺母,12蝶形螺栓,13第一压球,14通孔,15第二导套,16第二导杆,17弧形旋转板,18滑槽,19第三导杆,20拉伸弹簧,21有孔导向块,22磨球,23合页本体,24导向孔,25导向槽,26垫板,27第一连接杆,28第二连接杆,29挡板,30第三连接杆,301L形孔,31凹形空心杆,32第三导套,33第四连接杆,34塑料球,35第一压缩弹簧,36T形导杆,37第二压缩弹簧,38凹形磨片。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页孔内毛刺处理装置,包括有卡板(3)、放置板(4)、压板(5)、第一导杆(6)、第一导套(7)、夹板(8)、套筒(9)和连杆(10),桌板(1)的顶部右侧开有卡槽(2),卡槽(2)内插有卡板(3),卡板(3)的顶部连接有放置板(4),放置板(4)的顶部左侧转动式连接有压板(5),放置板(4)的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一导杆(6),第一导杆(6)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套(7),第一导套(7)的左侧连接有夹板(8),夹板(8)顶部与桌板(1)的底部接触,夹板(8)的底部右侧嵌入式连接有套筒(9),第一导杆(6)的左侧下部连接有连杆(10),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螺母(11)、蝶形螺栓(12)、第一压球(13)、第二导套(15)、第二导杆(16)、弧形旋转板(17)、第三导杆(19)、拉伸弹簧(20)、有孔导向块(21)和磨球(22),连杆(10)的左侧连接有螺母(11),螺母(11)内旋有蝶形螺栓(12),蝶形螺栓(12)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压球(13),第一压球(13)位于套筒(9),压板(5)的右部开有通孔(14),通孔(14)左右两侧的压板(5)上均开有滑槽(18),滑槽(18)上下两侧的压板(5)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导杆(19),左右两侧的第三导杆(19)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孔导向块(21),有孔导向块(21)的顶部与滑槽(18)顶部的压板(5)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20),第三导杆(19)穿过拉伸弹簧(20),左右两侧的有孔导向块(21)之间连接有第二导套(15),第二导套(15)内滑动式设有第二导杆(16),第二导杆(16)的顶部连接有弧形旋转板(17),第二导杆(16)的底部连接有磨球(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页孔内毛刺处理装置,包括有卡板(3)、放置板(4)、压板(5)、第一导杆(6)、第一导套(7)、夹板(8)、套筒(9)和连杆(10),桌板(1)的顶部右侧开有卡槽(2),卡槽(2)内插有卡板(3),卡板(3)的顶部连接有放置板(4),放置板(4)的顶部左侧转动式连接有压板(5),放置板(4)的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一导杆(6),第一导杆(6)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套(7),第一导套(7)的左侧连接有夹板(8),夹板(8)顶部与桌板(1)的底部接触,夹板(8)的底部右侧嵌入式连接有套筒(9),第一导杆(6)的左侧下部连接有连杆(10),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螺母(11)、蝶形螺栓(12)、第一压球(13)、第二导套(15)、第二导杆(16)、弧形旋转板(17)、第三导杆(19)、拉伸弹簧(20)、有孔导向块(21)和磨球(22),连杆(10)的左侧连接有螺母(11),螺母(11)内旋有蝶形螺栓(12),蝶形螺栓(12)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压球(13),第一压球(13)位于套筒(9),压板(5)的右部开有通孔(14),通孔(14)左右两侧的压板(5)上均开有滑槽(18),滑槽(18)上下两侧的压板(5)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导杆(19),左右两侧的第三导杆(19)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孔导向块(21),有孔导向块(21)的顶部与滑槽(18)顶部的压板(5)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20),第三导杆(19)穿过拉伸弹簧(20),左右两侧的有孔导向块(21)之间连接有第二导套(15),第二导套(15)内滑动式设有第二导杆(16),第二导杆(16)的顶部连接有弧形旋转板(17),第二导杆(16)的底部连接有磨球(2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页孔内毛刺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垫板(26)、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毅
申请(专利权)人:何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