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椅及其前庭康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827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庭康复机构,包括摇摆靠背,摇摆靠背包括静支撑部和动支撑部,静支撑部的下部与椅座相连,动支撑部与静支撑部相连、用以支撑患者背部。摇摆机构位于静支撑部和动支撑部之间、用以推动动支撑部左右摆动。眼灯机构与动支撑部相连,眼灯机构包括悬置于动支撑部上方、并随之摆动的康复眼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前庭康复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患者倚靠动支撑部,眼部注视康复眼灯,背部随动支撑部一同摆动,经过反复训练可使患者克服前庭疾病所产生的眩晕、头晕、平衡障碍等症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前庭康复机构的康复椅,其能够摇晃患者背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椅及其前庭康复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前庭康复机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前庭康复机构的康复椅。
技术介绍
前庭用于感知人体在空间的位置及其位置变化,前庭疾病的主要症状有眩晕、头晕、平衡障碍等,前庭疾病在飞行员中发病率较高。通过物理疗法进行康复治疗对前庭疾病患者损伤较小,可以适用于急性期、缓解期、慢性期的患者的治疗。但现有技术用于治疗前庭疾病的设备较少。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前庭疾病的前庭康复机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庭康复机构,其通过摇晃患者背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前庭康复机构的康复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庭康复机构,包括:摇摆靠背,所述摇摆靠背包括静支撑部和动支撑部,所述静支撑部的下部与椅座相连,所述动支撑部与所述静支撑部相连、用以支撑患者背部;摇摆机构,位于所述静支撑部和所述动支撑部之间、用以推动所述动支撑部左右摆动;眼灯机构,所述眼灯机构与所述动支撑部相连,所述眼灯机构包括悬置于所述动支撑部上方、并随之摆动的康复眼灯。优选地,所述摇摆机构包括与所述静支撑部相连的电机以及安装于所述动支撑部中部的偏心轴,所述电机通过传动部带动所述偏心轴转动。优选地,所述传动部包括与所述电机的机轴相连的第一同步轮和安装于所述偏心轴中的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带动所述第二同步轮转动。优选地,所述动支撑部为框架结构,其朝向所述静支撑部的侧面设有两轴承座,两所述轴承座沿所述动支撑部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偏心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轴承座通过轴承连接。优选地,所述静支撑部设有摇摆支撑板,所述动支撑部设有横梁,所述摇摆支撑板与所述横梁铰接,二者的铰接轴与所述偏心轴平行。优选地,还包括用以统计所述摇摆机构摆动次数的计数机构,所述计数机构包括计数感应器和用以与所述计数感应器配合的转动平衡挡板,二者择一与所述动支撑部相连,另外一者与所述静支撑部相连。优选地,所述康复眼灯通过L型的灯杆与所述动支撑部相连,所述灯杆的下部具有转轴,所述动支撑部设有用以连接所述转轴的转动座,所述灯杆的上部为向所述动支撑部上方弯折的折弯杆,所述康复眼灯与所述折弯杆相连。优选地,所述静支撑部朝向所述动支撑部的侧面设有用以与所述动支撑部两侧相接触的缓冲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康复椅,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前庭康复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庭康复机构,包括摇摆靠背和眼灯机构,摇摆靠背包括静支撑部和动支撑部,静支撑部的下部与椅座相连,动支撑部与静支撑部相连,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背部倚靠动支撑部。静支撑部和动支撑部之间设有摇摆机构,摇摆机构能够推动动支撑部产生左右摆动,眼灯机构与动支撑部相连,眼灯机构中的康复眼灯悬置在动支撑部上方,在动支撑部摆动时并随之摆动。患者倚靠动支撑部,眼部注视康复眼灯,背部随动支撑部一同摆动,通过物理锻炼的方式治疗患者的前庭功能障碍的疾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前庭康复机构的康复椅,其能够摇晃患者背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前庭康复机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前庭康复机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前庭康复机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康复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为:动支撑部1、静支撑部2、摇摆机构3、眼灯机构4、计数机构5、横梁11、摇摆支撑板21、轴承座22、转动座23、缓冲块24、康复眼灯31、灯杆32、电机41、偏心轴42、第一同步轮43、第二同步轮44、同步带45、计数感应器51、转动平衡挡板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前庭康复机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前庭康复机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前庭康复机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康复椅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前庭康复机构,其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摇摆靠背和眼灯机构4。摇摆靠背包括静支撑部2和动支撑部1,静支撑部2和动支撑部1均为框架结构,二者均可为左右对称的框体,静支撑部2的下部与椅座铰接。具体的,静支撑部2的下部设有支撑脚,每个支撑脚包括两片支撑片,支撑片与座椅铰接,从而使摇摆靠背与座椅间的角度可调。动支撑部1位于大致平行静支撑部2的平面内,动支撑部1与静支撑部2间设有摇摆支撑板21,二者通过摇摆支撑板21铰接。动支撑部1与静支撑部2间还设有摇摆机构3,摇摆机构3可具体为电机曲轴机构、电机凸轮机构或伸缩气缸等,摇摆机构3可固定在静支撑部2中,其驱动端与动支撑部1相连。以伸缩气缸为例,缸筒与静支撑部2铰接,活塞与动支撑部1的侧边铰接,活塞伸缩能够带动动支撑部1绕摇摆支撑板21转动,进而带动患者的背部转动。当然,前庭康复机构通常需要带动患者背部左右摇摆,摇摆支撑板21通常大于或等于两块,全部摇摆支撑板21均可沿静支撑部2的对称轴分布,且其与动支撑部1的铰接点均沿动支撑部1的对称轴分布。眼灯机构4与动支撑部1相连,眼灯机构4包括康复眼灯31和灯架,灯架的第一端与动支撑部1相连,第二端悬置于动支撑部1的上方,康复眼灯31固定在灯架的第二端上。当动支撑部1摆动时,眼灯机构4也随之摆动,患者注视康复眼灯31有利于前庭疾病的康复。本实施例中,前庭康复机构包括摇摆靠背和眼灯机构4,眼灯机构4与摇摆靠背中的动支撑部1相连,摇摆靠背还包括静支撑部2,动支撑部1与静支撑部2间设有摇摆机构3。患者在使用前庭康复机构时,背部倚靠动支撑部1,摇摆机构3推动动支撑部1左右摇摆,同时带动眼灯机构4中的康复眼灯31左右摆动。患者背部摇摆的同时眼部注视康复眼灯31,经过反复训练可使患者克服前庭疾病所产生的眩晕、头晕、平衡障碍等症状。可选的,摇摆机构3包括电机41和偏心轴42,电机41与静支撑部2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静支撑部2包括外周的固定边框和横向设置的固定梁,固定梁间具有纵向设置的支撑柱,电机41与支撑柱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为控制前庭康复机构的摆动次数和摆动频率等参数,电机41通常采用伺服电机,伺服控制器或单片机等控制装置对摇摆机构3进行控制,使前庭康复机构可完成固定次数或固定频率的摆动。偏心轴42与动支撑部1相连,动支撑部1包括位于外周的摆动边框和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横向设置的横梁11,摆动边框大致呈矩形,横梁11的两端与摆动边框的侧边固定连接,横梁11朝向静支撑部2的侧面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庭康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摇摆靠背,所述摇摆靠背包括静支撑部(2)和动支撑部(1),所述静支撑部(2)的下部与椅座相连,所述动支撑部(1)与所述静支撑部(2)相连、用以支撑患者背部;摇摆机构(3),位于所述静支撑部(2)和所述动支撑部(1)之间、用以推动所述动支撑部(1)左右摆动;眼灯机构(4),所述眼灯机构(4)与所述动支撑部(1)相连,所述眼灯机构(4)包括悬置于所述动支撑部(1)上方、并随之摆动的康复眼灯(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庭康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摇摆靠背,所述摇摆靠背包括静支撑部(2)和动支撑部(1),所述静支撑部(2)的下部与椅座相连,所述动支撑部(1)与所述静支撑部(2)相连、用以支撑患者背部;摇摆机构(3),位于所述静支撑部(2)和所述动支撑部(1)之间、用以推动所述动支撑部(1)左右摆动;眼灯机构(4),所述眼灯机构(4)与所述动支撑部(1)相连,所述眼灯机构(4)包括悬置于所述动支撑部(1)上方、并随之摆动的康复眼灯(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庭康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摆机构(3)包括与所述静支撑部(2)相连的电机(41)以及安装于所述动支撑部(1)中部的偏心轴(42),所述电机(41)通过传动部带动所述偏心轴(42)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庭康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与所述电机(41)的机轴相连的第一同步轮(43)和安装于所述偏心轴(42)中的第二同步轮(44),所述第一同步轮(43)通过同步带(45)带动所述第二同步轮(44)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庭康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支撑部(1)为框架结构,其朝向所述静支撑部(2)的侧面设有两轴承座(22),两所述轴承座(22)沿所述动支撑部(1)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偏心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正王德杰祁志贤宋圆夏红燕董丽娜滕正超刘勇超邵帅于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康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