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病人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373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病人给药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给药装置包括:瓶体、底座、瓶盖和按压装置,瓶体的底部开口,底座与瓶体的底部螺纹连接,瓶体的顶面为闭口面,瓶体上靠近上端边缘处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凸缘和第二环形凸缘,瓶盖内设有与第一环形凸缘和第二环形凸缘相匹配的卡槽;瓶体的内部通过分隔板分隔为多个储药室,第一环形凸缘和第二环形凸缘之间设有与每个储药室对应的第一药物出口,瓶盖上设有第二药物出口,按压装置包括:按压盘、按压柱和按压转角,按压柱的上端与按压盘连接,按压柱的下端与按压转角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给药装置采用按压方式取药,省时省力,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病人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病人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心内科的病人,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包括片剂、胶囊、丸剂等,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服药才能够缓解病情,减少病人的痛苦;心内科的丸剂、片剂类药物大都是瓶装的,瓶盖和瓶体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在每次服药前,病人都需要将所服用的每种药物的瓶盖一一拧开,倒药,然后再将瓶盖盖上拧紧,当需要服用药物种类较多时,每次服药拧瓶盖,盖瓶盖,需要来回拧多个圈才能完成,操作繁琐,对于身体不适的心内科病人来说,很难独立完成服药过程,需要陪护人员或医护人员的协助,增加了陪护人员或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心内科病人给药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内科病人给药装置,包括:瓶体、底座、瓶盖和按压装置,所述瓶体的底部开口,底座与瓶体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瓶体的顶面为闭口面,瓶体上靠近上端边缘处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凸缘和第二环形凸缘,第一环形凸缘设在第二环形凸缘的下方;所述瓶盖内设有与第一环形凸缘和第二环形凸缘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瓶体的内部通过分隔板分隔为多个储药室,第一环形凸缘和第二环形凸缘之间设有与每个储药室对应的第一药物出口,瓶盖上靠近开口处的侧面上设有第二药物出口,第一药物出口和第二药物出口相互匹配,第一药物出口的下侧和第二药物出口的上侧均设有标签牌,按压装置设在瓶盖上,所述按压装置包括:按压盘、按压柱和按压转角,所述按压柱的上端与按压盘连接,按压柱的下端与按压转角铰接,按压转角由两个连接杆连接构成;按压盘设在瓶盖的外侧,按压柱穿过瓶盖上设有的通孔进入瓶盖的内部。较佳地,瓶体的闭口面上设有防滑橡胶垫。较佳地,第一药物出口和第二药物出口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给药装置的瓶盖上设有按压装置,同时由于按压柱和按压转角铰接,因此按压转角与按压柱连接的一端受到向下的压力,按压转角的拐角受到瓶体上端的闭口面的反作用力,使得按压转角的另一端给予瓶盖向上的力,使得瓶盖上的卡槽与第一环形凸缘上脱离,瓶盖向上移动,直到第二环形凸缘卡进卡槽内,旋转瓶盖,使瓶盖上的第二药物出口与瓶体上的第一药物出口相重合,瓶体内储存的药物可以从重合后的第一药物出口和第二药物出口倒出;瓶体的内部通过分隔板分隔为多个储药室,每个储药室设有对应的第一药物出口和第二药物出口,使得病人需要服用的药物均可以放置在同一个给药装置内,只需按压一次瓶盖就可以取出本次要服用的多种药物,省时省力,病人自己可独立完成取药,另外,给药装置的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按压装置和瓶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瓶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瓶体,11.第一环形凸缘,12.第二环形凸缘,13.第一药物出口,14.防滑橡胶垫,15.储药室,2.底座,3.瓶盖,31.第二药物出口,32.标签牌,34.按压装置,41.按压盘,42.按压柱,43.按压转角,431.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心内科病人给药装置,包括:瓶体1、底座2、瓶盖3和按压装置4,所述瓶体1的底部开口,底座2与瓶体1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瓶体1的顶面为闭口面,瓶体1上靠近上端边缘处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凸缘11和第二环形凸缘12,第一环形凸缘11设在第二环形凸缘12的下方;所述瓶盖3内设有与第一环形凸缘11和第二环形凸缘12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瓶体1的内部通过分隔板分隔为多个储药室15,第一环形凸缘11和第二环形凸缘12之间设有与每个储药室15对应的第一药物出口13,瓶盖3上靠近开口处的侧面上设有第二药物出口31,第一药物出口13和第二药物出口31相互匹配,第一药物出口13的下侧和第二药物出口31的上侧均设有标签牌32,按压装置4设在瓶盖3上,所述按压装置4包括:按压盘41、按压柱42和按压转角43,所述按压柱42的上端与按压盘41连接,按压柱42的下端与按压转角43铰接,按压转角43由两个连接杆431连接构成;按压盘41设在瓶盖3的外侧,按压柱42穿过瓶盖3上设有的通孔进入瓶盖3的内部。使用时,螺旋拧开底座2,将需要服用的药物放入瓶体1内,然后拧上底座2,当需要服用药物时,用手掌按压按压盘41,按压柱42受到向下的压力后,由于按压柱42和按压转角43铰接,因此按压转角43与按压柱42连接的一端受到向下的压力,按压转角43的拐角受到瓶体1上端的闭口面的反作用力,使得按压转角43的另一端给予瓶盖3向上的力,使得瓶盖3上的卡槽与第一环形凸缘11上脱离,瓶盖3向上移动,直到第二环形凸缘12卡进卡槽内,此时由于第二环形凸缘12和卡槽活动连接使得瓶盖3可以相对于瓶体1转动,旋转瓶盖3,使瓶盖3上的第二药物出口31与瓶体1上的第一药物出口13相重合,瓶体1内储存的药物可以从重合后的第一药物出口13和第二药物出口31倒出,瓶体1的内部通过分隔板分隔为多个储药室,每个储药室设有对应的第一药物出口13和第二药物出口31,如图3中示例的是由分隔板分隔为三个储药室的瓶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储药室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得病人需要服用的药物均可以放置在同一个给药装置内,只需打开一次盖子就可以取出本次需要服用的多种药物,方便实用;药物取完后,按压瓶盖3,使得卡槽和第二环形凸缘12分离后与第一环形凸缘11卡接,标签牌32,目的在于标记每种药物的名称用量等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两个连接杆431之间的夹角以及连接杆431的长度设置,以满足能够将瓶盖3顶起即可,两个连接杆431之间可以通过转轴铰接,两个连接杆431之间的夹角可以是为直角或锐角,连接杆431的长度根据夹角进行适当调整。第一药物出口13和第二药物出口31仅可以供一个药片的穿出,因此在药片倒出过程中方便控制药片倒出的数量,避免倒出的多余的药片在外界空气中受到污染;每个储药室对应的第一药物出口13和第二药物出口31的位置设置,以满足其中一个储药室的第一药物出口13和第二药物出口31相重合时,其他储药室的第一药物出口13和第二药物出口31不重合,因此就可以避免在倒取一种药物的时候其他药物也会掉出的问题。进一步地,瓶体1闭口面上设有防滑橡胶垫14,目的在于减少按压转角43的拐角和闭口面相互作用时的磨损。进一步地,第一药物出口13和第二药物出口31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目的在于圆形满足丸剂和片剂药物的倒出,椭圆形的药物出口满足胶囊的倒出。本技术的给药装置的瓶盖上设有按压装置,同时由于按压柱和按压转角铰接,因此按压转角与按压柱连接的一端受到向下的压力,按压转角的拐角受到瓶体上端的闭口面的反作用力,使得按压转角的另一端给予瓶盖向上的力,使得瓶盖上的卡槽与第一环形凸缘上脱离,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病人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底座(2)、瓶盖(3)和按压装置(4),所述瓶体(1)的底部开口,底座(2)与瓶体(1)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瓶体(1)的顶面为闭口面,瓶体(1)上靠近上端边缘处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凸缘(11)和第二环形凸缘(12),第一环形凸缘(11)设在第二环形凸缘(12)的下方;所述瓶盖(3)内设有与第一环形凸缘(11)和第二环形凸缘(12)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瓶体(1)的内部通过分隔板分隔为多个储药室(15),第一环形凸缘(11)和第二环形凸缘(12)之间设有与每个储药室(15)对应的第一药物出口(13),瓶盖(3)上靠近开口处的侧面上设有第二药物出口(31),第一药物出口(13)和第二药物出口(31)相互匹配,第一药物出口(13)的下侧和第二药物出口(31)的上侧均设有标签牌(32),按压装置(4)设在瓶盖(3)上,所述按压装置(4)包括:按压盘(41)、按压柱(42)和按压转角(43),所述按压柱(42)的上端与按压盘(41)连接,按压柱(42)的下端与按压转角(43)铰接,按压转角(43)由两个连接杆(431)连接构成;按压盘(41)设在瓶盖(3)的外侧,按压柱(42)穿过瓶盖(3)上设有的通孔进入瓶盖(3)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病人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底座(2)、瓶盖(3)和按压装置(4),所述瓶体(1)的底部开口,底座(2)与瓶体(1)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瓶体(1)的顶面为闭口面,瓶体(1)上靠近上端边缘处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凸缘(11)和第二环形凸缘(12),第一环形凸缘(11)设在第二环形凸缘(12)的下方;所述瓶盖(3)内设有与第一环形凸缘(11)和第二环形凸缘(12)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瓶体(1)的内部通过分隔板分隔为多个储药室(15),第一环形凸缘(11)和第二环形凸缘(12)之间设有与每个储药室(15)对应的第一药物出口(13),瓶盖(3)上靠近开口处的侧面上设有第二药物出口(31),第一药物出口(13)和第二药物出口(31)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瑾夏宇石蓓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