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性药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939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药品包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压性药板结构,包括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上均设有若干储药腔,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正面设有用于封闭储药腔的铝箔;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内端之间设有连接片,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连接片为一体式结构,连接片与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连接处设有折痕,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外端延伸形成支撑片,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沿着折痕弯折成平行状态后通过支撑片热压连接,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上的储药腔的开口端朝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抗压性能好,能够有效防止药品在流转过程中受压导致药物颗粒从储药腔中脱出。

A Compressive Plat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harmaceutical packaging, and discloses a compressive medicine board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the first medicine board body and the second medicine board body. The first medicine board body and the second medicine board body are provided with several medicine storage chambers, and the front of the first medicine board body and the second medicine boar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luminum foil for sealing the medicine storage chamber; the inner end of the first medicine board body and the second medicine boar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luminum foil for sealing the medicine storage chamber. There are connecting tablets, the first medicine plate body, the second medicine plate body and the connecting tablet are integral structure.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connecting tablet with the first medicine plate body and the second medicine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folds. The outer end of the first medicine plate body and the second medicine plate body extends to form supporting tablets. The first medicine plate body and the second medicine plate body are connected by hot pressing through supporting tablets after bending into parallel state along the folds. The first medicine plate body and the second medicine plate body are connected by hot pressing through supporting tablets. The opening end of the medicine storage chamber on the medicine plate body and the second medicine plate body is opposi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good compressive performance,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drug particles from coming out of the storage chamber due to the pressure of the drug in the flow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性药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药品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抗压性药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提高药品的保质期,传统的瓶装、盒装的包装结构逐步被药板封装所替代,以常见的胶囊药板为例,药板通常采用PVC硬片为基材,基材上设置若干胶囊储放腔,胶囊一一对应装入胶囊储放腔内后,然后将一层铝箔热压复合在基材上将每个胶囊储放腔一一对应密封。使用时按压胶囊,就能轻松破坏铝箔,从而将胶囊从胶囊储放腔内取出、服用,而药板上剩余的胶囊则仍然处于密封状态,便于下次使用。然而药板生产线上以及后续销售过程中都需要频繁的流转,药板受压后容易导致药物颗粒破坏铝箔而掉落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药板在流转过程中受压后容易导致药物颗粒破坏铝箔而掉落出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抗压性药板结构,该种药板在流转过程中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能有效防止药物颗粒破坏铝箔而掉落出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压性药板结构,包括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所述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上均设有若干储药腔,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正面设有用于封闭储药腔的铝箔;所述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内端之间设有连接片,所述的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连接片为一体式结构,连接片与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连接处设有折痕,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外端延伸形成支撑片,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沿着折痕弯折成平行状态后通过支撑片热压连接,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上的储药腔的开口端朝向相反。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一端通过连接片支撑,另一端通过支撑片支撑,而且储药腔的开口端朝外,药板在运输、转移等流转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压力作用时,支撑片、连接片能抵抗压力,从而防止储药腔受到挤压,从而防止药物颗粒从储药腔处脱出,确保药品在运输、转移等流转过程中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片的外端中间部位设有撕拉片,撕拉片向外弯折;所述撕拉片的两侧设有连接片,连接片向内弯折后热压连接。支撑片弯折,连接片再弯折,最后两个支撑片上的连接片平行贴合,再通过热熔连接,撕拉片向外弯折,两个撕拉片之间不连接,取药时,通过两片撕拉片将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展开,从而便于取药。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药板本体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二药板本体上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条,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的外端弯折形成连接面,所述第一支撑条上的连接面与第二药板本体之间热压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条上的连接面与第一药板本体之间热压连接。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两端之间分别通过连接片、支撑片承压,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中间部分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承压,整体抗压性能更强。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上的储药腔错位分布,所述连接片的宽度为储药腔深度的2.0-2.2倍。储药腔错位分布,当受到较大的压力时,连接片、支撑片即使受压产生一定的弯曲变形,储药腔之间也不会相互挤压。因此,本技术抗压性能好,能够有效防止药品在流转过程中受压导致药物颗粒从储药腔中脱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展开状态示意图。图中:第一药板本体1、第二药板本体2、储药腔3、连接片4、支撑片5、撕拉片6、连接片7、第一支撑条8、第二支撑条9、连接面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的一种抗压性药板结构,包括第一药板本体1、第二药板本体2,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上均设有若干储药腔3,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正面设有用于封闭储药腔的铝箔;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内端之间设有连接片4,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连接片为一体式结构,连接片与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连接处设有折痕,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外端延伸形成支撑片5,支撑片的外端中间部位设有撕拉片6,撕拉片向外弯折,撕拉片的两侧设有连接片7,连接片向内弯折,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沿着折痕弯折成平行状态后通过支撑片上的连接片热压连接,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上的储药腔的开口端朝向相反,支撑片连接后的状态如图3所示。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上的储药腔错位分布,连接片的宽度为储药腔深度的2.0-2.2倍。第一药板本体1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条8,第二药板本体2上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条9,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的外端弯折形成连接面10,第一支撑条上的连接面与第二药板本体之间热压连接,第二支撑条上的连接面与第一药板本体之间热压连接;如图4所示,图4中的虚线均表示折痕,第一支撑条直接从第一药板本体1上切割、弯折形成,第二支撑条直接从第二药板本体上切割、弯折形成。结合附图,本技术的原理如下:如图4所示的状态,沿着图中的虚线折痕弯折、连接形成如图1所示的药板结构;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片、支撑片连接支撑,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两侧之间的部分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连接支撑,整体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即使在搬运、转移等流转过程中受压也不易导致储药腔挤压,从而有效的防止药物颗粒从储药腔内脱出。需要取药时,一种方式是直接抠破储药腔开口处的铝箔,然后取出药物颗粒,另一种方式是,先在撕拉片处将两个支撑片撕开、分离,然后挤压储药腔,药物颗粒将铝箔挤破后掉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压性药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所述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上均设有若干储药腔,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正面设有用于封闭储药腔的铝箔;所述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内端之间设有连接片,所述的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连接片为一体式结构,连接片与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连接处设有折痕,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外端延伸形成支撑片,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沿着折痕弯折成平行状态后通过支撑片热压连接,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上的储药腔的开口端朝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性药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所述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上均设有若干储药腔,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正面设有用于封闭储药腔的铝箔;所述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内端之间设有连接片,所述的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连接片为一体式结构,连接片与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连接处设有折痕,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的外端延伸形成支撑片,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沿着折痕弯折成平行状态后通过支撑片热压连接,第一药板本体、第二药板本体上的储药腔的开口端朝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性药板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杭沈永亮周遐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塑料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