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372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包括底架,与所述的底架结构对应且平行的支撑架,在底架与支撑架之间左右对称设置的可伸缩导向柱以及驱动所述的支撑架相对底架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辅助需要供氧且行动能力弱的老年人站立和行走,满足老年人进行室内外活动和身体锻炼的需求,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可通过电动推杆调节托臂板的高度,如果老年人肌力减弱或双下肢无力不能支撑体重、或因关节疼痛不能负重时,可进一步升高托臂板,使老年人依靠上肢支撑下肢,实现减重行走;配备有氧气瓶、可拆卸软座和水杯架,提高了辅助装置使用时的舒适度,满足了使用人的各种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
本技术属于行动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居民老龄化问题的越来越严重,老年人越来越多,而子女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又越来越快,导致了很多老年人无人照料。老年人由于腿脚不太方便,久坐之后的站立与行走往往十分困难,给生活带来不便。因此亟需一种帮助老年人站立与行走的辅助工具,给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提供行走和站立时的适当的支撑和休息,能够在老年人需要时及时供氧。轮椅和拐杖是老年人常用的辅助设备,但是轮椅体积较大,且对路况有一定的要求,手杖功能单一,两者都不能达到灵活可靠的站立与行走辅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能够辅助行动能力弱的老年人顺利实现站立、行走和锻炼并在有需要时及时供氧,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包括,底架,为水平设置,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底面设置有滚轮的横杆和连接其两端的连杆;支撑架,与所述的底架结构对应且平行,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横杆和连接其两端的连杆,对称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托臂板;在底架与支撑架之间左右对称设置的可伸缩导向柱以及驱动所述的支撑架相对底架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底架上的氧气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驱动机构为上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杆中部铰接、下端与所述底架连杆中部固定连接的电动推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架的横杆外端设置有向外倾斜的斜杆,该斜杆的端部设置有防止装置发生倾斜的平衡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滚轮包括设置在横杆底面的万向脚轮和设置在斜杆端部的平衡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两根可伸缩导向柱之间连接有与其垂直的横梁,横梁上设置有用于悬挂呼吸器的挂钩。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可伸缩导向柱包括底部的固定筒和顶部的活动柱,固定筒底端与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的横梁与固定筒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架的横杆中部设置有水杯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可伸缩导向柱顶部设置有定位销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架前端通过球轴连接有扶手,可自由转动方向。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可伸缩导向柱与电动推杆之间呈稳固的三角形分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架的横杆和连杆中部均系有安全带,三根安全带的相交处缝制有可拆卸软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托臂板与支撑架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者焊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机推杆通过自身携带的电池或者外接电源供电。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托臂板上设置有海绵垫。本技术一种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为:使用人呈坐姿,使用时,首先驱动电动推杆下降,使托臂板和可拆卸软座降低至合适高度,使用人坐上可拆卸软座,小臂平放于托臂板上,将扶手调节至合适角度后握住。然后驱动电动推杆上升,帮助使用人缓缓站起至完全站立姿势,此时使用人可在托臂板和扶手的支撑下进行安全的行走、锻炼和康复训练,当使用人行走疲惫时可坐于可拆卸软座上休息,呼吸不畅时可通过连接在氧气瓶上的呼吸器吸氧,口渴时可通过搁置在水杯架上的水杯喝水。如果使用人肌力减弱或双下肢无力不能支撑体重、或因关节疼痛不能负重时,可进一步升高托臂板,使使用人依靠上肢支撑下肢,实现减重行走。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能够辅助需要供氧且行动能力弱的老年人站立和行走,满足老年人进行室内外活动和身体锻炼的需求,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2)本技术的可通过电动推杆调节托臂板的高度,如果老年人肌力减弱或双下肢无力不能支撑体重、或因关节疼痛不能负重时,可进一步升高托臂板,使老年人依靠上肢支撑下肢,实现减重行走;(3)本技术配备有氧气瓶、可拆卸软座和水杯架,提高了辅助装置使用时的舒适度,满足了使用人的各种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一种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顶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架;2、可伸缩导向柱;3、氧气瓶;4、电动推杆;5、电池;6、万向脚轮;7、平衡轮;8、横梁;9、水杯架;10、支撑架;11、托臂板;12、扶手;13、安全带;14、可拆卸软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的本技术一种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可以看出,本技术包括底架1、可伸缩导向柱2、氧气瓶3、电动推杆4、电池5、万向脚轮6、平衡轮7、横梁8、水杯架9、支撑架10、托臂板11和扶手12、安全带13和可拆卸软座14;底架1由两根水平放置且相互平行的横杆和连接其两端的连杆组成,横杆底面设置有万向脚轮6,横杆上与连接连杆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倾斜的斜杆,斜杆倾斜的角度(指斜杆与横杆之间的角度)60°,该斜杆的端部设置有防止装置发生倾斜的平衡轮7,该平衡轮7在不用时可折叠以减少空间的占用;连杆中部设置有电池5,电池5上连接有竖直向上的电动推杆4,该电动推杆4可伸缩,由电池5向电动推杆4提供动力,推动其伸缩。在电动推杆4旁设置有氧气瓶3,可伸缩导向柱2对称设置在电动推杆4两侧,包括底部的固定筒和顶部的活动柱,固定筒底端与横杆固定连接且与横杆垂直,所述的可伸缩导向柱2顶部设置有定位销轴,实现可伸缩导向柱2在不同高度上的定位,固定筒的高度与氧气瓶的高度一致。两根可伸缩导向柱2之间连接有与其垂直的横梁,横梁上设置有挂钩,氧气瓶3上通过软管连接着的呼吸器悬挂在上述挂钩上。支撑架10水平设置在可伸缩导向柱2顶部,电动推杆4和两根可伸缩导向柱2的顶端均与支撑架10的底面固定连接,并呈三角形分布,使得对支撑架10的支撑更稳固。支撑架10的形状与底架1相同,一端为敞开设置,托臂板11焊接在支撑架10上并形成一个可容纳一人站立的空间,扶手12对称设置在支撑架10的两侧,并与托臂板11相连通过球铰接,位于托臂板11前端中间位置,托臂板11上铺设有海绵垫,提高了老年人使用时的舒适度。在支撑架10的左右两侧和前侧分别绑有安全带13,三根安全带相交处缝制有可拆卸软座14,老年人在疲劳时可坐在可拆卸软座14上休息。在支撑架10外侧设置有水杯架9,外出使用时将水杯放置在水杯架9上,方便老年人口渴时饮水。以下对本技术一种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老年人呈坐姿,使用时,首先驱动电动推杆4下降,使托臂板11和可拆卸软座降低至合适高度,使老年人坐上可拆卸软座,小臂平放于托臂板11上,将扶手12调节至合适角度后握住。然后驱动电动推杆4上升,帮助老年人缓缓站起至完全站立姿势,此时老年人可在托臂板11和扶手12的支撑下进行安全的行走、锻炼和康复训练,当老年人行走疲惫时可坐于可拆卸软座14上休息,呼吸不畅时可通过连接在氧气瓶3上的呼吸器吸氧,口渴时可通过搁置在水杯架9上的水杯喝水。如果老年人肌力减弱或双下肢无力不能支撑体重、或因关节疼痛不能负重时,可进一步升高托臂板11,使使用人依靠上肢支撑下肢,实现减重行走。本技术能够辅助需要供氧且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为水平设置,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底面设置有滚轮的横杆和连接其两端的连杆;支撑架,与所述的底架结构对应且平行,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横杆和连接其两端的连杆,对称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托臂板;在底架与支撑架之间左右对称设置的可伸缩导向柱以及驱动所述的支撑架相对底架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底架上的氧气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为水平设置,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底面设置有滚轮的横杆和连接其两端的连杆;支撑架,与所述的底架结构对应且平行,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横杆和连接其两端的连杆,对称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托臂板;在底架与支撑架之间左右对称设置的可伸缩导向柱以及驱动所述的支撑架相对底架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底架上的氧气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为上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杆中部铰接、下端与所述底架连杆中部固定连接的电动推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横杆外端设置有向外倾斜的斜杆,该斜杆的端部设置有防止装置发生倾斜的平衡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包括设置在横杆底面的万向脚轮和设置在斜杆端部的平衡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强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