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69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带,包括止血棉片、包扎层、固定件,所述止血棉片、所述固定件均固定在所述包扎层上,所述止血棉片与所述固定件的位置错开不重叠;所述止血棉片与所述包扎层之间设置魔术贴A进行固定;固定件的结构可有多种,例如:魔术贴B、卡扣加压器、分别固定在所述包扎层的两个拉伸端的环棒和内卡棒、束线带,等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大面积创伤的急救包扎,设计多种结构,以便在战场或特殊环境下伤员能够进行快速急救包扎,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有效包扎住伤口,快速止血抗感染,对于战伤救治,乃至民用急救,能够有效减少伤员伤残及截肢、减少伤员死亡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急救器具,特别是一种可用于自救互救的急救绷带。
技术介绍
军事战争中,出现创伤,通常都是严重烧伤、炸伤、枪伤、贯通伤,伤口面积大,大血管破损,出血急且量多,常规的创可贴、棉纱等止血包扎用品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即使是日常生活中,在特殊环境下,也会出现大面积创伤需要急救的情况,因此研制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带很有必要。而且军事作战时,伤员往往要进行自救互救,等不及被救,因此,这类急救绷带应能便于使用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急救绷带,特别适用于大面积创伤急救,并且便于伤员自救互救。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带,包括止血棉片、包扎层、固定件,所述止血棉片、所述固定件均固定在所述包扎层上,所述止血棉片与所述固定件的位置错开不重叠。进一步的,所述止血棉片与所述包扎层之间设置魔术贴A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止血棉片的数量为至少一片,在所述包扎层上平铺排布,从而形成止血棉片模块化的安装,可根据伤口面积大小的需要,增加止血棉片。进一步的,固定件的结构可有多种,例如:魔术贴B、卡扣加压器、分别固定在所述包扎层的两个拉伸端的环棒和内卡棒、束线带,等等。进一步的,固定件采用束线带时,所述包扎层上设置有穿线通道,所述束线带穿设于所述穿线通道。所述穿线通道由开设在所述包扎层上的至少两个通孔形成,所述束线带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穿线通道由设置在所述包扎层表面的罩层与所述包扎层表面之间形成,所述束线带穿设于所述罩层与所述包扎层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止血棉片包括依次叠置的填充棉层、活性炭纤维布层、纳米银层,所述填充棉层的外侧面朝向所述包扎层的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包扎层的边部设置有供肢体穿过的绳套,从而形成了围裙式的绷带,对于前胸部或后背部大面积创伤,方便包扎操作。进一步的,所述止血棉片、包扎层、固定件构成的整体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止血棉片相对,两个所述整体之间由设置在所述包扎层边部的连接带相连,对于前胸部、后背部大面积创伤,方便包扎操作。最佳的,所述连接带在所述包扎层同一边部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一个,两个所述连接带与两个所述包扎层之间形成供肢体穿过的区域。进一步的,对于适用于前胸部、后背部大面积创伤的绷带,所述包扎层包括大面积主体部分和绑带部分,所述止血棉片固定在所述大面积主体部分上,所述绑带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大面积主体部分固定。以上的所述急救绷带使用前,包装在无菌密闭包装袋中,使用时取出即可,防止储存时受到污染。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针对大面积创伤的急救包扎,设计多种结构,以便在战场或特殊环境下伤员能够进行快速急救包扎,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有效包扎住伤口,快速止血抗感染,对于战伤救治,乃至民用急救,能够有效减少伤员伤残及截肢、减少伤员死亡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之一的内面视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止血棉片1的背面视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之二的内面视图;图5为图4的后视图;图6为本技术结构之三的内面视图;图7为图6的后视图;图8为本技术结构之三的使用状态图;图9为本技术结构之四的外面视图;图10为本技术结构之五的外面视图;图11为本技术结构之六的外面视图;图12为图11的后视图;图13为本技术结构之七的外面视图;图14为图13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带,其基本结构如附图1、2所示,包括止血棉片1、包扎层2、固定件3。包扎层2为片状布料,材质没有特殊限制,可以有伸缩弹性。止血棉片1包括依次叠置的填充棉层、活性炭纤维布层、纳米银层,三层形成整体,如附图1、3所示,填充棉层的外侧面朝向包扎层2的表面,与包扎层2之间设置魔术贴A4,从而使止血棉片1与包扎层2表面进行固定。止血棉片1的数量可以是一片,也可以多于一片,根据伤口面积大小的需要,进行增加,在包扎层2上平铺排布,通过预设的魔术贴A4固定即可。这就形成了模块化的止血棉片安装。固定件3也固定在包扎层2上,固定件3与止血棉片1的位置错开不重叠即可,可与止血棉片1在包扎层2的同一侧表面上,也可以在不同侧表面上,具体位置根据固定件3的不同结构有所区别。如附图1、2所示,固定件3采用魔术贴B31,其子母两片分别固定在包扎层2的两个拉伸端。如附图4、5所示,固定件3采用卡扣加压器(pressureapplicator),其两个对接头32、33分别固定在包扎层2的两个拉伸端。如附图6、7所示,固定件3采用分别固定在包扎层2的两个拉伸端的环棒34和内卡棒35,如附图7所示,绷带的外面上也可设置魔术贴C,如附图8所示,将绷带环绕肢体后,内卡棒35与环棒34对接固定。如附图9所示,固定件3采用束线带36,包扎层2上开设至少两个通孔5,形成穿线通道,束线带36穿设于穿线通道中,将绷带环绕肢体后,束线带36两头对接拉紧固定,如附图10所示,或者在包扎层2表面设置有罩层6,罩层6与包扎层2表面形成穿线通道,束线带36穿设于穿线通道中,即位于罩层6与包扎层2之间。相对而言,以上结构更适用于四肢急救包扎。如附图11、12所示,包扎层2的边部设置有绳套7,供头部穿过,绷带形成了围裙式的结构,对于前胸部或后背部大面积创伤,方便急救包扎;如附图13、14所示,由止血棉片、包扎层、固定件构成的整体设置有两个,且止血棉片相对,两个整体之间由设置在包扎层2边部的连接带8相连,连接带8还可以在包扎层同一边部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一个,两个连接带与两个包扎层之间形成供头部穿过的区域9,对于前胸部、后背部同时大面积创伤,方便急救包扎。此时,如附图11所示,包扎层2可设计为两部分,位于胸背部的大面积主体部分21,以及绑带部分22,止血棉片1固定在大面积主体部分21上,绑带部分22的一端与大面积主体部分21固定,绑带部分22用于环绕大面积主体部分21后拉紧固定。本技术急救绷带使用前,包装在无菌密闭包装袋中,使用时取出即可,防止储存时受到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止血棉片、包扎层、固定件,所述止血棉片、所述固定件均固定在所述包扎层上,所述止血棉片与所述固定件的位置错开不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止血棉片、包扎层、固定件,所述止血棉片、所述固定件均固定在所述包扎层上,所述止血棉片与所述固定件的位置错开不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棉片与所述包扎层之间设置魔术贴A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棉片的数量为至少一片,在所述包扎层上平铺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魔术贴B。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卡扣加压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分别固定在所述包扎层的两个拉伸端的环棒和内卡棒。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束线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扎层上设置有穿线通道,所述束线带穿设于所述穿线通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通道由开设在所述包扎层上的至少两个通孔形成,所述束线带穿设于所述通孔。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的急救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杰兵张川张立民吴吉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沥泽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