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智能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55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智能鞋,该多功能智能鞋包括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的鞋底、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中底模组、与所述鞋底的周缘结合以形成鞋体空间的鞋面以及设置在所述鞋面的外侧上的控制模组;所述中底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中底、第二中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底和第二中底之间的传感组件;所述多功能智能鞋还包括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组和传感组件的连接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多功能智能鞋能够提高电子智能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同时,能够提高智能鞋的穿戴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智能鞋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鞋。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可穿戴智能产品,如以手腕为支撑的手表和腕带、以脚为支撑的袜子和鞋以及以头部为支撑的眼镜和头盔等,可穿戴智能产品使得人们能够更好的感知自身与外部的信息。鞋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生活用品,其逐渐的被赋予了除传统鞋本身所具有的可穿戴之外的功能,形成了市场上常见的多功能智能鞋,如计步功能、发声发光功能、足姿调整功能及定位功能等。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多功能智能鞋的电子智能系统(控制模块、传感组件、电池)都采用一体化结构,即将电子智能系统密封安装在一个盒体内,并将该盒体埋设在鞋底或鞋垫内,从而在传统鞋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多种电子功能的智能鞋。然而,由于传统智能鞋的一体化结构设计,使得智能鞋存在诸多缺陷,如电子智能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不高、电池容量小且寿命短、电子智能系统不能循环使用、穿着不舒适、生产工艺复杂且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功能智能鞋,旨在解决传统智能鞋因一体化结构设计而存在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智能鞋,该多功能智能鞋包括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的鞋底、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中底模组、与所述鞋底的周缘结合以形成鞋体空间的鞋面以及设置在所述鞋面的外侧上的控制模组;所述中底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中底、第二中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底和第二中底之间的传感组件;所述多功能智能鞋还包括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组和传感组件的连接线。优选地,所述中底模组还包括用于设置所述传感组件的基板以及用于布置线束的第一控制盒,所述连接线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盒与所述传感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中底与第二中底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控制盒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中底和第二中底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盒包括上壳体和与上壳体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线束的集线槽,所述集线槽的至少一端贯穿壳体侧壁以形成供所述线束穿过的集线孔。优选地,所述集线槽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集线孔在所述壳体侧壁的端面处敞开,所述上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朝向所述下壳体延伸并嵌入所述集线孔内以用于压紧所述线束的压线凸块。优选地,所述连接线自所述集线孔穿出,所述连接线包括线束、设置在所述线束一端的接头和设置在所述线束另一端的止动结构;所述止动结构包括按预设距离间隔设置在所述线束上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控制盒的侧壁卡接于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之间形成卡接空间内。优选地,所述控制模组包括与所述鞋面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控制盒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盒内的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控制盒包括盒体、位于所述盒体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的盒盖和底盖;所述底盖的外底面被构造为与所述多功能智能鞋的鞋面适配的内凹结构,所述底盖的内底面被构造为用于安装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安装位,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池连接器;所述盒体包括用于安装电池的第一容置腔,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供电池连接器显露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一通孔,所述电池连接器与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电池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还包括主控板、呈立式地固定在所述主控板的板面上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板面上的接口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端的按键电路板,所述接口电路板、固定板及按键电路板在所述主控板上组合成一电路模组;所述盒体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电路模组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开口相反;在所述第二容置腔的顶壁上设置有供按键电路板的按键及指示灯显露出的第二通孔。优选地,所述盒盖包括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匹配的第三容置腔,以及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匹配的第四容置腔,所述第三容置腔与所述第四容置腔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三容置腔的底部开设有用于设置二维码的第一凹槽,所述第四容置腔的底部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按键及指示灯相匹配的按压帽及指示灯孔。优选地,所述多功能智能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控制模组上、用于与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的无线通信组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为WIFI、Bluetooth或ZigBee。优选地,所述传感组件包括多个分别对应脚跟和前脚掌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所述设置在前脚掌处的压力传感器的周侧设置有柔性发热管。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鞋底的部分电子元器件设置在鞋面上并形成控制模组,可使得电子智能系统的核心器件避免受到鞋体内部环境的影响,提高电子智能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同时,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中底模组的安装方式,即将中底模组嵌入在鞋底的容置空间内,可使得智能鞋的组装更加方便,并可有效的提高智能鞋的穿戴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智能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智能鞋的中底模组和连接线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智能鞋的第一控制盒的爆炸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智能鞋的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智能鞋的第二控制盒的爆炸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智能鞋的第二控制盒装有主控电路板和电池的爆炸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智能鞋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智能鞋的盒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智能鞋的盒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智能鞋的主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智能鞋的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智能鞋,参见图1和图2,该多功能智能鞋主要包括:鞋底1、中底模组2、鞋面3、控制模组4及连接线5,中底模组2与控制模组4共同组成智能鞋的电子系统。其中,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中底模组2与控制模组4呈分体设置在智能鞋的鞋底1和鞋面3上,中底模组2与控制模组4之间通过连接线5电性连接。更具体的,鞋底1被掏空,以在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与中底模组2的大小及形状相匹配,用于布置该中底模组。另外,中底模组2上设置的传感组件23被布置在重叠的第一中底21和第二中底22之间,连接线5与传感组件23电性连接,自两中底之间伸出,经鞋体的足弓部位穿过并与鞋面3上的控制模组4电性连接。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多功能智能鞋的主要作用在于:1)、可根据产品需要,将部分精密电子器件设置在鞋面上并形成控制模组4,以避免其受到鞋体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电子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2)、由于将原先一体布置在鞋底上的部分电子器件,转移至鞋面3上形成与设置在鞋底上的中底模组2相分离的控制模组4,因此,在鞋体大小不作改变的情况下,可使得鞋体空间得到改善,进而可根据需要在鞋底1内布置其它功能器件以满足穿戴者对智能鞋的功能需求;3)、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多功能智能鞋由鞋底1、嵌设在鞋底1内的中底模组2、鞋面3以及设置在鞋面3上的控制模组4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智能鞋,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的鞋底、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中底模组、与所述鞋底的周缘结合以形成鞋体空间的鞋面以及设置在所述鞋面的外侧上的控制模组;所述中底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中底、第二中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底和第二中底之间的传感组件;所述多功能智能鞋还包括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组和传感组件的连接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鞋,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的鞋底、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中底模组、与所述鞋底的周缘结合以形成鞋体空间的鞋面以及设置在所述鞋面的外侧上的控制模组;所述中底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中底、第二中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底和第二中底之间的传感组件;所述多功能智能鞋还包括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组和传感组件的连接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模组还包括用于设置所述传感组件的基板以及用于布置线束的第一控制盒,所述连接线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盒与所述传感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中底与第二中底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控制盒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中底和第二中底采用弹性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盒包括上壳体和与上壳体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线束的集线槽,所述集线槽的至少一端贯穿壳体侧壁以形成供所述线束穿过的集线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槽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集线孔在所述壳体侧壁的端面处敞开,所述上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朝向所述下壳体延伸并嵌入所述集线孔内以用于压紧所述线束的压线凸块。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自所述集线孔穿出,所述连接线包括线束、设置在所述线束一端的接头和设置在所述线束另一端的止动结构;所述止动结构包括按预设距离间隔设置在所述线束上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控制盒的侧壁卡接于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之间形成卡接空间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包括与所述鞋面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控制盒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盒内的控制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晖黎汉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迈爱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